原来丈夫是这么想的,邝明珠同意了。
随后,李铁柱跟机护卫,郑家父子也带了一位保镖,4人上了澜沧江边的飞机。
与妻子告别后的方文登上驾驶室,出声问道:“去哪啊?”
“去哪?我没说吗?”郑老爷摸了下头,取出一份地图在一点用印泥押了个指印交给方文。“就这里,我手指头的位置。”
那是一份老式地图,但具体位置还能辨认,方文一眼就看出来是那里了。
那是在英属缅甸的控制范围。
应该未来称作掸邦的区域内。
随即飞机起飞,路程当中,从没坐过飞机的郑老爷很好奇的向下面张望,不时说出某些他年轻时候经历过的地方。
从他的话语可以听出,在其没有成为土司之前,曾经出国闯荡过一番。
他在掸邦地带,结识了另一个土司后代,两位由此结下友谊,日后在各自成为土司后,经常往来。
直到这几年,改土归流,郑老爷不再是土司王,而变成了流官,就因为面子上的问题,不再联络了。
要不是方文的飞机神速,他估计这辈子都不会来这里和老朋友叙旧。
随着他的话语,300里的距离很快飞完,方文在目的地上空盘旋。
“到了,你说的那条河在哪?”
“就到了。”郑老爷惊讶看着下面,似曾相识,他扫视一番后,指向前方。“那里,你看,是不是有条河。”
方文看去,确实有条小河,因为太小,他也没注意。
这种河道,也就20米宽,还好两旁没有树木,倒也不是不能降落。
他调整机头,逐渐落下,稳稳落在水面上。
随后飞机开到岸边,李铁柱和郑家保镖跳下飞机用绳索固定在岸边大石头上。
郑家父子这才下机。
这时,一些本地人好奇围了过来。
郑老爷扬声用傣语说话,立刻便有人禀告。
随后,他们被迎接前往本地土王居所。
跟随通行的方文,也借此看到了英属缅甸土司的风貌。
这里的土司王还保留着传统气派,有亲兵,有文臣(或者说管家),作为同为土司王的拜访者,他穿上了最代表身份的盔甲,一副带着黄色的盔甲。
黄色在古代是王室专用,这里的土司王也用上了。
他与老朋友把酒言欢,用着难懂的地方语言。
拜见过叔父后的郑罕龙低声给方文翻译。
“他说父亲不应该改土归流,以后没退路了。”
“父亲说英国人也是步步紧逼,这里也不会好过。”
“他又说,你的飞机不错,他想买一架。”
翻译到这里,那位土司王起身,过来与方文直接交流。
他竟然会中文。
“方总经理你好,在英属缅甸,你的名字已经在我们邦王之间流传。今年的泰山飞行俱乐部,我们准备报名参加。”
方文恍然,英属缅甸的土司王想要参加飞行俱乐部,就是冲着曼德勒王宫。
这些土司王,在贡榜王朝时期,是其臣子,每次拜见都看到其王宫的盛大。
后来贡榜王朝被英国人灭了,王宫也就落到英国人手里,他们就算想看,也没路子。
可去年,方文弄了个飞行俱乐部,竟然将曼德勒王宫租下来。
虽然每年只有3个月开放时间,却让这些土王们很想在王宫中过一把瘾,享受下曾经贡榜王朝的国王生活状态。
这种事,等于是给方文送钱,还送人脉关系,方文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他爽快同意了。
弄清楚情况的郑家父子也要加入飞行俱乐部。
方文的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飞行俱乐部,水上飞机计划,还有未来更多的操作。
似乎都可以连在一起,产生更复杂,更有利于自己的变化。
他不禁思考要不要将计划改变了一下,将一切联系起来。
(英属缅甸时期,缅甸北部土司参加英王加冕印度皇帝的仪式时合影,有明清文武将装扮。)
.............
西双版纳之行结束,方文带着妻子邝明珠,吴影踪,赵婉平,李铁柱准备回上海。
一起带回去的还有一个小箱子,里面是2公斤的白色粉末。
这玩意可不是什么毒品,却比毒品还要珍贵。
早上6点。
飞机加满油,从澜沧江出发。
当飞机飞到高空后,李铁柱不禁问道:“总经理,我们怎么回上海啊?要几天?”
“就一天,下午应该就能到上海了。”方文回道。
这么快,李铁柱不敢相信,其他人也不信。
毕竟飞机需要起飞降落中转,哪有这么容易的。
看来自己的员工也对水上飞机的便利性不了解,方文一边飞行,一边解释。
“这一路,澜沧江起飞,昆明滇池降落中转,重庆长江河段中转,武汉长江河段中转,上海嘉兴终点。总共航程2400多公里。中间加油通过轮船来加,你们一会看着就明白了。”
随后,飞机降落在昆明滇池,进行了第一次水上加油。
一艘轮船开来,在船舷上工作人员举起油桶用输油管进行人工加油。
方文解释道:“这是临时准备,以后回在水上飞机停靠站建设定点加油装置,那样更快更安全。”
加完油后,飞机继续飞行,按照方文说的航线,在长江重庆段和武汉段停靠中转。
长江水急,加油自然不能再江面上,而是靠岸后进行。
就这样,大家早上6点出发时还在中华的西南,8个多小时后的下午2点,却来到了上海附近的嘉兴,用事实证明了水上飞机用于民用交通的可行性。
这个可行性,还需要向全运才证明。
同时带回来的青霉素的神奇效用,也要传播出去,只有大家知道其效果后,其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还有飞机制造厂的人才,也要开始招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