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7,暂时出国,方文第一次造飞机(2 / 2)一打回锅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不怎么打麻将,可他的手气却非常好。

第一把平胡。

第二把七小对自摸。

第三把清一色。

第四把,起出了大四喜的牌。

看到这牌,观战的法籍工程师不停向同伴挤眉弄眼。

这一把要是胡了,按他们定的规矩,两个月工资都得交代在这里。

方文摸起一张,手指在牌面上搓动,看起来像六饼,他胡的也是六饼。

特意让人看到底牌的方文,笑着道:“我立个规矩啊,上班时间禁止打麻将,再打扣工资。你们觉得怎样?”

翻译将情况告知五位法籍工程师。

大家这才知道,面前这位是泰山航空的总经理,大家可是靠他吃饭的。

没人怨言,都弃牌站好。

方文道:“其他人解散,工程师留下。”

等人散去后,他与工程师们交谈。

“我想要设计一款飞机,但如何将它做出来?”

工程师们纷纷摇头,一位懂英语的直接用英语说明:“不可能,我们什么都没有,甚至连最基础的零件都需要购买,就算有图纸也做不了飞机。”

“是吗?我还是想试试,不如从最简单的水上飞机开始。”方文回道,现在他只想放下一切,就做一名飞机工程师,想来,在机械感知能力配合下,没有谁比他更适合做飞机工程师了。

更别说,在哈尔滨一战中,他的能力提升了。

...........

就算是造最简单的水上飞机,也需要对整个飞机结构了解,并且做出设计图。

回忆自己开过的水上飞机,还有对其结构的了解。

再加上未来记忆的一些补充。

方文在图纸上绘画,逐渐成型。

它是水上飞机,当然得有浮力装置。

浮力装置有两种。

船身式:

船身式水上飞机采用按水面滑行要求设计的特殊形状机身,其形状类似于船只的船体,具有较大的浮力和稳定性。这种设计使得飞机能够直接在水面上滑行起降,无需额外的浮筒或起落架。

浮筒式:

浮筒式水上飞机在机身下方装有一个或多个浮筒,将机身与水面分离,以提高起降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浮筒通常采用水密设计,并配备有排水系统,以确保在长时间水上停留时不会渗水。

相对于船身式的臃肿,方文更喜欢浮筒式。

飞机的机翼吗。

采用上单翼布局,以减少喷溅水流对发动机、螺旋桨、外挂式武器的影响。

同时,上单翼的升力大,在不考虑速度优势的情况下,上单翼带来的升力会让飞机安全性更高。

接下来是设计水上飞机的机身内部结构。

因为不是船身式的设计,飞机的机身修长,里面只有驾驶舱,两排4人的乘客舱,还有300公斤载重的小货舱。

为提高飞机的安全性和生存能力,方文在机体内部下方设计了一层水密隔舱结构。

这种结构是在浮筒破坏后,为飞机提供的第二层浮力保障,当某个隔舱破损时,其他隔舱仍然能够保持水密和浮力,确保飞机不会下沉。

接下来是动力系统,燃油输送管网,螺旋桨。

在设计图纸绘制完毕后,方文也发现了制造一架飞机的困难性。

水上飞机的动力,在活塞式发动机时代,至少要带动两个螺旋桨,才能保证足够动力。

1710发动机肯定是不能用于这种玩具的,公司机修仓库有波音247的备用发动机,625马力黄蜂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还是专门为汉莎航空的波音247升级版型号配置的,方文通过尼尔的关系,也买了些,将原有发动机替换。

因为都是同款发动机,只是马力提高了,倒是不用更换其他零件。

而现在,使用625马力黄蜂发动机,就得匹配相应的输油管路和螺旋桨。

输油管路好解决,螺旋桨不是随便就能用的,需要韧度和硬度都达标的材质,因此螺旋桨必须去专门的螺旋桨公司购买。

飞机外壳要轻质,又要坚固,那就得用铝合金,这也得买。

乱七八糟算下来,飞机是一个集成产业链,并且还是很高端的集成产业链,不入这行,还不一定能买得到那些设备。

就算能买到,买少了很贵,成本高的离谱。

买多了生产出来的飞机卖不出去,就得硬亏。

方文突然明白法国天才飞机设计师埃米尔德瓦蒂纳的公司为什么到现在还做不起来了。

这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又非常吃技术和集成的行业。

方文倒是没太大压力,他现在只是想玩玩。

没有零部件和设备,他就完全拼凑。

625马力黄蜂发动机,配波音80的螺旋桨,不需要定制铝合金外壳,就用维修波音247的剩余铝合金做。

完全是为了玩,而制造的水上飞机,也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一点点完成。

飞机浮筒,用的密封焊接油桶。

机翼和机身是花费最大的部分,除了铝合金外壳外,需要稳固的内骨架。

这东西是飞机在各种环境下飞行不会散架的前提。

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上飞机在方文和五个飞机工程师的共同努力下做了出来。

这款飞机,虽然支撑机构还是使用外置三角支架,但整体性能已经达到了方文想要的要求。

随后,飞机被运到了海面上,方文驾驶着飞机进行试飞。

和别的试飞员不同,方文每一次试飞,都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对飞机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是以,每次试飞后,都会对飞机的问题进行非常准确的改造。

每一次的改造,飞机的性能都会有所提升。

这些改造涉及很多方面,机翼的角度,螺旋桨的位置,支撑结构的改造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改造需要对各种零部件的微调,方文也掌握了万能铣床的技术,飞机的很多零部件,在有基础底材的情况下,他都可以用铣床制作。

当水上飞机正式完工后,方文的心顿时开阔。

一件成功的作品,打开了心扉。

人生嘛,总得有挫折的,自己的准备的那么多,何必为一些小挫折而失落。

放松后的他,虽然暂时还不能回国,但依然通过电报了解国内的情况,并做出指导。

同时,也在了解青霉素,雷达的进展。

除了这些,在国外,也不能闲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