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伪帝终立太子,妖后偷菜被抓
清晨,阳光落在城门上。
城楼的守卫正在换班,铁甲在阳光下反着光。
随着晨曦的逐渐弥漫,城门缓缓开启,迎来了新的一天。进出城的百姓络绎不绝,或肩扛手提,或步履匆匆。如今,得益于朝廷的宽政,百姓们无需再接受繁琐的检查,通行变得前所未有的顺畅。
正值初夏时节,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来自遥远外洋的商队也明显增多。他们跋山涉水,穿越重重风浪,虽然衣衫上沾满了旅途的风尘,脸上也刻着长途跋涉的疲惫,可眼中满是向往,终于来到了大明京城,这座世界之都。
突然,西边和南边的官道上,都传来阵阵马蹄声。很快,就看到两支大明军策马而来,气势雄壮如山。
他们几乎同时到了城门口,又同时勒住缰绳。一时间,尘土飞扬,路过的百姓都停住了脚步,好奇的看着这两支大明军。
西边的那一支,为首的将军开口:“哟,这么巧?你也奉旨回京?”
南边那一支,为首的那个将军明显也很意外:“难道,你也是?必须怎么突然把我们两个都召回京了?”
这时候,围观的百姓中,有人认出了他们。
“天啦,那不是杨贵芳将军么?”
“那个是张伦啊。”
“一大早,竟然看到帝国双壁了。”
马背上的两人,正是杨贵芳和张伦,他们也是很久不见,都是奉旨回京,没想到在这城门口遇上了。
“多少年没见了啊。”杨贵芳大笑,“喝酒去!”
“是啊,好多年了。”张伦挥手,“先进宫见陛下,之后我们找个地儿,不醉不归。”
两人联袂进城,百姓们自动为他们让开大道。
……
乾清宫。
朱祁镇看着杨贵芳和张伦进来,起身相迎。两人走到他面前跪下,齐拜:“参见陛下。”
“平身。”朱祁镇挥手,“哎呀,朕今日就等着你们呢,走,喝酒去。”
杨贵芳和张伦一愣,没想到皇帝陛下一见面就要喝酒。一旁的太监曹吉祥道:“两位将军,陛下盼着见你们,一早就让御膳房准备好了。”
朱祁镇挥挥手,带着他们走向乾清宫的园子里,当中一个凉亭,石桌子和石凳子上已经摆满了佳肴。
“来,坐。”朱祁镇先坐下。
杨贵芳和张伦,在他的左右坐下。朱祁镇举起酒杯:“来,朕先敬你们,大明的帝国双壁。”
两人连忙举杯,三人一起一饮而尽。几杯酒下肚后,两人开始向皇帝汇报前方局势。杨贵芳的西域大军,主力在撒马尔罕城。
目前自然是在修整,会接下来面对奥斯曼帝国做准备。杨贵芳在当地建了兵工厂,利用当地资源早洪武火枪和洪武火炮。
撒马尔罕本就有世界优秀的能工巧匠,有了他们的加入,洪武火枪和洪武火炮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威力大增。
“陛下,察合台行省和帖木儿行省,足够支撑接下来的征西之战。”杨贵芳道,“朝廷不用愁粮草和军饷。”
朱祁镇微微皱眉:“这两大行省还稳定吗?”
“肯定不稳啊,时不时有叛乱。”杨贵芳一笑,“不过,察合台巡抚刘定之摸索出了一套,叫以夷制夷,效果不错。再给他些时间,西域会逐渐稳定。”
朱祁镇缓缓点头,举起酒杯道:“前方将士辛苦了,朕有机会,定亲赴前方,为将士们鼓劲。”
“陛下圣明。”两人再次举杯。
杨贵芳汇报完,就是张伦汇报。
当前,大明水师有了以永乐舰为主的强大战舰编队,二十万装备精良的水师,足以遍布世界几条重要航线。
“先把东瀛打趴下。”张伦目露精光,“而后,再开启远征,让帝国的龙旗,在各地升起。”
杨贵芳拍了拍他的肩膀,羡慕道:“要不,咱两换换?”
“想的美!”张伦没好气,“未来称霸,靠的定然是强大无比的水师,你们三大营,太慢了,能到的地方也有限。”
杨贵芳感慨一声:“臣现在是理解陛下那句话了:世界无限广阔,男儿切莫固步自封。”
朱祁镇望着自己的左膀右臂,心中也是升起如火一般的豪情。有了帝国双壁,一个从陆路,一个从海洋,大明什么地方到不了?
“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朱祁镇大笑,“朕期待这一天,来,喝酒。”
……
黄昏,夕阳挂在天边,余晖透过错落有致的飞檐翘角,洒在青石板路上。
巡城卫正在换班,随着一班人马缓缓离去,另一班走马上任,脚步声与盔甲的轻响在空旷的城墙上回荡。
市集内,白日的喧嚣已渐渐退去。小贩们开始收拾着摊位,或盖上布幔,或收起琳琅满目的商品。孩童们的嬉闹声、商贩的叫卖声,还有那偶尔传来的茶馆里的评书声,都慢慢变得稀疏。
巷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偶尔传来一两声犬吠,朱祁镇就是这个时候回到高梁河畔小院的,他有一种前世上班早出晚归的感觉。
“朱家娘子,是你挖了我家地理的土豆,还摘了我们家的青菜。”李婶站在院门口,叉着腰,气势汹汹。
双喜挡在她面前,面露难色:“李婶,是我家夫人搞错了,以为是我家的地。”
“什么?这都能认错?”李婶讥笑,“你长得标志,若是大户人家的夫人,你别住这啊?”
院子里的妖后,秀美的脸都气红了,可她自知理亏,但气势不输,双手抱胸,冷眼道:“不就几颗土豆,几颗青菜么?本夫人买下来。”
“谁稀罕你的钱?你给我重新种回去。”李婶得理不饶人。
妖后俏脸蛋儿都是鼓了起来:“你别太过分!”
朱祁镇欣赏了一会儿,实在憋不住想笑,妖后失忆后,成了个惹祸精,时不时跟邻居闹矛盾,把双喜给愁死了。
“李婶。”他上前喊了一声。
“朱先生,你回来了。”李婶看到她,立刻换上了笑容。
朱祁镇上前,摊摊手:“我家娘子不懂事,李婶你大人有大量,这些铜钱,你拿着。”
李婶反倒是不好意思了,摇头:“不用不用,就几颗土豆和青菜。”
“拿着。”朱祁镇把一串铜钱塞到她手里,“我们是邻居,以后啊,少不得麻烦你。”
“哎呀,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先生,你等会啊。”李婶麻溜的跑回自家的院子,拿出一块腊肉,递给朱祁镇道,“拿去吃,自家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