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也差不多了,虽然只是三个菜,可大刀回锅肉实在得很,粉蒸肉和三鲜汤份量也不小。”朱校长笑道。
“那就再加两个素菜吧。”王启华笑道。
“王先生也点两个吧!”
“行!”王启华点了点头,把自己提前点的几个蒸菜写了上去,然后又加了两个素菜,一共点了八个菜。
朱校长看得有点皱眉,杨洋赶紧在一边解释道:“华哥的食量特别大,相当于三四个人的食量。”
“不会吧?”朱校长不由得愣了一下,随后看了看王启华的身材,问道:“你前些年在干苦力活儿吗?”
王启华苦笑了一下,一边哪杯子倒酒,一边说道:“年初的时候还在家里务农,以前饭菜里面没油水,就没感觉吃饱过,这将近一年的时间伙食其实还可以,饭量却好像并没有因为油水丰厚而减小。”
“那是因为身体亏空太久了,还没有补回来啊,二十多年前,~。”朱校长话说一半就止住了话头。
王启华刚好倒完了酒,举杯道:“来,朱校长,我敬你一杯,苦日子都过去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好!”
“哈哈,这句话对,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来来来,大家都喝一杯。”朱校长举杯道。
大家碰了一下,朱校长和王启华都一饮而尽,杨洋和王启芸见状,也跟着干了一杯,三钱的小杯子而已,并不算什么。
“王先生居然年初都还在家务农,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赚了那么多钱,了不起啊!”朱校长感叹道,同时也是一种试探。
“当不起领导的夸奖,王启华能力微薄,更多的不过是运气使然而已。
最初离家之时也忐忑不安,第一次出门嘛,难免对未来充满迷茫,好在运气不错,遇到一个好老板,给了我一个当包工头的机会。
得于老乡们的吃苦耐劳,第一个工程做得还不错,之后工程越做越大越多,老乡们也带出去了大几百人,一路走来回头再看,说是自己的能力还不如说是运气。”王启华感叹道。
“王先生的能力肯定还是有的,不过你这么想其实也挺好,至少会谨慎行事,而不是妄自尊大。”朱校长笑道。
菜缕缕续续上来,大家边吃边聊,感怀以前的缺衣少食,畅想未来的国富民强。
最后朱校长再次说起了捐赠雕像的事情,王启华满口答应,同时把王启芸推了出来,让她明天就去捐款。
“倒也不用那么急,等下学期开学之后也不迟!”朱校长醉意朦胧的笑道。
朱校长的酒量居然还很不错,两瓶茅台喝完,王启芸就喝了一点,杨洋喝了有三两的样子,王启华稳着喝,也不过就喝了半斤的两而已。
也就是说朱校长有一斤多的两,而且杨洋开始一直没有劝,只是没让王启华开第三瓶而已,说明朱校长平时就有这个两的,算是习以为常的事情。
于是结账的时候,王启华多要了两箱茅台,给放杨洋的车里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