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要怎么过去方便你打车了吗?”
“这时节打车都不方便呀,我们开了两辆车过来。等会怎么坐好?”
等四位家长绕过来,许青山主动过来帮忙拿行李,一边随意问道。
本来8个人分两辆车,这是挺好分配的,可是在人际关系上,许青山稍微有些犯难。
但有人帮他做出了决定。
“哥哥你开车带小溪姐和叔叔阿姨们一起,我好久没见干爸干妈了,我想跟干爸干妈好好聊一聊,跟他们说一说我最近在学校里面的情况。”
一开始只是跟林月华牵牵手说两句悄悄话的佟童,这时候稍微推了推许青山,让许青山去陪江家夫妇,自己只是拉着林月华跟着舅舅林辰华走。
许青山清楚小妮子心中在想什么,也只能是这样。
路上许青山亲自开着车,江浣溪很是自然地坐到了副驾驶上陪着坐在后排的爸妈聊天,许青山时不时的应答两句。
林清莹倒是没有什么想法,她的观念颇为先进,觉得许青山这样知根知底又优秀又有样貌的年轻人挺好的,只要女儿喜欢,什么时候谈都合适。
江德华看了看自家闺女的行为,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看这样子自家这小白菜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捞回来了,她那姿态完完全全就是已经适应了许家女主人的模样。
那可不是单纯的女朋友。
而是拥有支配权。
这一点江德华从许青山跟江浣溪的三言两语里也能听得出来,自家闺女虽然还没有嫁进许家,家门可是许家里的许多事情决定权都已经放到了自家闺女的手里。
真要说自家闺女意识不到这一点,江德华是不信的。
她只是平素娇憨了一些,不是傻。
傻也成不了省高考探。
只能是她自己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这个身份。
唉。
养了十几年的小白菜,心尖尖,就这么一去不回了,老父亲的心还是很痛的,更何况老姜还是个女儿控,疼女儿疼入骨了。
原本,下了飞机看到了许青山的大袄,他路上那种紧绷的心情一下子破了功,松弛了下来。
结果在车上越坐越观察他的心情,又重新紧张了回去。
“青山呀,你们两之后是怎么打算的呀?”
林清莹开口问道。
江德华心中一凝,但他面不改色,只是身子稍稍前倾,生怕漏听了许青山的每一个字眼。
“之后的学业和工作怎么打算吗?”
许青山专注地开着车,一边回答着未来岳母大人的问题。
“主要还是看看小溪以后想去哪里发展吧。”
许青山没有什么别的心思,只是就事论事,老老实实地把未来计划和盘托出。
“我近几年还是会在京城大学就职,这样小溪还在京城大学读书的时候我也能照顾她,看她是想要继续读京城大学的博士,还是想回到我们闽南去都行。”
“我已经托大伯在闽南那边开始建设青山大学的第一期建筑了,前期先把青山高等研究院建设起来,再把京大华清和华科院的资源引过去。如果小溪很想家的话,那我们也可以人在闽南,但是单位关系挂在京大。”
“大伯?”
江德华眯了眯眼,好奇地问道。
“就是大伯嘛。”
江浣溪在一旁接了一嘴,江德华了然,说的就是自己大哥,从路桥集团辞职出来去建学校的江道华。
这小子,大伯叫得这么顺嘴,那是不是平时都已经管自己叫爸了?
“所以主要还是看小溪的想法,她如果想要出国的话,我也可以陪着她,我现在已经不太受工作地点的限制了,也是庆幸能有这样的自由。”
哪怕是在家长面前,许青山也大大方方的说道。
他们俩的感情的关系都已经到现在,父母都已经知道那么久了,也没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而且说一说心里话也好让家人安心。
一路上许青山就陪着江浣溪一家人聊着天,直到回到了南池子大街的四合院。
“这套房子距离故宫这么近呀,虽然在视频里有看到,但是亲自到了才感觉到这套房子的好。”
林清莹和林月华进了屋一起看了看,林清莹惊讶地说道。
虽然江浣溪家的家庭条件挺不错的,可是现在这套四合院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林清莹的想象。
虽然平时电话会提到,江浣溪偶尔过来这边住。
但这个时候可没有那么先进的视频电话,顶多是江浣溪拍几张照片用qq或者彩信发给妈妈看两眼,但再多的照片也都只是局部的景观。
只有人真正的到了这四合院之中,才能感受到许青山在住这一块了多大的代价。
“都到了呀,快进来呀,外面虽然有暖气在,但也没那么暖和,都进来屋里喝热茶,我给你们准备好了。”
小老太听到外面的动静已经从厅里跑出来,站在台阶上看着自家闺女和女婿。
见到了林清莹,小老太也眼前一亮。
“小莹可算来了,这就是德华吧?”
原本还在用打量的眼神继续观察许青山的江德华脸色一僵,脸上堆出了笑容来。整个人就地立正。
“诶,姨,是我。”
林清莹拉着丈夫到小老太身前让她看。
林清莹和林月华又是小学同学,又是宗亲的小时候自然也见过很多次小老太。只是随着长大之后工作和家庭的缘故慢慢的少了联系。
直到许青山上龙江读书之后。
林月华上龙江偶尔会去见一下林清莹,小老太也会见一下,但是并没有时间去交流孩子的事情。
这要争论起关系来,小老太还能算是林青云的远房表姨。
“好,都很好啊,快进来喝茶吧,我们这人都到了,能过个团圆年了。”
小老太瞅了瞅落在后面的江浣溪和许青山,笑眯眯地招呼道。
“你们晚上休息的房间,我也已经让人给你们收拾好了,来了就安安心心的住一段时间。”
有小老太坐镇,这场面就轻松热闹了起来,也没有什么幺蛾子。
欢欢喜喜的喝茶,吃饭,休息化去了一天赶路的疲惫。
这大过节的吃饭的事情也没有请厨师来做,本来是大人们要动手的,可几个年轻人非嚷嚷着今年让他们来,手艺倒也还不错。
再搭上从隆江带来的一些老家特产,吃得也丰富。
只不过。
到了大年三十的这一天,大家中午正围炉着呢,许学军突然提了一件事,让小辈们一时窘迫不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