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7章 你,去干掉孙悟空!(2 / 2)云少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若川生怕许青山因为他自己的实力,而误解了这世上其他的年轻人都跟他一样拥有同样的实力,苦口婆心地劝告道。

“青山啊,你得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跟你一样能够,做学术能够那么快的,一篇解析论文,哪怕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正常学生都得上一两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大概,正常985高校的学生,想要完成一篇小论文,那基本上都是要一两个学期的时间,不断地整理思路、找资料文献、测试验证.就这都不一定能过,你要求他们一周做出来,你不会是拿自己当参照物的吧?”许青山看向刘若川,眨了眨眼。

“没有啊,这不是降低标准了吗?要是我自己的话,这起码得顶刊水准。”

他一脸平静地说着这种话,实在是让刘若川想给他这张帅脸一个大脚丫子。

“要不?还是改改,我怕这几百个学生不够你造的。”

刘若川是负责团队管理的,他对于学生的渴望可要比许青山高多了。

“不改。”

许青山固执道。

“本来就不是要招普通学生的,我们团队,要招就招不正常的,得招点怪物,正常的学生丢给数院的老师们去带多好,来我们团队的,主打的就是一个效率和强度。”

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要是连这种级别的压力都扛不住,做不了,那进了我们团队,以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压力会更大,现在就把门槛设好了,进来的学生也有心理准备了,他好我也好。”

“好吧,也对,要是招进来的学生不是怪物,估计也跟不上你的节奏.”

刘若川见许青山这么坚持,也只能点头答应了下来,拿着这个标准去递交给校长室那边,毕竟那需要以京城大学的名义,分发通知到那些学生手里。

保研夏令营都还没有开始呢,入营考核就先来了。

这种事在此前的保研夏令营,是属于极为罕见的,一时间,各大保研qq群里,哀鸿遍野,大家都在讨论是京大哪个丧心病狂的领导让人干这事的。

不过申请了京大保研夏令营的学生们稍微对了一下,却发现收到了考核的,都是在意向导师那填了许青山的。

一下就知道了这考核的来处。

肯定是许青山要求搞的。

一弄清楚,原本哭天喊娘的动静就都不见了。

这帮能保研的家伙都是人精,既然是许青山给出了这份考核,那就极有可能关系到之后能否顺利进入他团队。

哪里还有时间吵吵闹闹,一个个都开始进入了爆肝状态。

这一周的时间里。

刘若川愁眉苦脸的,他是真担心这难度太大,这帮年轻人们完不成,要知道他们当时本科刚毕业的时候,能够做到许青山这种标准的,在同届里都是名号响当当的强者了。

难不成现在这帮年轻人,能比自己当时那黄金一代的平均素质更强?

这个疑惑,在这一周结束之后,刘若川就得到了答案。

“还真能做到啊?”

刘若川一脸惊诧地看着王隗和薛雪情帮忙整理着打印出来的学生们交上来的考核论文,而张珂则是在那一项一项地检查计算科学学生的程序算法和论文,他觉得这似乎有点异于自己的认知。

“那当然,国内的学生现在可是越来越强的。”

许青山随便挑了一份出来看。

他如今在数论领域积累的经验和实力,完全足够他扫一眼就能理出来这个学生的解析思路和数理逻辑。

“诶,等等,这份论文看起来不太像是学生做出来的,存疑一下,放那边。”

许青山看着看着,皱着眉头,把手里这份论文放到了一旁。

他发誓,他绝对是随手抽出来的。

可这随手抽出来一份,就让他觉得有点不对劲。

那.

许青山看向了桌上那厚厚几摞的论文,心中突然产生了一种不详的预感。

刘若川则是拿过去看了看,突然乐了起来。

“让你搞得这么难,你小子不会是被学阀二代们包围了吧?”

刘若川也看出了那份论文里的不同。

或许有人觉得奇怪,论文不都是论文吗?怎么能够看得出来什么论文是教授写的,什么论文是学生写的,难道不都是看署名么?

实际上,只要是在学术论文领域沉淀的时间久一些的科研工作者,看得论文足够多了,审核的研究生论文足够多了,他能立马给你说出来几十上百种正经学者和学生的论文习惯。

其中包括了格式、措辞、文献引用方式、文章结构等等。

有时候两篇论文可能直观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经验丰富的审稿人,能一眼看出哪篇论文在排版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样的格式,使用的什么软件。

而且正经学者的论文会有一种成熟的论点布局和论据引用,在公式算法的使用上也会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许青山方才存疑,就是那篇论文表现得过于完美了。

看起来就像是一篇可以直接发表到期刊上的成品论文。

如果只是这样,那或许可以用天赋异禀来形容这个学生的学术天赋,但问题是,和论文中体现出来的严谨的结构和缜密的逻辑出现了一些偏差的,是关于《数学全书中解析数论部分内容的解构诠释。

有一些生搬硬套的痕迹。

这种感觉会有些割裂,明明实力那么强,但却在最基础的任务表现得差强人意。

虽然能通过评审标准,可却显得很怪。

“小王,拿这篇去查查重,各个库都试一试。”

刘若川把论文递给了王隗。

许青山却摇了摇头。

“这么简单的事他们不会考虑不到,我更倾向于是课题组帮他做的,你仔细看其中几个版块的论述语言的细微差距,虽然已经很贴近了,但是我认为这篇论文的实际攥稿人应该有三个人,看那几个部分,你细细品一品。”

许青山黑着脸说道。

他能接受学生们做不出来,但他不能接受学生们弄虚作假。

他现在反而有些担心这几堆论文,都是这种学阀产物了。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