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0章 龙江基地落成(2 / 2)云少陵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许青山和两个老哥站在一块,突然出声问道。“怎么样?参观完感觉如何?要我说你们干脆把公司也挪过来吧。”

许青山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听起来就像是突然想到的决定。

“我没问题,这样我们初期还能省不少压力,公司你可是大股东,这你不能跟我收钱吧?”

雷軍都还没说话呢,王興就满口答应了下来。

其实许青山注资之后,美团现在蛮有钱的,可王興对于未来市场有一定的预见性,特别现在他就已经感觉到市场资本的动向有一些急躁了。

在京城也好,沪市也罢,亦或者是江东省的省会临安,现在街头巷尾公交站台,地铁上的移动电视,甚至是办公楼小区里的楼梯间,各种各样的团购广告开始其中的出现。

这种规模的广告,预算如果用一年作为计量的话,这都是需要按照亿来算的。

原本王心是有在考虑到底要不要在这种广告上进行高度跟进,可好在他的老战友王慧文加入美团后接手了市场部,虽然纠结了一阵,可最终还是没有跟进。

关于这件事,他还有来问过许青山,许青山给他的回答是。

“在我们国内的这种市场环境里面向商家,也就是面向b端的广告是没有什么作用的,b端的广告投放再多,都不如你们线下地推的队伍一家一家地走进门店去面对面地讲要好。但在面对消费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c端那线上广告的作用是要比线下好很多的。平时你坐地铁坐电梯的时候,真的会有心情看广告吗?现在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了,特别是美团的使用对象本身就是手机电脑用户,这才是美团要抓住的核心。”

就这么一番话,王興他们茅塞顿开。

从那天开始,美团就秉持着能不能策略对于每一个渠道上的费都十分谨慎,他们在广告上的费,必须了解用户来自什么渠道?多次消费情况如何?渠道性价比如何?

这可要比那些同行们挥舞着钞票大把大把地烧钱要理智的很多。

现在王興看着别人数百万几千万的广告销,就只会悄悄哼哼,他觉得自己都能预见到同行们的未来了。

“小米的话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我们跟银谷那边的合同还是有些时间的。”

雷軍犹豫了一下,他在自己的心里比较了一下银谷大厦和许青山的龙江基地的区别。

也就犹豫了那么一小会儿,他也拍板。

“付点违约金就付点违约金,搬过来这一边也省心。”

小米是不可能一直都是现在这种规模的,目前各方的供应链协调的已经不错了,产品设计也步入正轨,随着人员的不断增多,银谷大厦那边的空间肯定是会不足的。

反正早班晚班都得搬,就目前龙江基地是一栋大厦的空间,起码小米能在这边呆上了好几年,而且因为业主是自家大股东的原因,他们也不太需要去烦恼搬家的问题。

“不过你后面可得专门给我建栋楼,我感觉啊还是不够用。”

雷軍笑呵呵的用他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道。

一旁的王興倒是听得艳羡。

雷軍他肯定也是认识的,互联网商界创业上的传奇人物,也就他这么风华正茂的人才能说出这样自信的话来,你让王興现在说,他顶多说给你占一层楼。

“那不是在建着么?”

许青山笑着指了指后面不远处三期四期仍在动工的工地,因为当时买地的问题,三期四期和一期二期是有分开一小段的。

三人相视一笑。

许青山的龙江基地并不是来收租金的。

在方才揭牌仪式的时候,许青山就说了,为了庆祝龙江基地落成,只要是能够通过龙江基地项目评审组的公司来龙江基地入住,都能够按照公司规模潜力评估获得符合级别的独立工区面积。

并且在入住的头三年免租金和一切闲杂费用,只收取管理费。

简单来说。

许青山不是租地的,他是租服务的。

他给出来的管理费并不算便宜,也是要按照面积和人数综合来算,可他也明确提出,龙江基地会为初创公司提供一些补贴减免,甚至是全免。

代价就是初创团队和公司要分出一小部分股权给龙江基地。

其实就是换了个方式的创业孵化园区,只不过被许青山调整过许多次的这一套方案,无疑是能被这些中小型公司所接受的。

不因为别的,因为龙江基地描绘出来的前景现在看起来有点香。

首先是统一基地食堂的事,对于很多中小型初创公司来说,他们的餐食解决一般就是外卖,因为没有做到大型公司很难去维持住一个正常的食堂运转。

其次就是近乎完美的一站式服务。

健身房、娱乐厅、只需提前申请就可免费使用的各类会议室、全面的办公器材、定制化模块化的定制独立区间等等。

包括许青山给大家画了一个接下来会在附近买地专门建龙江基地员工宿舍的大饼,还有成功入驻的公司,能够在通过基地评审组的二次三次评估后逐步获得天使轮投资。

这代表着这些初创公司和中小型独角兽,能够通过一点小小的付出就获得了比肩互联网头部企业核心员工们的福利待遇。

甚至某种程度上是超越。

这就代表着,他们来这里,只管安心创业就行,就连什么租金费用管理费用,也能用一些都还见不到苗头的股份抵消了。

他们肯定是稳赚不赔的。

至于许青山那他更不可能被这里面孵化出来的公司但凡有那么一家两家成功上市了,那基本上就覆盖了一整栋楼好多年的费用。

而且因为所投资的公司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还有评审组和监察组一直盯着,能不能成他还不清楚?

遇到潜力够大的,就多投一些。

等到人家打算上市了,那基本上就有能力从这里搬出去自己盖楼了,那个时候龙江基地也能套现了。

共赢!

只不过大多数团队对于龙江基地还没有实现的服务还有一点小疑惑。

可这种疑惑,在小米和美团,以及王川那现在京城出了名的“喝出好身体、喝出好健康”的安茶奶茶品牌入驻龙江基地之后就打消了。

许青山不是在吹牛逼,他说的待遇和服务都是真的。

一时间,在京城各处蛰伏的各种中小型科技公司和初创团队都开始研究着要不要入驻龙江基地。

等到研究得差不多了,跑到龙江基地去找评审组递交入驻资格申请的时候,却发现前面都已经排了百来号公司团队了。

京西北的大马路,就这么莫名其妙地热闹了起来。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