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5章 火药(2 / 2)双叶成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顾长萧的眼神闪过一丝心忧:“岁岁是不是不想嫁给我了?”

锦岁无语,一般该害怕的不是女方吗?你一个大男人怕什么?

“咱们不是说好了吗?人家霍冠军侯都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咱们更该有这觉悟,天下未定,怎能困身于儿女情长?”

“戾王殿下,您肩上的担子那么重,就不要再增加妻子这一重担了!”

顾长萧垂眸,脸上浮现一丝失落,轻声道:“可我想随时能看到岁岁,你知道从王府正门到你的院子,要走多少步吗?我浪费多少时间吗?

我听岁岁的,天下未定之前,咱们先不成亲,但你要答应我一事。”

锦岁突然心突突跳两下,有种自己当了啥当的感觉!顾长萧怎么可能因为这点事就失落?

原来是在这挖坑等自己啊!锦岁瞪着他道:“你先说是什么事?我再看能不能答应。”

顾长萧装不下去了,拉着锦岁来到她书房,从怀里掏出一份图纸,指着她的书架道:

“在这里开个暗门,地道直通我的书房。”

“好岁岁,阿爷不许我翻墙,可我真的很想随时能见到你。并且我无法从里面开门,只要你不同意,我就不能过来。

好不好?”

他竟然捏着锦岁的衣袖摇了起来,把锦岁都搞害羞了,你敢不敢让黑羽营的弟兄看到你现在模样?

都说她会演戏,顾长萧才是最爱演的好吗?在她面前跟在外面,完全两幅面孔!

锦岁想了想说:“我要你那的钥匙。”

顾长萧忙点头:“岁岁任何时候都能出入王府!”

“那行吧!其实我也懒得走正门去王府找你。”

顾长萧笑得像个得到奖励的孩子,锦岁都开始想念以前那个高冷的戾王了。

她把自己接下来一个月的计划告诉了顾长萧:“除了去看春播,再去指导军医做药剂,还有看顾一下往北疆的那几样生意,其它时间我都在书院那边。”

顾长萧点头:“这段时间你太累了,你放心,火药我会看顾好,投石机也在加紧赶制。”

锦岁又道:“那些煤油可以先用在路灯上面,等大批量石油送回来,我再指导炼制煤油。”

那是她在空间实验室炼制的,流程和工具她还在想办法简化。

跟北疆的生意除了燕十二娘胭脂斋的物品,还有咱们的烘干蔬菜和水果罐头,另外一个必须由她来做的就是玻璃器皿。

我们自己的窑也能烧制玻璃,但品相不好,卖给普通的部落首领没问题,但卖给王庭的权贵,还是得锦岁在空间烧制。

两人没聊多久,锦安就跑来说,凌爷爷喊吃宵夜。

阿爷哪里是喊吃宵夜啊!吃晚饭都没过去多久,他是在提醒顾长萧,太晚了,不能在孙女的房里待了。

两人相视一望,都觉得这地道和暗门很有必要建,因为以前他俩经常通宵谈事的。

锦岁一点也不嫌阿爷管得宽,反而觉得心里暖暖的,阿爷这是真心爱护她,才会管这么多。

要搁一般人,当然是巴结戾王,哪里会管孙女的名誉。

锦岁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着,又去空间忙到半夜,烧了一堆玻璃器皿,又给十二娘两款新的香水配方。

口红的颜色也调了两个新色号,护肤品和化妆品就得这样,更新换代的快,才能让贵妇不断掏钱买。

她没敢忙通宵,害怕白天又犯困,生物钟彻底紊乱。

悄悄跑厨房拿了个馒头吃,她晕碳,吃馒头之后很容易入睡。

翌日醒得早,没听到鸡叫,以前家里的大公鸡叫得很准时啊!摸出手表一看,已经六点多了。

计时器看得太麻烦,她悄悄从空间拿的表,用完就放回去,准备等能工巧匠多了,再专门组一个小队,研究钟表,把表给做出来。

闻到窗外有栀子和茉莉的香味,她穿好衣裳出来一看。

只见院墙上面吊了个花蓝,装了满满一蓝的茉莉、栀子和丁香。

顾长萧这家伙,答应他建地道就那么开心吗?一大早去摘花。

不过,看到这一大篮花,锦岁心情更好了。

去厨房看早饭时才知道,大公鸡被阿爷为自己睡个好觉,拧断了脖子。

锦岁笑了,小老头怪可爱的。

“没事,再养一只,下次我要久睡的时候提前告诉你们,把它暂时送走。”

吃了早饭锦岁和阿爷一起坐车去工地那边,锦安和李林风还有几个乞儿去军营。

军营建了少年营,都是军属之人的孩子,包括屯田兵那边的,文武都学。

锦安以前是跟一个老秀才读私塾,阿爷为他读书的问题都请燕十一帮忙了,但锦安坚持不去燕州读书,非要进少年营。

凌爷爷只好同意,但他要锦安答应,必须参加童生考试,如果考不过,就得去燕家读书。

为此锦安曾握着锦岁的手,恳求她:“阿姐,你的学院快点建起来!我要在你的学院读书。”

锦安暂时没告诉他,她的学院跟普通考进士的学院是不同的,他要考不过童生试,阿姐只好支持阿爷,送你去燕州的学院读书了。

锦安到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离得还挺远,骑马会快些,可她想陪阿爷坐车。

巧得是他们刚好赶到工地开饭,因为这年头普通人都是吃两餐,上午十点多吃一顿,下午四点多吃一顿。

工地也一样,一些小气人家还给工人吃稀的,想吃干粮自己带。

但阿爷多大方啊!每顿必有烩菜和面饼,工钱也是顶配,一天八文。这真是顶配,燕州士族招工人,都是自家佃户,自己带饭,一天六文。

只有像燕家这样的顶级大士族,才舍得给工人八文。

阿爷打听了一下之后,想到孙女说要提高工人工钱,自己当然要做表率,所以一开始就说好了,一天两顿饭、八文钱。

为此,来抢着给阿爷干活的百姓是抢破头,连囤田营的家属都心动的很,可他们要忙春耕,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好工作被那些流民、难民抢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