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陛下,平乱乃国之大事。”
“那平乱是不是要钱粮?”
“回陛下,自然是要的。”
“那乃公准了这个奏章有什么错?!”刘邦怒喝道:“岭南战事焦灼,烽烟遍地,大军却迟迟无法出发!
尔等是要当误国贼子么?!”
听到这话,胡濙面色骤变,出列大声道:“陛下何出此言?!
诸公所为,都是为了我大明着想,陛下这么说,岂不是寒了朝中百官的心?
老臣以为,那王骥三征麓川无功而返,已经证明其不堪大用,应另谋贤才。”
“那为何要让张辅回来?”刘邦低喝道:“张辅在岭南征战多年,为何不能领兵?!”
“陛下,定兴郡王年事已高,不易外出征战。”胡濙毫不示弱道:“我大明良将如云,能征善战者众多,何必要让老将如此辛劳?!”
刘邦闻言脸上的笑意越发冷漠,靠回龙椅上怒道:“你是真觉得张辅太过辛苦,还是担心张辅折在岭南损了大明的面子?
亦或者...你是担心乃公封无可封,赏无可赏啊?!”
胡濙没有说话,而是低下脑袋,高高举起了手中的笏板。
“那你们呢,也同胡尚书想得一样么?!”刘邦环视四周咬牙切齿道。
阁臣之一、工部右侍郎高谷见状知道不能再让矛盾激化,连忙出列道:“陛下,臣也有本奏。”
“讲!”
高谷暗暗叹了口气,沉声道;“臣想说的是,如今国库空虚,若是批了靖远伯的奏章,虽不至于彻底掏空大明,但若是遇上些天灾,就真的没有余钱赈济灾民了。
臣以为苗乱当平,但怎么平,派谁去,还请陛下三思。”
王佐紧跟着出言道:“陛下,如今库中之余钱粮,只能勉强撑到明年各地上缴赋税。
而且...如今兵祸不断,这赋税也照往年低了不少,所以出征一事,还请陛下三思啊!”
两人说的是情真意切,除了邝埜、金濂和一个看热闹的杨善外,其他人也跟着点头附和。
“好啊,好啊!”见众人这副模样,刘邦怒极反笑道;“这大明全是忠臣,反倒是乃公在祸国殃民!
看来不遂你们的愿,你们下次还是会将奏章封还,对吧?!”
“臣等不敢!”众人连忙躬身道。
“不敢?你们都做了,还有什么不敢!”刘邦起身在原地来回踱步,气得脚步飞快。
而本来在队伍最后躲清闲的杨善,突然轻咳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陛下,臣...臣也有本奏。”杨善小心的谄媚笑道。
“杨善,退下!”本就在气头上的胡濙,听到后再也压不住火了,转身冷喝道:“今日你能旁听议事已是恩典,怎敢妄议朝政!”
“胡尚书,僭越了,下官问的是陛下。”杨善说罢,立马出列跪在地上,朝着胡濙行了一礼,大声道:“臣杨善,叩见陛下!”
胡濙急忙避开,回头正对上刘邦冰冷的面容,慌忙躬身谢罪道;“臣君前失仪,还望陛下恕罪!”
刘邦没有理他,而是看向杨善,冷喝道;“说。”
杨善直起腰,镇定自若的拍了拍袖子,跪在地上一本正经道:“臣以为。
凡阻挠出征者,都是乱臣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