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中国队,加油!(1 / 2)Mr木木木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因为得到了上面的支持。

高波很有底气的推进自己“国家队年轻化”的计划。

而且因为国家队在未来两年内都没什么大赛要踢,唯一比较正式的比赛是亚洲杯的预选赛,即便是最低谷时代的国家队,也不可能连亚洲杯正赛都参加不了,因此这些比赛也基本上是用来练兵的。

在两年内,国家队都没有什么成绩压力,同时因为李卡多的存在。

国家队选人的权力,新的足协班子是无权干涉的。

因此,高波的“年轻化战略”十分的激进。

有多激进呢?

本届国家队最年轻的球员并不是李卡多。

而是比他小两岁的吴磊!

来自耕保基地的吴磊很早就崭露头角了,他14岁的时候就在中乙联赛登场,是中国足球历史上最年轻的职业联赛登场记录保持者。

虽然他现在还在甲级联赛踢球,但谁都能看得出来,吴磊肯定是未来国家队的重要成员。

足球场上,有时候天赋是一眼就能看得出来的...

不过,如果按照之前国足选人的规矩,现在的吴磊肯定是够不上国家队的标准的。

他能入选国家队,就证明了一件事:高波的这一支国家队,就是为了未来在进行人才储备的。

在训练场上,李卡多也发现了这位小老弟的天赋:突然启动的那一下确实是相当的快!

至少,李卡多在沃尔夫斯堡青训营的时候,他就没发现狼堡青训营里面启动速度有吴磊这么快的年轻人。

启动速度这玩意儿有时候就是纯粹的天赋,练不出来的。

除了启动速度快。

找身后空挡的能力也挺强的,跑位很积极。

不过...缺点也有不少。

基本功不太行,尤其是单刀射门这一下有时候恨不得把门将闷死。

训练场上。

李卡多一脚直塞球又给吴磊送了一脚单刀。

但这小子一脚射门打在了门将的头上弹出了底线。

“卡多哥,我的,我的。”

小吴磊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有些懊恼地说道。

李卡多倒不在意,这几天的训练他也看明白了。

吴磊虽然年轻,但天赋确实要比球场上的其他球员高那么一档的。

要是能解决好最后一脚射门的问题,李卡多估计他是能在五大联赛踢上球的。

“没事,下次冷静点,你速度很快,反应也快,得到单刀球不需要这么着急射门.....”

李卡多搂着吴磊的肩膀交代起来。

吴磊一边听一边点头,李卡多在德甲、意甲、欧冠都进过球,和许多强队都对垒过,他在强强对话中的比赛经验,这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东西。

就在中国队在紧锣密鼓的训练的时候。

他们的对手德国队也在比赛前两天抵达了北都。

他们得到了不少中国球迷的热烈欢迎。

从他们抵达北都的那一刻,就成为了媒体版面上的主角。

他们的公开训练课,有三千多名身穿着德国队球衣的中国球迷去为他们加油助威。

在他们的球员出现在球场上的时候。

现场球迷炸开了锅。

尖叫声欢呼声响成一片。

甚至有些女孩子看到偶像出来后一边抹眼泪一边举着德语标语蹦蹦跳跳。

还有人为了争夺一个更好的观看偶像们训练的位置而大打出手....

这一幕看得德国队的球员目瞪口呆。

如果拜仁慕尼黑在中国得到这样的欢迎,他们是能理解的。

但他们现在是国家队啊。

两天之后,他们还要和中国国家队踢一场比赛的。

这些中国人疯了是吧?

这两天,类似的新闻不断出现在报纸、电视、网络上。

在中国队的训练基地内。

自己国家的人这么热情的去给自己的对手加油助威。

确实让有些球员情绪上有些低落。

“卡多哥,你说我们来国家队到底是为了啥啊...”

十七岁的吴磊看着电视画面上中国球迷尖叫着欢迎德国队球员的一幕,忍不住有些低落地说道。

啪。

李卡多猛然拍了一下他的脑袋。

“想什么呢,来国家队当然是为了来踢球的。”

李卡多大声说道:“认真对待每一场比赛就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无论如何,你这辈子职业生涯也就十几二十年,踢好每一场球,赚自己应该赚的每一分钱才是正事。”

“至于别的..”

李卡多看向电视画面。

“只要我们把球踢好了,我们的支持者才能有底气。”

....

比赛前最后一天的公开训练日,是德国队和中国队一起去鸟巢踩场。

在德国队抵达的时候,看台上热闹非凡,等轮到中国队的时候,刚还很热闹的看台呼啦啦的就流失了一大部分的人。

只剩下几十名穿着国家队球衣的球迷在高喊中国队加油。

在这样的冷清中,中国队踢了一场队内的分组对抗赛,然后结束了本次训练。

在他们离开的时候。

和另外一个出口热闹非凡比起来。

中国队这边就冷清了不少。

国家队的球员们低着头,直接走上车。

然而李卡多却让司机打开车门。

“兄弟们,我知道大家现在情绪比较低落。但无论如何,他们在外面等了我们两个小时,他们是中国队最低潮的时候的守望者,也许我们在赛场上无数次让他们失望,但我希望,我们在赛场下,能对我们最忠诚的支持者保持热情和尊重。”

说完。

李卡多走下车,走向了那些有些失望的中国球迷,开始给他们签名,满足他们合影的要求。

大巴车上,球员们互相看了看。

其实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不想给球迷们签名,只是觉得和另外一边的德国人能得到如此众多的“德迷”的欢迎比起来,自己这边太冷清了,过去签名也是丢人。

但李卡多以身作则,人家一个得到过欧洲金童奖的大球星都不怕丢人,你怕什么?

于是乎,大家从车上走了下来,走到了球迷们的中间。

等他们签完名,回到了车上。

大家通过车窗看去,看到的是高举着旗帜向他们挥舞的球迷。

虽然人数不多。

但他们齐声高呼的口号在这个时刻听起来,却让人感觉很有力量。

“中国队!加油!”

他们一直在高呼。

直到大巴车的车尾灯彻底消失在前面路口的转角。

......

李卡多没做过队长。

但没吃过猪肉他也见过猪跑。

一支球队最重要的是什么?

是踢什么战术吗?

这固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团结。

上下一心的团结。

如果不团结,哪怕是最出色的战术大师来给球队制定战术也无济于事。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试图把国家队团结起来,把国家队和球迷团结起来。

北京时间1月6日。

晚上八点钟。

这场备受瞩目的中德之战,在鸟巢体育场打响。

球员通道内。

李卡多戴着队长袖标站在最前面。

而德国队的许多球员都来和他寒暄。

克罗斯先上来和李卡多相拥,这两位一同创造了“狼堡奇迹”的中场双子星如今已经是拜仁慕尼黑和国际米兰两支豪门球队各自的中场核心级的球员了。

“李,你真的应该来拜仁。路易斯提拔了许多年轻人,现在的拜仁队内的阵容可是很年轻的...”

克罗斯不无遗憾地说道。

“算了吧,我要是去拜仁岂不是抢了小猪的主力位置?”

李卡多笑着指了指一旁的施魏因施泰格。

“笑话,公平竞争我能输给你?”

施魏因施泰格立刻不干了。

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中国队的球员们看到李卡多在和德国队的球员谈笑风生,也感觉到了李卡多在欧洲受到的认同。

其实在赛前,德国队那边提到中国队的时候最常常被提到的球员就是李卡多。

德国队的主教练勒夫在赛前表示要战胜中国队,德国队必须要全力以赴,因为中国队队内有李卡多,这是一名很有实力的球员,是德国队必须要重点照顾的对象。

在这之前,怕是不会有中国队的球员得到这样的评价。

当李卡多带着队长袖标首发出场的时候。

看台上的解说员陶卫十分的激动。

“时隔两年半,李卡多再次穿上了国家队的球衣!上一次他的身穿国家队的球衣还是在2007年的亚青赛上...那一年,他带来了队史亚青赛第二座冠军奖杯。而现在,他再次穿上国家队的战袍,已经是作为国家队的队长出站了!”

李卡多扭头看向了看台。

嘴角微微露出了一丝微笑。

虽然赛前“德迷”们很吸引眼球。

但是到了这个场合。

到了这个挤了十万人的国家体育馆。

看台上,至少是一片红色的。

这多少给了中国队面子,没有让这场在自己国家的国家体育场举办的比赛中,中国队反而成为了客队.....

在赛前出场的时候。

在看台上有些球迷迫不及待的给德国队的球员送上了欢呼。

但这欢呼很快被更大的嘘声给盖住了。

到了这个关键时刻,大部分的中国球迷还是拎得清的。

我们可以欣赏德国队,喜欢德国的球员。

但在德国队和中国队的比赛中。

不好意思,我们支持的永远是自己的国家!

还有球迷指责那些在主队看台穿德国队球衣的人。

“滚去客队看台!”

“快滚了!”

总之。

让德国队意外的是,他们在这座球场并没有受到他们想象中的欢迎——似乎在这之前在他们的训练场外疯狂的中国德迷就是个错觉一样。

而轮到播报主队球员名单的时候。

现场的广播深吸一口气。

声音明显要比之前洪亮。

“接下来出场的是中国队,首先是队长....”

“李卡多!!!”

巨大的呼喊声响彻全场。

这让德国球员们侧目。

十万人的制造的吼声震动着球场。

镜头也锁定了李卡多。

李卡多拍了拍胸前的国旗,手指向了看台。

这个举动再次引爆了球场。

“这也许是鸟巢体育场建成以来迎来的最高分贝的欢呼声!”

解说员陶卫极为激动地说道。

.....

李卡多的出场引爆了球场。

而很快。

他的表现就再次让球场沸腾。

“李卡多..直接远射!!漂亮!!诺伊尔关键的扑救!!”

解说员们惊呼着。

球场上。

诺伊尔完成扑救之后立刻从地上爬起来。

拍着手掌提醒自己的队友:“别让他有射门空间!!!”

镜头很快锁定了李卡多。

李卡多在完成射门后也没有懊恼,而是迅速向前,招呼着几名队友进入球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