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9章 篡改历史(2 / 2)楼下赫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早上刚回来。”

林书平笑着跟张旭科寒暄两句,然后直接进入正题:“我这次回来就是想跟张主任您见个面,这几个月来,我虽然一直在外面闯荡,但却心系家乡,比如我曾经跟张主任您反应过来熊猫公司的问题……”

张旭科闻言,立即摆了摆手,把手中茶杯放下,站起身来去把房门关上,然后才重新坐回来,认真的说道:“小林,我懂你的意思,但你有没有想过,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熊猫公司有没有问题,还是个问题吗?”

“什么?”林书平一愣。

张旭科道:“我和你一样,都非常怀疑熊猫公司的来历与动机,甚至整个鹅城的市领导们也都心存疑虑,但是架不住熊猫公司直接打过来两个亿的先头资金,而且还是美金,这可都是实打实的外汇,你知道咱们国家去年一整年的外汇储备是多少吗?”

林书平蹙眉道:“多少?”

“二十亿!”

张旭科严肃道:“咱们国家去年一整年的外汇储备才二十亿美金左右,你觉得熊猫公司这两亿美金砸进来,我们是要还是不要?”

林书平略微沉默。

“熊猫公司跟我们签订的合约是十亿美金的投资,这十亿美金已经是去年一半的外汇储备量,别说鹅城,哪怕是深城那边面对这种糖衣炮弹,他们会选择拒绝吗?”

张旭科叹了口气,摸索着手上的茶杯道:“现在各方都已经是身不由己了,这件事,哪怕明知道有猫腻,但也必须做下去,人啊,是要随大流的,特别是在我们所走的这条道上,千万不能逆势而上。”

林书平平静的问道:“所以那就只能一条路走下去?”

张旭科微微出神,良久才缓缓点头。

林书平见状,也只能苦笑一声,内心生出一股无力感,事实上他也早料到事情的走向大抵会是如此。

他曾在那次接待外宾的活动中跟市领导提过此事,对方也的确当了一回事,因为没过多久,省里就派出了专业调查组前往美国进行调查。

但结果却令人失望,熊猫公司的局做的天衣无缝,至少在调查团的调查下,根本毫无漏洞,无懈可击。

而之后熊猫公司更是加大马力,在签订完合约后,立即就打过来两亿美金。

正是这两亿美金外汇,彻底抹掉了所有人心中的疑窦,各界媒体也都纷纷报道,“八十年代看深城,九十年代看鹅城”这句口号正是从这个时间点喊出来的。

而后在林书平离开的这几个月,鹅城的发展也的确是蒸蒸日上。

首先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原市政府大楼周边的房产价格全部翻了一番,甚至整个市区的房价都开始肉眼可见的增长,为此林宝国还特地为儿子在那附近花了十一万买了套房。

更别说这四个多月来落户鹅城的企业,足足有大几十家,甚至这个数字远远不是尽头,在各地疯狂报道外商十亿、二十亿美金落地鹅城的新闻后,每周都会有不少人递交公司注册申请。

可以说,因为熊猫汽车的到来,无数产业都开始落地鹅城,整个鹅城的未来形势一片大好。

而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成绩。

不管后续结果如何,至少现阶段,熬过去,那许多人未来的前途便不可限量。

林书平如果不是经历了梦中前身种种,对熊猫公司破坏自己的家乡之举恨之入骨,那他恐怕早就开始跟随熊猫公司一同布局,去吃这份人血馒头了。

毕竟现在鹅城肉眼可见的房价飙升,在此之前他只需要买几套房,在暴雷前出手就能赚到翻倍的资金。

但他还是选择远离这个是非地,跑到琼州去炒房。

因为他内心还是不愿意看到,自己家乡因为此事,再次遭遇二十年的经济停滞。

届时,大批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选择了远离。

而基础设施也无法得到升级,经济、城市发展和人才引进等方面都宛如被扼住了喉咙。

所以,哪怕近邻深城,这里却依旧是周边发展最缓慢的地区,没有之一。

这一刻,未来的诸多景象印入脑海。

彼时,一个念头猛然升起。

林书平顿时心潮起伏,难以平复。

“历史,能被篡改吗?”

他不知道。

他不想当圣母,但也不愿家乡就此落魄。

所以他想要试一试,就算对结局没有影响,但只要努力尝试过,便已足够。

“干!”

一念至此,林书平就辞别了张旭科。

当晚,他陆续整理了一些材料,写了一份报告,并用万宝专卖店里的打印机打印了整整三份出来。

第一份他匿名寄给了广东商务局。

第二份他则把这封关于熊猫汽车的材料报告,寄给了阚丽君。

但阚丽君之前那篇关于他闯荡沪市金融圈的采访被截胡,也让林书平对这位央视主持人也不抱有多少信任和期待。

所以在考虑第三份材料报告邮寄时,林书平思来想去,最终选择了香港《明报》,但这是最后之举,只有当前两份材料发挥不出任何作用时,他才会在《明报》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