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2章 计算机世界(2 / 2)楼下赫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不用带话,他们是研发人员,不应该也不合适接触这些商业行为,那是对他们这些专业人才的侮辱。”

林书平笑道:“而且我让你去深城是创建计算机公司,成为计算机公司的总经理,不是让你去当专业带话人,像是汉卡这种产品,离开了实验所,那基本上就跟他们这些研发人员没有关系了。”

他说着,便走到办公区墙壁悬挂的日历旁,伸手撕下了一张日历表,然后转身从办公室内拿出一封介绍信,说道:“老吴,你以公司的名义,去帮我订一张明早飞燕京机场的飞机。”

目前全国机场基本上不对私人开放,人们想要乘坐飞机,必须要由本单位的领导同意才行。

而单位也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取得县、团级以上部门的同意,并开具介绍信。

特别是在前几年,乘坐飞机的旅客,不仅要有介绍信,而且本人还需要在处级以上。

而没有介绍信或资格不够的旅客,只能乘火车硬席,或轮船三等舱以下席位。

当然,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社会经济逐步发展,乘坐飞机的难度越来越低,近几年已经不太限制乘客的身份,只要有县、团级以上部门开具的介绍信,就能够在机场买到机票。

而林书平拿出的介绍信,则是以鹿城土管所的名义开具的,有了鹿城土管所的担保,林书平就能乘坐飞机前往国内主要航路。

吴志学当即表示没问题,然后又忍不住问道:“林总,您这次去燕京是要干嘛去?”

“去燕京打广告。”

林书平笑道。

既然要沿着史玉柱的道路走,那就一走到底。

第一步就是要前往《计算机世界》打广告,“等会儿你跟吴淞教授打个电话,如果可以的话,这回还是要他出山帮忙的,车马费等公司全包,另外还有一笔通告费可以报销。”

他并不懂计算机,也不知道该如何演示这张汉卡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怎么能在《计算机世界》上打出诱人的广告,这就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了。

而吴淞显然是个合适的人选。

吴志学连忙答应,甚至当着林书平的面,直接拿起办公室的听筒,飞速拨打起了吴淞教授的电话。

如今已经是八月末,九月初的季节,全国各大高校已经开始陆续开学并忙碌起来。

吴淞显然也不例外。

吴志学打了四个电话,吴淞才接听。

当得知林书平的请求后,吴淞笑着说道:“没问题。”

对于吴淞来说,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既能免费出差旅游,又有差旅通告费可以拿,而他只需要在合适地方与合适的地点演示林氏汉卡的性能,这简直不要太爽。

而他也深知,这林氏汉卡的优秀远超所有人的想象,甚至比目前国内市面上所有的汉卡都要高出30%以上的性能。

带着这样汉字系统出门演示,吴淞能够轻松享受人前显圣的快感。

而深大本身行政级别就很高,吴淞作为深大计算机系的教授,开具介绍信乘坐飞机也相对简单,因此在与林书平通过电话后,两人很快就约定好了在燕京的碰面时间与地点。

与此同时,燕京,《计算机世界》报社广告部也提前收到了来自林书平的长途电话。

电话号码在报纸上有公布,因此也时常有人来买广告位,但是像是这位林先生这般,张口就要拿下《计算机世界》的一整版版面当做广告,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因为事情太过离奇,接线员在接过电话后,立即把这件事上报给了广告部主任贺静华。

贺静华也有些发呆,“一整版广告,前所未有啊,是不是逗人玩呢?”

她忍不住有些怀疑。

但接线员却信誓旦旦:“贺主任,这事儿肯定不假,那人姓林,不仅留下了姓名和联系电话号码,还表明明天中午前会来参观咱们《计算机世界》报社……”

“他要来报社?”

贺静华闻言,也相信了不少,但还是有些疑窦:“他真要一整版?”

“电话里说的情况就是这样,而且他还说要和咱们报社进行长期合作。”接线员一五一十的把电话内容全都转述给了贺主任:“贺主任,这可是个大单子,咱们得牢牢抓住。”

贺静华微微颔首,示意接线员先离开。

她则打开电脑,在内部资料库上检索起了“林书平”这个名字,因为没有中文版面,她使用的全都是英文。

可即便是英文,关于“Lin shu ping”的信息也涌现了不少,足足占据两页,共十一条信息。

其中最让她侧目的一条信息,还是来自香港的华人作家林书平。

“我说这个名字怎么这么熟悉,原来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

贺静华看着一些繁体电子报上出现的文字,露出思虑。

因为她也经常阅读一些历史读物与小说,对于最近在华人世界颇有名气的《明朝那些事儿》也翻读过几页,虽然没看完,但也对作者在对明朝观点的阐述中获益匪浅。

但旋即她又摇头:“不太可能是同一个人,世界上哪有这么巧的事情。”

她晒然一笑,但随即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一整版报纸,还是长期合作,这个林书平看起来资金雄厚,一整版的版面,别说一个月,一周的价格都得有个万儿八千的,业内哪里出来的这么一号人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