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主任,我叫王保明,您可以叫我保明。”
“林主任,我叫高冬青,您叫我冬青就好。”
这两人不管是穿着打扮还是说话方式,虽然透露出一股老燕京人的味道,但却像是很久没有说过普通话了一般,言语间略显磕磕绊绊,咬字尽量清晰。
“你们两人刚回国是吧?”
林剑阁笑道:“还没休息两天就请你们上家里来,可别嫌我这老头子烦。”
“怎么会,林主任,我和冬青回国就是为了能早日投入工作,尽情在中国证券市场大干一场。”
有着一张长脸的王保明笑着说道:“而且我和冬青共同执笔起草的《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没有您的同意,也递不到上面,递不到上面,我俩回国也没有任何意义。”
“这是因为你们早些年起草的那份《关于证券市场创办与管理的设想》很受各部门重视,如今上面认为,搞证券市场,时机虽然还不算成熟,但却已经到了非搞不可的时候,最近下面各地市因为物价闯关的原因而导致物价失衡,人心惶惶,这个时候,中国经济市场必须来一针强心剂才行。”
林剑阁让夫人和保姆去准备午餐,他则邀请两位刚回国的人才,以及管金晟在内,一共走进书房讨论。
期间林剑阁也介绍了一下管金晟,得知管金晟是目前国内三大证券公司之一的掌舵人,王保明和高冬青脸上都有惊讶一闪而过。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热切探讨。
今年三月份,两人共同写成的《关于促进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化和规范化的政策建议》,递交到了高层,随后这份建议便在各个金融政策研究机构里口口相传,经过这小半年的酝酿,这份“建议”也很快被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白皮书”。
“我们已经想好了,最快年底,最迟明年年初,就要成立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联合办公室,保明在美国纽交所工作过,我也在华尔街从事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律所工作,所以我俩在回国前就已经想好,等研究所成立后,立即推动参与建设沪市证券交易所,以及深城证券交易所,并且以最短的时间,建立起STAQ,也就是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该系统可以为证券市场的运行规范、丰富品种和市场培育进行大量工作……”
管金晟默默倾听着这两位刚回国的人才侃侃而谈,逐渐他就感觉到了惊异。
因为不管是创建证券交易研究所,还是建立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这些东西可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必须得有相当强大的人脉关系网,这才能从始至终牢牢占据这个位置。
一瞬间,管金晟就感觉到了这两人的不凡背景。
他看向老师,发觉即便是老师林剑阁,在面对高冬青和王保明这两位比自己还要小几岁的中青年时,都始终笑容以对,态度非常客气,一时间管金晟便对这两人的身份来历有了些猜测。
大抵是某位高官子弟,毕竟能在纽约证交所和华尔街工作过,这本身就是一层镀金的履历,在目前的中国,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家庭背景中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根本不可能完成到这一步。
几人在书房里讨论许久,哪怕是吃饭期间也会激起兴奋讨论,很显然对于刚回国的两位人才来说,当今中国证券市场上就宛如一片亟待开发的处女地,等待着他们的大刀阔斧。
吃完饭后,林剑阁亲自把两人送离,然后对管金晟道:“你们交换联系方式了吗?”
“在吃饭前已经交换过了。”
“那就好。”
林剑阁背着手走回书房,“这两人背景很深,他们父辈都是站在最云端的那批人,从小就把他们培养成才,如今学而有成,归国创业,也算是报效祖国了,由他们来建设中国证券市场,是可以让很多人都放心的事情。”
管金晟深吸一口气:“沪市证券交易所什么时候可以成立?”
“你没听他们说吗?最快年底,最迟明年年初。”
林剑阁笑道:“以你的水平,完全可以在国内证券市场搅动风云,大干一场,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要提醒你,切忌骄躁,有些事情完全可以柔和处理,比如那个林百万,国库券市场很大,至少能让你们万国证券消耗两三年,不必盯着一些小人物穷追猛打,徒然耗费精力,得不偿失。”
“就如这次,如果不是《中国电视报》有一位战友在那里任职,提前截留了这篇采访稿子,那么以那个阚丽君目前在央视的受宠程度,这篇报道很快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到时候你吃不了兜着走。”
“我、我谨记教诲。”
管金晟额头隐约冒出一丝冷汗,他跟林书平实际上素昧相识,一切的交谈都只是因为一通电话而已,而他当初的威胁也的确算数,并非虚言,他也的确有能力让林书平在沪市金融圈消失。
但根本没那个必要。
因为在他打过电话后没几天,手下人就传来信息,那林书平犹如丧家之犬,在兑换完最后一笔国库券后,迅速逃离了沪市。
这让管金晟很是瞧不起。
原本还以为对方会抗争一下,结果没想到跑的比兔子还快,唯恐自己真的下了“封杀令”。
不过现在面对这篇央视的采访稿,他反而隐隐有一种感觉。
自己怕不是得罪了小人?
如果没有老师拦截,等这篇报道一经问世,作为万国证券总经理,本就备受瞩目的管金晟,立刻就会处于风口浪尖。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拜别林剑阁后,管金晟迅速派人再次去调查了林书平以及央视记者阚丽君的现状资料,很快他就在反馈出的信息里瞳孔巨震。
“琼州?”
“这个小家伙,竟然跑到最南方去了?”
当然最让管金晟感到惊奇的是,这林书平竟然还在香港出版了一部历史小说,并且颇受欢迎。
“有点意思。”
另一边,远在鹿城的林书平,最终答应了搬进曹韵的别墅里居住。
不过却要等到余梓文从广州展销会回归后再进行搬迁。
哪怕曹韵眼神幽怨到死,但林书平在参观完别墅后,也是迅速离开,因为接下来这段时间,他要跟方忠云一同奔波忙碌于林旺村、凤塘村和鹿城土管所之间,搞定两个村子的土地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