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章 批贷五百万(2 / 2)楼下赫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只要当地人有了钱,就能产生消费。

有消费需求,就有投资需求和生产需求。

如此循环往复,整个市场就会迅速盘活起来。

上面看到了这一层,所以便打通关键源头,只要是城建贷款项目,资金需求上都很容易获得审批。

林书平在与银行审核专员对话时就明确表示了自己会涉足城建项目,所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林书平这一次的贷款项目应该是不会低于三百万的。

等到了中行大门,林书平便看到行长于新亮带着两个银行柜员亲自在门口迎接。

这一幕让林书平眼皮一跳,忽地就觉得事情有些不简单,因为在此之前,虽然于新亮对他的态度也是客客气气,但像是今天这般尊敬迎接却是没有的,这不由得让林书平内心产生了一些联想。

下车后,林书平伸出手与于新亮相握,“于总,劳烦您久等。”

“哈哈,林老板客气了,能接待你是我的荣幸。”

于新亮拍了一记马屁,而后便邀请林书平登上二楼办公室,“林老板,这次贷款项目的审批很顺利,行里在审核过后没有太多询问调查,就直接同意了你的贷款项目,来这是合约,你仔细看看,如果没问题就在右下角签字。”

林书平接过新合约,打开来迅速一目十行的观看,很快就找到了贷款金额,当看到五百万的贷款金额时,林书平露出了兴奋的笑容。

“一共是五百万。”

于新亮笑着讲解道:“这个数字是我申请的数字极限,但却绝对不是省行的批准极限,我甚至觉得这个数字再翻一倍,省行也会批准,当然,这只是我觉得,原则上来讲,林老板那五百多亩地的抵押贷款最高也就值五百万,再高的话就不太可能了。”

林书平捏着手里的合约,笑道:“我已经很满意了。”

五百万的贷款资金,完全可以让他再去拿几百亩地,甚至如果操作极限一点,他直接可以以五千一亩地的价格,直接拿到一千亩地。

但这样的话,答应省行的城建项目就嗝屁了,甚至没有资金去打地基。

在这种情况下,林书平一个人肯定盖不起来一个商业住宅综合体,必须要找人合伙,并且拉到足够多的投资才行。

最重要的是,投资打造一千亩地的城建项目,总投资绝对超过大几千万,甚至一个亿!

林书平放血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只能与人联手。

当然,再买一千亩地也不太可能,他吃不下这么多,而且就算吃得下,以方忠云的行为准则,也是绝对不容许这么大一个土地项目被人拿去荒废的,甚至拿去种地也不太可能。

这极大妨碍鹿城的城镇化率。

所以城建势在必行。

林书平也知道,一旦自己准备打造千亩城建项目,那么这个项目就必然会烂尾,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因为地理优势和政策倾斜的原因,鹿城即便在房地产泡沫时期诞生了大量的烂尾楼,但过不了几年也会被续命。

这一点跟鹅城有天然区别。

所以他此前的担心并没有太大的必要,相反,他只需要担心在这个项目烂尾前,能否找到大手子接盘就行。

如果在房地产泡沫来临前出手不了,那他就真成了鹿城第一大怨种了。

“等时机成熟,就算赔钱也要迅速出手卖掉。”林书平暗暗下定决心。

随后,他就开始了解贷款利率。

和之前的农业贷款和创业贷款的零息不同,这一次的抵押贷款有利息,而且利息并不低,因为是五年以上贷款,所以贷款利率高达8.64%。

五百万元贷款,每年产生的利息都有几十万。

好在城建项目也有金融政策倾斜,所以8.64%的利率最终给打了个三折,最终利率在2.6%。

即便如此,每年也需要支付十几万的利息。

但这点钱对现在的林书平来说完全给得起。

“琼州果然是好政策集中地,如果是在燕京或者沪市,五百万的贷款一年利息估摸着都要大几十万。”林书平感慨不已。

2.6%的利率高吗?

当然不高,如果几个月前,林书平能拿着五百万面值的国库券去兑换现金,按照当时普遍每100元国库券兑换112元的汇率,五百万国库券当天他就能净赚六十万。

还要知道,国库券三年期的利率,就已经高达15%了。

如此一对比,琼州的金融政策对投资者们来说简直就是撒钱,跟白给没区别。

所以在看清楚了年利率和贷款金额后,林书平就没有多做犹豫,直接就在合约上签字。

“五百万虽然是大额资金,但现在行里存款充足,如果你最近一周内需要支取,我可以为你保留。”

签完合约后,于新亮就告知道:“如果超过一周,我行是有权利对这笔资金进行处理的,下次林老板再要支取,就需要提前向我行预约才行了,林老板的打算是?”

林书平深吸一口气:“保留一周,一周内我会来取这笔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