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签约(2 / 2)楼下赫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在律师事务所搞定了两份合约后,林书平三人就在深城等待着吴淞的回信。

在此期间,他还在深大附近逛了逛。

深大隶属南山区,这片土地目前的房价有了飞速抬头的迹象,在深城被划分经济特区后,南山区原本还不显山不漏水,直到深城大学建立,南山区的房价便开始一路飙升,从最开始的三五百块一平,到现在已经突破两千一平,并且每个月甚至每周的房价都不一样,总体都是出现直线涨幅。

这样的房价比琼州省会椰城还要高出将近一倍,而且显然还远远不是尽头。

事实上,在后世,南山区房价最高达到十多万一平,即便是疫情之后,房价下跌,南山区均价也保持在八万一平左右,好一点的商品房也始终都在十万以上。

林书平看这里的房子那是真的跟看黄金差不多,可能黄金的涨幅都没有南山区的房价这么夸张。

“还是没钱啊!”

林书平游览一番,感慨万千,他现在所有资金都要投入到鹿城地皮上面去,能拿出一百万来投入汉卡项目已经是极限,这还是因为他得知那群京圈子弟还在买卖国库券后,才敢诞生的想法。

根据江浔的分析,林书平当初投资给江浔和郑泽楷的二十万,如今经过两个月的国库券买卖,能分到林书平手上的资金,少说也有三四百万左右。

只要林书平愿意,他可以随时抽调出这三四百万的资金过来。

正是有了江浔的保证,林书平这才有勇气拦截史玉柱的第一桶金。

如果不出意外,这笔投资到汉卡正式发售之后三个月内就能回本,后续扣除营销费用,那基本上就都是纯利润了。

而为了保险起见,他决定沿着史大胆的路走一遍。

在三年内陆续推出升级版汉卡,维持住基本盘的同时,涉足中文手写电脑、中文笔记本电脑、传真卡、中文电子收款机、财务软件、防病毒卡、网络加密卡等产品。

如果一切顺利,按照前世巨人的规模,林书平创建的这家计算机企业,就能实现销售额三百亿。

“只要不碰房地产……啊呸!”

林书平想到深处,刚准备立Flag,忽然就想起自己现在就在搞房地产,顿时就闭上了嘴巴。

“只要不搞什么大厦就行。”

前世史玉柱的创业之路几乎无往不利,但抵达巅峰后,却是忽然半道崩卒。

原因有二,第一是国外汉卡大举入侵,巨人汉卡失去了竞争力,市场开始萎靡。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

毕竟当时的巨人公司发展出了许多副业,其中最亮眼的就是脑黄金这款保健品,很是有起飞之姿。

所以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因为史大胆把所有钱都投入到巨人大厦的建立中,最终导致资金盘断裂,一时负债高达2.5亿,成为全中国负债最多的个人。

而如果没有把资金投入到巨人大厦中,被狠狠套牢,那么以当时巨人公司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计算机企业。

也正如林书平此时要做的事情。

他在鹿城搞房地产,想要不断的囤地,那么就注定所有资金都要被套牢。

好在琼州的政策福利好,他能够通过银行贷款来填补这个窟窿,第一次他是以创业资金贷款和涉农企业贷款,但后续他就要已经购买的地皮,来做抵押贷款了。

“也不知道那五百四十亩地,能抵押出多少钱?”

林书平暗自思量。

但无论抵押多少钱,他都能通过银行拿出资金来,继续囤地,如此循环往复,直到套现离场的那一天到来。

但巨人大厦不同,那就是一个无底的窟窿,多少钱投入进去都不够赔的。

因为就在巨人大厦兴建的同时,不仅仅是巨人公司资金链断裂那么简单,外部大环境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当时恰逢琼州房地产泡被戳破,国家开始对琼州过热的房价进行宏观调控。

跟琼州离得很近的珠海,虽然不在暴风眼,但却是琼州之外,首当其中被冲击的地区。

而在珠海的巨人大厦,瞬间被冲击的体无完肤。

史玉柱也经此一役,成为了“中国首负”。

“前车之鉴。”

林书平有些胆寒。

他不敢想象自己背负了2.5亿债务的后果,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估摸着都比不上史玉柱,因此他虽然要沿着史玉柱的路线发展计算机行业,但却不会让自己去走史玉柱的老路。

“好好的银行贷款不做,偏偏要去集姿卖楼花,白瞎了珠海那块地。”

前世珠海政府为了扶持巨人集团,曾先后两次批给其约四万平方米的土地,均价在125元一平,几乎等同于白送。

哪怕精准踩在了房地产泡沫被戳破的时间点,但125元一平的土地,也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因为这件事,所以林书平也已经下定决心,日后创建第一家公司时,注册资金数都要往高了去堆,巨人大厦堆了上亿的注册资金,这才被当地政府青睐,得以低价拿地。

日后林书平创建第二家、第三家的公司,也会以此为鉴,甚至也会好好选一选地方,哪里给的政策福利好,就往哪里去。

天色渐晚。

逛完了深城南山区,林书平回到酒店入睡,这一夜,他把未来致富的美梦做到极致。

第二天正午,林书平准时接到吴淞的来电,邀请他前往深大签约汉卡研发项目。

正如吴淞之前所说,这一切其实都由吴淞做主,毕竟他是计算机教授,校方也根本不太懂什么是汉卡、扩展卡,但听闻有人要投资上百万给研究院,又有吴淞亲自作保,当即就欣然同意。

于是林书平三人便拿着早已准备好的合约,前往深大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史玉柱也被校方领导邀请至签约现场。

不管是史玉柱的合约,还是研究所的合约,都要当着校方领导的面进行,美其名曰是好事成双,但实际上就是监督。

林书平也没在意,一百万他是真的愿意拿,十万的汉卡买断费他也是真的愿意掏,又并非弄虚作假,甚至他都想请几家媒体报社好好见证一下,多年以后还能慢慢回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