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赵嬷嬷带着一群人,有丫头婆子,有半老工匠,一起来请求先给王府装上玻璃。
李征看八个女孩子颇为期待,便也只好由得他们。
只不过,他给自己家买的玻璃大多数极其巨大,需要裁剪才能用,于是用玻璃刀划开玻璃,直惹得一阵叹息。
那么大的玻璃,如此岂不浪费了?
一时装上玻璃,李征又取了几百套各类窗帘。
有的是白纱窗帘,这是几乎每个窗子上都要有的。
有的却是农贸市场多见的暗花纯色窗帘,这是装在白纱窗帘之内的。
赵嬷嬷一看,撒腿只跑到贾敏跟前,拉着过来一看,贾敏抿着嘴回去扶着老母亲过来细看。
这年头哪里去找现代工业品的窗帘去?
传统的窗帘当然好,摸着质地独特,可除了极少部分精品,比如贾母收藏的一些,二府用的当然比不上李征的。
于是,就怎么说呢,这次赚钱赚的李征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一条三五百块的纯色窗帘,大是极其大,可价格在那摆着呢。
混纺的,能有多值钱?
贾母当场定下了三千条,说要给二府大大小小的房间都用上,且还要留着两条备用。
那一条窗帘,贾母给出五两银子价格,她觉着这总不可能那么便宜了吧?
李征不贪心,三四百块钱的商品卖出了上千块的价格,他便给每一条窗帘都加上了一条白纱窗帘。
不加不行,将来这些货物大概要遍布天下,你今天给贾府买的太贵,难免要到时候起一番波折,为几千两银子划不来。
于是顺带着他又送给贾母一个葫芦形玻璃鱼缸,不大,最宽处直径八尺左右。
这个是真值钱,要三五千块呢。
贾母痛快掏了钱,但却不是用二府公款,她自己从小金库里淘换出来一箱子金银珠宝,若是融化了大概能有个万两白银,但若是店铺开业,拿着放在店铺便可显示店铺的实力。
若拿去卖给珠宝商古董商,那价值恐怕翻两番有余。
李征知道这是表示感谢的礼物,他不能不收着。
转眼数日,李征到金陵已有一月光景,渐渐也熟悉了如今身份。
他本不在乎这爵位何日会被皇帝夺走,故此既来之则安之,只坚守底线不肯堕落成吃人的,日子倒也渐渐平顺下来。
只是每次要去店铺看看,总遇上下雨刮风天气,几个女孩子也不肯让他出去,于是只好每天在家里读书练武。
这天,荣府西院彻底建成,原本位于荣府西北南部的空地也修成了,贾敏一家搬出了幽静小院,在贾赦贾政兄弟两人坚持之下,住进了贾母荣庆堂正北的大花厅。
西侧院落也彻底完工,随着贾政夫妇及两个妾室、两个儿子都搬过去,四春也搬进了他们原来居住的王夫人院,南部贾政原来的内书房小院也并入王府,院墙早修了起来,后面的甬道箭道也都建了院墙堵住。
那边喜气洋洋,王府也颇见欢喜,几个女孩子赶吃午饭收拾好北部院落卫生,再回到天香楼,赵嬷嬷家的媳妇来报,说是北静郡王水圭又来亲自下请柬。
这次是商定日期后,正式给各府下请柬。
水圭这次来的用意,可就不仅仅只是给李征下请柬那么简单了。
他还要去给荣府送请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