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刘武上前线!!!
时间一晃到了86年9月,南疆边境。
这一年刘武陆军学院毕业,毕业分配时他强烈要求去南疆前线。
l山前线的无名高地上,刘武半卧在封闭的猫耳洞中,而他身边的战友已经昏迷过去,看上去奄奄一息。
刘武的身上也是伤痕累累,伤口处涌出的汩汩鲜血给迷彩服雕上暗红的。
他的左眼皮上方受伤一直耷拉着,一行血泪划过脸颊,此时已凝结成了血块。
可刘武已经无暇顾及身上的伤口,他紧紧握着通讯器,一边透过洞口的缝隙观察外面的情况。
只要敌人胆敢冲上阵地,他便与之殊死一搏。
刘武身旁的战士名叫韦昌辉,此时距离他们俩与所在的连队分散已经过去了七八个小时。
而他们正在用生命谱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
战士韦昌辉出生在苏省的一个农民家庭。
他出生时建国才十几年,那会儿苏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为落后,与现在不可同日而语。
韦昌辉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壮年时得了甲肝。
由于村里医疗条件较为落后,他父亲的病情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导致后来身体机能遭到严重破坏,丧失了劳动能力。
韦昌辉作为家中长子,往下还有三个妹妹。
父亲病倒后,年幼的韦昌辉不得不作为顶梁柱撑起这个家,主动去放牛换公分补贴家用。
在媒体的宣传报导下,哪怕是远在苏省的的韦昌辉,都对他们的名字如数家珍。
戍守边疆、精忠报国的种子悄悄在韦昌辉心中种下,这一年他才14岁。
可命运就是如此奇妙,年少的韦昌辉无论如何也想不到,6年后的他居然真的亲临那片战场。
高中毕业后,韦昌辉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无论是继续学业还是参与工作,对他来说都算是不错的选择。
但韦昌辉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要参军入伍,保家卫国。
这年头参军是真要见血的。
韦昌辉的父母听闻儿子的志向后自然是一万个不同意,但韦昌辉心意已决。
未满十八周岁的他悄悄报了名并参加了体检。
最后韦昌辉如愿穿上军装,扛起制式步枪,光荣入伍,成为某军区陆军某团6连的一名战士。
该军区位于东部沿海,而“两山”却远在西南的滇边,与韦昌辉这边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这使得韦昌辉入伍之初还失望地以为自己与战场无缘了。
万万没想到,在不久后,轮战的机会却到来了。
去年5月,入伍一年多的韦昌辉与所在的连队受到紧急召集。
在师首长慷慨激昂的动员声中,韦昌辉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所在的步兵师即将前往两山战场参与轮战。
怀着激动与忐忑的心情,韦昌进与战友以及他们排代理排长刘武一同登上了军用运输机,直抵滇边。
到达边境阵地后,从5月中旬开始,某团接防了相关防御阵地。
按照战地划分,刘武他们所在的6连抵达阵地前沿一个拳头状的突出口岸,负责坚守一处高地。
在口岸边上,6连就此散开,刘武、韦昌辉和另外4名战士被分到高地左边的6号哨位。
在这个哨位上,刘武他们六人足足坚守了62天。
那会儿的刘武、韦昌辉等人毕竟还是个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战争的残酷远超他的想象。
在硝烟弥漫的阵地上,铺天盖地的炮火与子弹编织成死亡之网,与过去在话本和小说上描绘的英雄故事大不相同。
战士的生命如同脆弱的秸秆迎风而倒,每天反复上演的只是冲锋、防守与死亡。
经历血与火的洗礼,刘武进一步加深了对战争与和平的理解。
作为军人,他们没有退路,因为身后便是祖国。
在这两个月的驻防时间里,刘武同战友们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进攻。
好在6号哨位并非敌军重点进攻对象,所以刘武、韦昌辉等人的防守压力并不重。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
危机总是突如其来。
某日凌晨,月亮西沉,太阳还舍不得从睡梦中苏醒,暗紫色的天空仍旧笼罩着万物。
韦昌辉与另一位战友刚交完班打算休息一会儿,正准备换身衣服时,震耳欲聋的炮声响起了。
密集的炮弹如同雨点般将6号哨所覆盖,强大的冲击力裹挟着弹片将原本植被茂盛的高地炸得寸草不生。
敌袭!韦昌辉与战友迅速反应过来,架起冲锋枪便往猫耳洞外冲。
哨所里的,刘武等人瞬间惊醒,“快,敌军突袭!!!”他们快速拿起武器装备,便冲上了阵地。
炮弹激起尘土飞扬,在弥漫的硝烟中,刘武看见敌人的身影在阵地外浮现。
而阵地所处高地的山坡下,密密麻麻的敌人还在陆续往上攀爬。
眼看敌人就要冲上阵地,刘武等人可不愿意坐以待毙,等着敌人上来拼刺刀。
为了方便防守,6号哨位的战士们把手榴弹摆放得到处都是,而且盖子都是提前打开好了,一抓到就能用。
尽管此时阵地内外浓烟滚滚,但刘武仍能看见敌人的身影在山坡上若隐若现。
形势来不及让他多想,他对准敌人的方向,将身边的手榴弹像下饺子一样逐个掷出。
手榴弹在空中划出优美的抛物线,随着一串连环爆炸,浓烟并没有被驱散。
刘武也摸不准敌人是否被消灭,于是又将身边的两个爆破筒扔了过去,观察敌人始终没有动静后,刘武才放下心来。
多亏了刘武等人反应及时,不到十分钟,敌人的第一波进攻被成功打退。
可敌人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此番突袭他们集结了两个营加上一个连的兵力,誓要拿下这个哨所。
见进攻被打退,气急败坏的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炮火洗地。
刘武他们见势不妙,连忙躲进猫耳洞。
不幸的是,一枚炮弹正巧落在猫耳洞附近。
随着一声巨响,刘武感觉自己的脸部位置好像被什么东西扎中了,视野内也只能看见半边。
刘武本能地将手抬起,往左眼处一模,随之而来的是钻心般的疼痛。
刘武意识到应该是左眼部位受伤,当情况危急,他心想眼瞎了是小事,阵地丢了才是大事。
这时刘武发现,战士韦昌辉也受先前那波轰炸波及,浑身是血倒在猫耳洞外,全身都暴露在敌人的炮火范围内。
刘武忍住疼痛,冲出猫耳洞,拼尽全身力气将韦昌辉连拖带抱地送进猫耳洞。
原来,韦昌辉不仅身上被多处弹片击中,且双目处于失明状态,整个人已经昏迷过去,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而刘武自己的情况也并不乐观。
刚歇下来,他便感觉到身上痛不欲生,仔细一检查他才发现,原来自己身上已是千疮百孔。
不仅右胸有伤,右臀部也被弹片削去一小块肉,浑身上下没一块好的。
伤势较轻的战友于冬立刻对二人展开包扎。
可包扎还未结束,敌人的冲锋又接踵而来。
可刘武与韦昌辉等人已经因伤势动弹不得,另外两位战友也在轰炸中与他们失去联系。
刘武当即郑重地对于冬说:“于冬你不要管我们了,守住阵地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