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吕永瑞几个还是很信任的。藏在金人的暗线,得他和刘安去查父皇所留之密档了。
那东西只能他自己来。
皇帝挥手让他们退下,起身就往寿康宫。
太上皇虽然早就退位,但真正不管事也就是这个把月的事,以前可是事事都抓在手里的。
秘档啥的,皇帝根本就没捞着看。
如今……
皇帝原想着,好歹做个样子,到了二月再去搬去看的,却没想等不了了。
“皇上,那些秘档戴公公最熟悉了。”
刘安知道皇帝有多累,也知道只靠他们两个找,只今天根本不行。
“您看……”
“自然是去找他。”
皇帝没有不用的人。
“秘档什么的,你跟他交接一下,该给他的体面养老,告诉他,朕不会吝啬。”
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他也不是那等无情之人。
“诶”
刘安回答的异常响亮。
太上皇生性多疑,也常按喜好办事,戴公公的日子并没有外面人想的那样风光。
其实他们当太监的,富贵生死,全系于主子一身。
新上任的总管太监刘安,愿意给前任一个体面。
这也是给他自己的体面。
他要是对着前任穷追猛打,后来者又会如何对他?
再说了,戴权在这宫里经营多年,真要把他逼急了,谁知道他会做出什么不智的事?
刘安很清楚,他和皇帝接手宫中一切,现在需要的是稳。
此时赶狗入穷巷,是最不智的事。
主仆二人赶到寿康宫时,戴权才指挥众太监给太上皇换了一次裤子。
皇上在不该出现的时候过来,他吓得一身冷汗。
庆幸自己没敢太过懈怠。
“父皇这里,你们好生服侍,朕……会记着。”
好话还得说说的,皇帝的眼睛在每个人的身上扫过,“戴权,太上皇对金人所设之秘档,你可都知情?”
“是!”
戴权忙大声应是。
那些个东西,完全交接出去,他才算功成身退。
如今,皇上终于问出来了。
……
这边,府卫带着贾珍的信回京了。
但对于贾雯……,沈柠的心中还是很不安。
搜寻原身记忆,贾雯的性子亦是柔中带刚。
不同于红楼中的迎春、探春,贾赦和贾政几乎全然不管,对于贾雯三人,身为父亲的贾代善还是很关注的。
他亲自给她们择婿,好像生怕贾母害了这三个女儿似的。
但……
如今回想,他选的这三个女婿,其实真不怎么样。
京城周边的武官,或者说内地的武官,他就找不着吗?
蓝、武、闵三人都在边关,虽然不算最前线,可一旦有战事,马上就会被波及。
就算为了贾家在边关的控制权,他们三个官小职低,其实能帮的也并不多。
沈柠不明白贾代善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们嫁人之前,原身似乎跟贾敬提过异议来着。
当时贾敬说什么?
沈柠揉额。
她头痛的很。
贾敬当时好像也不甚同意来着。
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他都有人脉,完全可以为堂妹们选个更好的婆家。
可最终他往西府走一趟,回来就让她不要再提此事了。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是她不知道的?
沈柠很烦。
贾敬这一会只怕早就坐上了海船往倭国去。
她想问都问不着。
贾母……
那老太太能知道吗?
如果知道,红楼中的贾家四个女儿也不可能只交待一个贾敏吧?
沈柠好想叹气啊!
“祖母!”
蓉哥儿脚步匆匆的进来,“祖母您看,孙儿找到了什么?”
他的眼睛闪闪发亮,好像真有好东西似的。
沈柠一瞧,就是一本书,“什么书?”
“大娘放样子的书。”
蓉哥儿拿给她看,“这是前朝熊人霖所著之《函宇通地纬呢。”
沈柠:“……”
她不知道,只能搜原身记忆。
这本书……似乎是写地理的。
但这书她没读过。
只听父亲说过。
此书记载前朝万国来朝时,明成祖似乎派遣过持节使者遍访各地了解风土人情,以怀方柔远为宗旨,设筹人之官天文历法、数学官员,以象天治时,守护四夷。
父亲他们那一代,也希望大昭能像前明一样,有万国来朝之兴盛。
并且管理四夷。
但这书……
沈柠拿过这个缺了好些页的书。
“祖母,您看这里,”蓉哥儿指向一页,读给她听,“九重天所象之地,已尽收‘圣代版图’,其秉承儒者之学‘格物致知’。”
沈柠的眼睛看的比他指的快,她看到了寰海五大州,不同地区,语言不同却都能翻译而辨别等等。
“常先生曾跟我说过,此书说我们所居之地,是整个圆形大地。”
贾蓉还在兴奋着:“大地还能是圆形吗?孙儿只听过天圆地方,但先生说这书甚为奇妙,是熊先生查了无数内外典籍而写。”
圆形大地?
沈柠心间巨跳。
她猛的翻书,却没想纸页在面前差点就破了。
“你们先生还说了什么?”
“我们先生说,熊先生的地纬一书,可以帮有识之士走遍万国。”
贾蓉龇着一口大牙,“您不是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孙儿一直想要找到此书,然后从这里,走遍万国,看看大地是不是真的是圆的。”
沈柠:“……”
她震惊的不知道说啥好。
“孙儿因为这书,还去找过西府的珠叔叔,他说国子监的先生和学生们对此书,也甚有争论。”
贾蓉道:“只是这书因为战乱,都只剩残卷,如果可以找到全部的就好了。”
“……找!”
沈柠小心的接过书,“问问村长,这书卖不卖?”
“卖!”
贾蓉笑道:“孙儿已经问过了,他们卖呢,孙儿已经又了二十两买了它。”
可惜还是残卷。
但这也是没法子的事。
不过,他还这么小,有本事找到这些,将来未必不能再找到其他的。
或许,大家的残卷并一并,就能拼出整本呢。
有兴趣的可以去搜一下。被清朝删改过的《大明一统志、《明史、《明会典、《明实录、《西洋诸番志、《外夷朝贡考等史料里,依然可以找出180多个朝贡国。
《函宇通地纬有效的反驳了艾儒略的《职方外纪,郑和到过美洲,那里遗留的明朝大量铜钱也是明证。
就好像如今的毒教才,明、清时期,也一样有所谓的专家,在自我贬低,误导国民,明朝的成就远超我们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