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这时候,沈风继续接话道:“没错,是挺好处理的,旧系统只有DB-9接口,新设备需要一个DB-15接口,可以使用DB-9到DB-15的转换插头。”
石教授听到愣了一下,他刚才想要对学生说的处理,就是这些。
现在被沈风先一步说了出来,石教授只能改口道:“……沈老板说得对,记下来。”
沈风并没有注意到石教授那一霎的怔愣,接着说道:“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新设备的通讯协议与旧系统不一致,信息没法正确传递。”
这个则属于胡教授的强项,于是,他便也向前一小步,站到了石教授刚才的位置。
沈风看见有人上来认领工作,再次开口。
“我昨晚用Wireshark(网络协议分析工具)测试出来的,这是数据包和协议分析结果。”
他拿出了自己的平板电脑,找到结果的截图。
胡教授迟疑的辨别了一下分析结果,发现没有错,正准备开口让学生将处理方法登记好,就又听到了沈风的声音。
“新设备使用MODBUS协议,而旧系统使用PROFIBUS协议,可以使用MODBUS转PROFIBUS的协议转换器。”
“……”
被抢走台词的胡教授,憋了一会儿才对学生说话。
“你将分析的结果拍下来,然后,再记好沈老板刚才说的处理方法。”
摘抄笔记的学生,看了一眼自家老师的表情,已经隐约在心里猜到了些什么。
他暗暗叹了口气,抬头跟上一个做笔记的学生,交流了一个只有他们才懂的眼神。
沈风这时已经领着大家再次往前走了,没看到身后人的互动。
他走了一会儿终于停下来,手指着一个地方开口。
“这里是重新换了一套适配设备,但安装位置有冲突。”
“新安装的机械设备中,有旋转和伸缩的运动部件,运行时与相邻的固定结构发生接触,导致设备之间产生干涉,从而碰撞、阻塞,生产线就自动停了下来。”
这是白教授的领域了,他拿着一个手电筒往里面照了照,点头表示没错。
‘安装位置不对’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不是很严重,但事实上却是最难搞的。
如果大刀阔斧的重新调整设备布局,成本高不说,改造时间也非常长。
绝不可能按照沈风原定计划的时间处理好。
白教授在认真思考怎样平衡节省成本和加快处理这两点的时候,却听到了沈风的话。
“在设备之间增加避让和缓冲机制,安装传感器,再设置一个安全距离。”
“当传感器检测到可能的碰撞风险时,能够自动调整运动轨迹或暂停运行,避免碰撞的发生。”
“或者改变运动部件的方向和高度也行,让它避开潜在的碰撞点。”
“不过,第2种办法好像会慢一点的样子,白教授,你觉得呢?”
白教授:???
不是,这距离提出问题有超过两分钟没?!
沈风这样礼貌吗?!他都还没想出解决的办法好吧!!
三个教授这连续被抢台词的,就是再迟钝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这甚至连旁观的张学都感觉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