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五十八章 不议和(2 / 2)墨落皇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时节,就真的不好为慕容氏一族做垫脚石了。

安排妙玉观总管杨秋去请兄长慕容彦达,慕容氏刚想起身更衣着装,便被李鄂的脚压在了当场。

“你这二郎,尽会作践奴家……

不若奴家换了纱衣,再让宫人支起纱帐?”

李鄂自有让慕容氏宾服的本事,六个皇子也是两人之间的纽带。

只要打消了慕容彦达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慕容氏的大娘子如李鄂之前说的一样,还是很好玩的。

慕容氏为妃之时,也是前任道君皇帝,大宋的太上皇,如今的昏德公,放下国祚一心享受的时候,选妃的质量,自然是精益求精的。

大宋皇城内的颜色除了小刘妃,便是面前的皇太后,当然新君赵桓的皇后朱氏也不差,胜在年轻一些。

“那倒不必,你是洒家的女人,并非是侍妾……”

后宅之中的纱衣,可不是为了正经女眷准备的,李鄂让枢密府的茂德帝姬、宝庆帝姬、曹府的二娘子曹茗,盛夏之时着纱衣,除了养眼方便之外,打压才是道理。

后宅虽说不许男性仆役进入,但主家会客的时候,可不会避讳。

彼此赠送姬妾,也是大宋文脉的佳话不是?

听到二郎如此说话,慕容氏便趺坐在地毯上,正经做起了技师的差事。

当慕容彦达被杨秋带到暖帐之前,见到妹妹慕容氏,大宋的皇太后,云鬓散乱、趺坐捏脚,来时还带着睥睨的一颗心,便如浸了冰水一般。

“二郎……”

叫了一声二郎之后,慕容彦达额头冷汗,也开始滴答而落。

“兄长,咱们兄弟结义之时,洒家就给过兄长提醒。

如今大宋的民心未失,可不是什么兴替的好时节。

近日之事缘由何在,兄长比洒家更清楚。

洒家要说的不多,只是提醒一下兄长,小心文人心思。”

听着李二头陀的告诫,慕容彦达就知道,前些日子生起的一些小心思,必须剔除了。

这时节还要多说什么?

他慕容家的依靠,虽说不是跪伏在李二头陀脚下,也是差不多的样子。

再看妹妹居所里的荒唐模样,慕容彦达就知道,他来之前,这屋里还有其他很多人的。

想及幕客给他谋划的长远未来,被冷汗瞬间浇醒的慕容彦达,心里也登时起了杀机。

说实话,有了宗泽这个右相之后,他这个大宋的左宰,也深切体会到了当年老蔡相公的权势。

天下官员任意任免,上头还没有官家这类玩意儿倒灶。

唯一一个妹妹,若无李二头陀在城内,对他也是言听计从的模样。

稳坐大宋政事堂号令天下,再有几个温婉如玉的江南碧玉在耳边莺莺燕燕,就使慕容彦达忘了自家势力的由来,便是面前打的金国仓皇来汴京议和的李二头陀。

“二郎,为兄前些日子孟浪了。

只是金人粘罕说的不错,金国战力未失,至今仍有本国甲士三十万。

此乃金国灭辽之精锐,还有就是,碣石道以北的山林之中,女真野人数以百万计。

真要逼得金贼玉石俱焚,恐非我大宋之幸事……”

慕容彦达认错之后,也说出了他对金国上下的认知。

这理由在李鄂看来,还算是贴合实际的。

“兄长,如今大宋的军势正在慢慢的舒展。

此时不灭金国,难道等着金贼再度叩关吗?

乍兴国战,也是灭国之兆。

如今咱们身前还有个新皇赵构顶着。

若不是金贼入寇,二圣北狩,大宋上下也不可能同仇敌忾。

换了太平时节,兄长想要国战,只怕也没人支持的。

如今洒家正借着河北幽云的土地,安抚大宋百姓。

此时此刻,却是灭金的最好时候。

兴许洒家会在北方战败,但幽云河北的土地,却可以给洒家提供无尽的兵源。

如此天赐良机把握不住,待文脉复苏之时,便是慕容氏暗淡离场的时候。

只因北收幽云的功绩,还不足以维持慕容氏的繁华。

咱们最少打下原来的辽国国土,才能称得上是无上军功。

没有这个底蕴,莫说兴替了,慕容氏以后不被清算都算是侥幸……”

在李鄂看来,议和对大宋文脉而言,或许有其必要,但对慕容彦达而言,支持议和就是断了自家前路。

看着眼光比之宗泽大有不如的义兄,李鄂只能说了一下慕容氏的延续之法,无非依附他李二头陀的军功而已。

至于兴替,莫说慕容氏了,即便李鄂弄出一个新的朝廷,恐怕也会命不久矣,只因大宋的民心未失。

就跟司马家的大晋一样,机关算尽、两代人为之筹谋,也不过昙花一现而已,留给后世的除了骂名之外,还剩什么?

如今借慕容氏的肚子,篡了赵宋的皇嗣,才是正经的兴替之路。

辉煌,是需要根基的,除了灭金灭夏的武功之外,大宋文脉的辉煌,也是必不可缺的。

想着自己可以得见的朱熹跟辛弃疾,李鄂觉着,有这俩在,就可以撑起大宋文脉的辉煌了。

文武相合,国无变乱,再土地万里之遥,这才是李鄂心中的煌煌大宋。

“二郎,那议和之事……”

听清了慕容氏的延续之道,慕容彦达肯定也是认可的。

在二郎李鄂身后搞小动作,按他的说辞,不过是被江南的碧玉们,污了视聪而已。

“自然是不议和喽……

再有,江南之碧玉,总归比不上草原的烈马。

兄长,家中那几个散给城中兵卒吧!

莫要因龌龊事,让皇太后面上蒙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