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一章 赵跑跑(2 / 2)墨落皇朝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若换了六石巨弩,三十步内可破全幅扎甲三重。

洒家不说大弩、巨弩,只说面前这两石四的脚踏弩、神臂弓。

此弩抛射,可于三百步外,射杀无甲之兵。

此弩直射,百五十步内,皮甲不可当。

百步之内,铁甲不可当。

三十步内射脸,天下无甲可当。

如今城内有两石四脚踏弩九万八千余副,石二竹角弩六万副,石二竹弩十五万副。

弩箭就多了一些,至少三万万支吧?

另有削尖油炸之无簇竹矢数之不尽,亿兆难记,若论斤两则是数千万斤,而城外金贼的契丹、蒙古签军,无簇竹矢便可杀伤。

还有一句,竹角弩跟竹弩、竹矢,都是洒家所设计。

如今守城所用仅是竹弩、竹矢而已,计相功课做的还是不够细致。

新皇舍此坚城不入,反跑去应天府登极,真是不知所谓!”

听到李鄂的细致,李光眼含希冀的问道:

“那法师可否派军前去支援新皇?”

这请求对李鄂而言就有些操蛋了,看傻子一般,上下扫量了李光几眼,他便回道:

“计相可以高看洒家几眼,却不敢高看了城中禁军。

城中禁军带出城,能否成军,洒家说了不算。

计相都畏金贼如虎,况城中禁军乎?”

李鄂的答复忽略了城中的五万荡北军,李光却没有忽略。

看向不知缘何成为京师首脑的李二头陀,李光指了指杀猪巷方向说道:

“法师,城内龙卫军驻地还有一支荡北军,此时不用来保驾,什么时候用?”

见李光将主意打到了荡北军身上,李鄂冷笑一声回道:

“洒家应过荡北军,开拔之时,每人金十两、花银百两以为安家之用。

让荡北军救新皇不是不成,计相,五十万两黄金,五百万两花银先拿出来。

若此行荡北军有伤亡者,洒家也应了至少一顷田的抚恤,计相不妨也拿出来。”

说起大军花销,李光脸上顿时一滞,汴京府库之中,却是金银全无,只余大量铜钱的模样。

如今城中禁军,与其说是大宋禁军,不如说是慕容家的禁军,因为前任计相慕容彦达,几乎掏空了整个汴京城。

大宋府库之中,至少该有几百万两黄金,几千万两花银的。

只是如今,不仅朝廷的府库空了,城中官户、富户,也被王时雍、徐秉哲等人搜刮一空。

李光估计,如今前计相现宰执慕容彦达的身家,至少几万万数。

“法师,城中金银……”

“城中金银怎么了?

计相可要说清楚才好。

前番金贼攻城,白时中、李邦彦力主新君赵桓,以金银贿金贼,那时汴京府库金银,便被几人挥霍一空了。

今番金贼又攻城,新君还是那一套,只是这次用的不是府库的金银,而是盘剥了整個汴京。

此节,王时雍的百官行述说的清楚,某年某月几时几许,解送金营多少金银女子,都是有数的。

计相,如今可是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时候,咱们可不好内乱啊!”

面前李二头陀之语,不由让李光气结,百官行述之中的许多事,也是不尽不实的。

譬如这金银的去向,便是成谜的。

至于王时雍、徐秉哲搜刮汴京之恶行,为何当初无人管束,也是成谜的。

李光清楚,自打太上皇赵佶被范琼以剑刃逼迫去了青城,这汴京城中,真正说了算的就是慕容一家。

“法师,可新皇沦落在外,金将完颜宗翰又追之甚急。

听闻金贼大军已抵应天府城下,应天府杜充虽说新领了开府仪同三司,但君臣不熟金贼兵锋。

只怕杜充一败,让完颜宗翰糜烂了大宋地方!”

说及内乱,李光心里还有负担,如今新皇赵构,已然遁出应天府,又奔南方而去。

应天知府,开府仪同三司的杜充,纠集二十万人马,也恐非金将右路副帅完颜宗翰的对手。

汴京城下金贼兵力不足,锁城之事也做的不甚完备,所以汴京跟天下消息的交通还是不受影响的。

眼见新皇赵构一路南蹿,完颜宗翰在身后一路狂追,李光也怕金贼再得一皇。

那时节,大宋的脸面,可就得让几个三岁孩子来承接了。

“不怕!

新皇眼中我大宋地大物博,不差京畿以南地方的糜烂。

他但凡有一丝勇气回到汴京,如今城外金贼,早就开始攻城了。

金贼一旦攻城,便是其主力覆灭之时。

城外青城的火药,洒家已经准备派人引燃了。

只要金贼攻城失利,众贼酋必聚于青城谋算下一步进退,介时,洒家灭了完颜宗望所属贼酋,城外金贼必然自溃。

若粘罕不知死活继续追着新皇猛打,那洒家便趁机北上,会同种师中攻下大同府,断其后路。

然后在山东河北地,聚歼完颜宗翰南侵之精锐,其后挥军至幽云,以完颜两兄弟之大仇,勾金贼于燕京城下受死……”

不待李鄂说完,李光就慌忙摆起了手,急切切说道:

“法师不可!

那完颜宗翰尚属金贼宗室远枝,死了便死了。

可青城之完颜宗望,却是正经的金国二太子,若他死于汴京城下,宋金之间的战事,可就要连绵不绝了。”

胆怯畏战,也是大宋文人传统,不好跟金国结死仇,也是植根于李光内心深处的。

打归打、杀归杀,一国的太子,不管二不二,还是不好死于汴京城下的。

“哼!

懦夫!

汴京是完颜宗望,洒家还想在大同府弄死完颜杲呢!

那是金主阿骨打、吴乞买之亲弟,金贼的大太子怕是也在大同府附近。

兴许洒家宰了这些人,金主吴乞买,反会向大宋求和,只是二圣北狩之事,不是求和就能解决的。

大宋臣民不死绝,此事无休无止。

金贼不死绝,此事依旧无休无止。

异族南下擒龙,掳二圣而走,华夏两千年也未曾有过此等丧乱事。

不拿一族来血祭,怎可安我大宋臣民心中之耻?

靖康之耻,国破家亡亦不可忘。

咱们不能忘,但也用不着金贼来述说,所以,金贼,自擒二圣之后,唯有全族绝灭,方可慰靖康之耻。

待王时雍的百官行述做完,洒家自会将此事告知所有大宋臣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