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城叹道:“陕西官场已经彻底烂到根了。现在想找突破口的确不容易。”
秦源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他缓缓说道:“各省都是三司衙门分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如今看来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都已串通一气。不如找分管军事的陕西都指挥使司问问。”
干城苦笑道:“元真圭等人不傻,陕西都指挥使司恐怕也已沦陷。既然咱们遇到了死结,不如出去转转先先解决吃饭问题。”
秦源点点头,叹道:“好、好、好,今日我作东。不过地方还得你来找。”
二人换了便装,便一路说笑来到一家孙记面馆。干城点了两碗羊肉面、一个烧羊头、一碟炒葵菜,又让店家筛了两斤上好的米酒。
二人吧嗒一口肉,嗞溜一口酒,好不惬意,只是心中总好像有一块巨石。如今二人将案子查到这一步,以后向朝廷如何交代十分棘手。秦源是新提拔的大理寺少卿,总不能第一回办案就砸在手里。干城现在急着上前线立功,但眼下军粮严重不足,心中更是着急。秦源两盏酒下肚,话逐渐多了起来,说道:“萧老弟,你说陕西这地方以面食为主,为何会有这般好喝的米酒?”
干城听罢呵呵一笑,心想秦源今后也是要入阁拜相的人物。只不过他从小专心读书,对稼穑、商贾之事一窍不通。看来今天要找人给他好好讲讲,免得以后当了首辅闹笑话。干城假装有了几分醉意,拍了两下桌子,喝道:“小二、小二.......。”
店小二闻声来到雅间,连忙问道:“不知二位客官有何吩咐?”
干城笑道:“你们陕西素来以面食为主,从哪里来的糯米酿酒。”
小二听罢无奈地笑道:“我们陕西确实旱地较多,所以种小米和小麦为主。不过在陕西南部的汉中到处是水田,那里可是鱼米之乡。有的是糯米和大米酿酒。”
秦源听得一怔一怔的,这才慢慢搞清楚水田与旱田的区别。秦源忽然灵光乍现,连忙脱口而出道:“你们陕西近年来可闹过旱灾?”
店小二一面向东拱手,一面说道:“承蒙当今圣上的洪福,我们陕西境内这些年风调雨顺,并没有闹什么灾。客官说闹旱灾的地方应该是河南、山东和北直隶。”
秦源与干城闻言不禁相视一笑,顿觉这顿饭没白吃。干城见两人说的差不多了,便笑道:“小二再给我们筛三斤上好的酒来。再给我们沏上一壶杏皮茶来。”
秦源今日无意间查到了侦破的线索十分高兴,不禁就多吃了几杯酒。干城扶着秦源回到驻所,不禁击掌道:“秦兄,真没想到今日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元真圭等人竟然是虚报旱灾。”
秦源也拍手道:“今日确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随即秦源又低沉道:“可是陕西又没有钦天监。近三年的气候情况还不是元真圭他们说了算?”
干城道:“这些年朝廷一直为剪灭西戎做准备。陕西境内有不少广闻寺侦事司的密探。他们搜集西北地区的各种情报,其中肯定包括各种气象资料。”
秦源听罢一拍大腿道:“萧老弟说的极是。我这就派四百里加急,请广闻寺侦事司提供近几年陕西的气候档案。”
干城笑道:“秦兄不必这么麻烦。老弟我还兼着广闻寺总部司的千户。我可以直接联络到广闻寺在陕西的负责人。”
说罢二人便分头行动,干城很快从广闻寺在陕西的千户所中取得近五年陕西的气候资料。要说广闻寺的资料实在是事无巨细,除了旱涝等灾害情况,还记录了连续多年的风向、水文、植被生长等情况。干城带着档案找到秦源,秦源细细看来,发现陕西境内连续三年并未发生大规模的旱灾,反而是降雨较多。只有去年陕西西北部有些干旱,但是旱情并不严重。秦源看罢大喜过望,连忙找人誊录近三年的气候记录。
干城也不禁笑道:“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元真圭等人假冒旱灾之名挪用朝廷军粮。”
秦源也笑道:“我这就将今日的重大发现报给朝廷。”说罢秦源就提起笔来,他竟然不假思索便将案情的进展情况一挥而就。秦源将起草的奏折递给干城审阅。干城连忙摆手道:“秦兄高材,萧某岂敢妄加指摘。”
秦源今日心情大好,竟然恭维道:“萧老弟被禁止参加科考,实乃文坛之不幸。更何况论起办案,吾远不及萧老弟。”
干城呵呵一笑,恭维道:“陛下和太子选择秦兄来陕西侦办案件实在是喝酒剥花生——选对了人了。”
两个人互相恭维一番,不免又是哈哈大笑。
临别前秦源又嘱咐道:“萧老弟,今日的事你还要与李总兵通报一声。不过要嘱咐李总兵,此事暂且不能外泄。
干城不禁面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这次来陕西是冲着剪除西戎,收复西域来的,现在案子倒是快破了,但如何剪灭西戎还是个大难题。特别是眼下军粮被元真圭等人贪掉了将近一半。若是仗打的不顺,与西戎长期胶着起来,又到哪里筹措粮食?想到这里,干城叉手道:“卑职明白。卑职这就去找李总兵。”说罢,干城翻身上马直奔李总兵大营而去。
干城找到李总兵,报告了近几日查办案件的进展情况。果然李总兵听后十分焦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忽然他停住脚步,双眼血红的盯着干城说道:“就是抓捕了元真圭等人,恐怕也找不回多少军粮。这可如何是好?”
干城其实就军粮的问题也想了一路,便说道:“如今唯有速战速决,方能将粮食不足的影响降到最低。”
李承训抖落着双手说道:“西域瀚海万里,咱们如何能准确捕捉到西戎主力,又如何能一战而彻底歼灭西戎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