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楼集吃喝玩乐,休闲,购物于一体,是京都最受欢迎的商圈。”
樊楼位置紧临皇宫,五座三层楼高的建筑,楼栋之间,用空中走廊链接。
站在樊楼上,可俯瞰京都,遥望皇宫。
宋知州等着方家人的惊呼,确实等来了,不过惊呼的是:“哇撒,这么多人!如果我们怀朔镇的商业中心,也有这么多客人,恐怕,第三期工程都已经建起来了。”
嗯?
这反应,不大对头。
隔壁路过的客人,好奇道:“你们自云州来?”
方大娘挺起胸脯,骄傲道:“没错。”
“云州可有酒楼可媲美樊楼?”
方大娘哼哼:“当然有,往来客商皆爱去商业中心,不比你们樊楼差呢。”
客人不信:“也有这么多三层楼?”
“这算什么?我们云州早就掌握了三层楼技术,不少人家都在建三层楼呢。”
有吹的成分,但确实有人家建三层楼了,耿大娘就是这个时髦者。
耿大娘不想回京都,决定定居云州。
用她的话说,京都虽大,且繁华,但太过吵闹,不自在。
在云州呆久的人,总是不愿意挪窝。即便陛下已经定都京都,但他们打心眼里认为,陛下总会回云州的。
就算生前回不来,死后也会回来。
他们总不能等陛下回来的时候,发现云州已经人走楼空。
他们要叫陛下看着,云州依旧繁华,那些年的汗水没白流,乡亲们的牺牲没白费。
他们要在云州那片土地扎根,好好活着,开开心心地活着。
客人又问了许多,脸色越来越惊讶,嘴巴就没合拢过。
在京都还在为登基大典忙碌不休,在为礼制争吵不断的时候,云州已经撩蹄子狂奔,发展得叫人看不懂了!
……
方隐年带来了云州发展规划图,画红线的部分是已经完成的。
“马车轨道已经铺通朔州全部城池。物流速度提速度吗2.5倍。”
“纺织局除了制作棉花制品,还发展了洗毛,防毛技术。”
以前的羊毛大多用来做垫子,毛线衣,毛线袜。
现在羊毛制品就多了很多,羊绒衣,呢子大衣等等。
尤其是染色技术的改进,让原本灰扑扑的羊毛,变得鲜艳靓丽,颇受草原牧民,西域商人的喜爱。
“各地区矿山,都在高炉炼铁中,加入石炭,取代木炭,大幅提升了产量和炉温。”
“兵工坊研制出灌钢法,生产出来的钢铁质量上乘,已经应用于兵器,铠甲,农具刃口。”
“扁鹊安成功提取青霉素,正在初步实验阶段,据他说,目前效果良好。”
“医学院经实战研究,配置出一款止血效果极好的粉剂。他们称其为云州白药。”
顾南夕和诸位官员认真听着这一条条好消息。
这是顾南夕在云州多年的栽树浇水,终于结出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