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7章 受诘难的侯君集(1 / 2)安心的石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67章 受诘难的侯君集

翌日上午,散朝后,李承乾来到大明宫紫辰殿李世民的书房中,随之一道的,还有房玄龄、萧禹、岑文本等重臣。

在李世民醒过来后,大唐的最高权力中心,基本上就挪到了这里。

反正也做不了决策,与其臣子们两边跑,左右为难还耽误效率,还不如退上一步。李承乾索性吩咐朝中重臣,重要的事情,都来这里向李世民上奏,他自己也常常泡在这里。

李世民经过与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的交流后,也知道了儿子的惫懒性格,倒是没有拒绝这份好意。只是在自己御书房中,加了一张桌子放在自己御案旁边。

还美其名曰,要将没有来得及培养的那一堂帝王课给补上。

对此,李承乾也是无奈,做为皇帝,他确实欠缺了很多,尽自有些小聪明,善于内斗。可治国不仅仅只是斗争那么简单,还有着很多索事,都不能不处理。

不善斗,绝对不行;但仅仅只善于斗争,却是不够的。

回到御书房,李世民轻轻熟路的处理了几道急务,萧禹、岑文本、禇遂良等人又汇报了三省六部的各项差使,应付了李世民的询问后,拿着各自部门的政务回去了。

李世民回归后,果断的收回了李承乾放出去的大权,把中枢七位臣子的议政之权集于一身,重新把他们变成了自己的秘书。几人屁都不敢放,乖乖儿的回到各自的岗位上。

众人一散,李世民和房玄龄开始商量一些重要的事情,并不避讳他。

李承乾百无聊赖的拿着一支毛笔,偶尔在奏折上写写画画,好像回到了前世的课堂中。大多时候,他都坐在一边,静静的观摩李世民和重臣们议政。

想参与的话,也可以随意发表意见;不想参与,也无所谓,就是这么超然其上。

西厂的宗旨是,东厂敢管的,他们要管,东厂不敢管的,他们也要管。

李承乾更牛叉,什么都可以管,也什么都可以不管,属于必不可少,又完全无用的那种人。李世民似乎对此也不在意,只要李承乾不给他找麻烦就行了。

李承乾很能理解,以前长孙无忌这些人,也很满意他的定位。

没过一会儿,外面有人来报,侯君集前来面君。李世民顿时神情一振,一早上他就接到行动顺利,突厥大汗五万人被全歼的消息,只是打扫战场,收集财物需要一些时间。

他和房玄龄留在这里,就是在等侯君集前来复命,于是马上诏见。

“参见太上皇,皇上,臣.”

侯君集还没行完礼,李世民就急着打断了:“不必多礼了,君集,缴获了多少钱?”

“回皇上,粗略估计,约有四万万贯。”

看到三双眼睛都盯着自己,侯君集也没耽误,直接报出了最终数字,而且还兴奋的说道:“太上皇,皇上,房大人,你们是没看到,突厥人的营帐中,几乎到处都是散落的银子、珠宝、玉器等财物。”

“这些人是将半壁江山的财富都搜刮走了,幸好没让他们回到草原,不然我们损失就大了?”

“只有四万万贯吗?”

李世民闻言,先是眼亮一亮,静芒一闪,随后皱眉道:“据朕所知,突厥人可是抢走了近十万万贯?君集,你说会不会是有些军卒私下偷偷昧下了。”

说完,一脸严肃的看向对方,一股帝王之威,无声无息的压到了侯君集身上。

“太上皇,臣岂敢?”

侯君集心中一颤,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指天发誓道:“臣是下了严令的,将士们完成任务,太上皇和皇上自有赏赐。若是谁敢私藏钱财,军法从事,最轻也要剁去两只手。”

“而且现在天气还炎热,将士们穿的都是薄衫。突厥人手中没有银票,都是些实物。下面的人若是偷偷装上金钱珠宝,很容易就能被发现。”

“现在那二十万人还驻守在原地,太上皇可派人前去查探,绝无私藏之举。”

李世民一怔,略一思忖,就相信了侯君集的保证。

毕竟这么一大笔钱,随便藏一些,就不是少数,军卒们相互监督之下,很难有人的捣鬼。即便有,也是极少量的,相对于四万万财富,可以忽略不记,不可能藏六万万贯。

虽然四万万已然不少了,可有了十万万的锚点,李世民还是想要更多,于是转头疑惑的看向李承乾。他相信,做为皇帝,李承乾的耳目肯定是高效的,这个数字也是有依据,不会是空穴来风。

那就说明,突厥人的军营中,只有四万万,还有一大半,被人藏起来了。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询问的目光,心里腹诽不已,人果然都是贪心的。

你丫虽然是天可汗,可你见过钱吗?

国库里的钱是最多的,顶天了最多时候也才五千万贯,你自己的内库里才几百万贯。

现在忽然有了四万万还不满足,自己也不能白干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