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看到饴糖,眼睛里顿时闪起了光,接过饴糖就塞进了嘴里。
含糊着回道:“我叫张三,我家还有两个哥哥,叫张大和张二。”
男孩含着糖,乐呵呵的看着毛骧,期待着他的问话,希望能再得到些吃食。
毛骧又拿出一块饴糖,握在手里指了指正在路过的一个商队:“这些商队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每日都有许多商队从这里过吗?”
男孩听到问话连连点头:“嗯,每天都过,每天都有十多个商队呢。”
说着小男孩挠了挠头:“什么时候有的我记不清了,好像有一个月了。”
这时茶摊的老妇也走了过来,帮着小孩回了句:“是有一个多月了,以往这边都没多少人,自从一个多月前忽然来往的人就多了起来。”
毛骧点了点头,把手中的饴糖递给小孩子,便打发他们离开。
他手下的锦衣卫们,也听出了其中的关窍:“大人,一个多月前,不正是那个顾同知来福州的日子。”
毛骧点了点头:“这下知道圣人的用意了吧,出发吧,到城里面去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说完率先起身,带着众人离开。
中途没再耽搁,一行人很快就来到福州城门口。
与其他城池不同的是,这边城满口除了进出城门的队伍外,还排着四个长长的队伍。
毛骧从马上站起,往前方看了看,才看到队伍每个队伍前面都有张桌子,有个人坐在桌子后面记录着什么。
毛骧吩咐了一声,带着几人来到队伍前方,正看到一个人站在桌子前说着什么。
“鄙人乃是书香之家,家中父亲乃是本乡有名的教书先生,不才也是寒窗苦读十余载才有如今童生的成就。”
“哦对了,家中祖上还曾出过状元,只不过文脉凋敝,没能蒙阴我等晚辈。”
那人一边说,坐在桌子后面的文吏一边记录,那人看到文吏记得差不多了,才从包裹中,珍而重之的拿出一个厚纸包。
一层层展开那纸包,里面是用布匹仔细包着的几张纸。
将那几张高纸一一小心的展开,排在了那名记录的文吏面前。
“这是当时我家祖上中状元时的文书、还有州府的嘉奖文书、以及鄙人的童生身份文书。”
几张纸,记录了这个家族几代、或者十几代人的努力。
可那文吏只是翻起眼皮看了看,头也没抬,而后便让这人签字画押,喊着下一个。
毛骧看完这边,又听到身侧另外一张桌子前有人说话。
“俺叫刘全有,家中三代都是匠人,我爷爷是个木匠,我也是木匠,家中还有泥瓦匠……”
那张桌子的文吏没有继续听下去,不耐烦的打断了他。
“别说其他人,自己说自己的,你说你能干什么就行。”
刘全有也不生气,乐呵呵的将手上的刨子往前递了递,又将手掌翻过来,给那文吏看了看手上干活磨出来的老茧。
“俺就是木匠,手艺可好了,乡邻打些家具、耕具都找俺来做活呢。”
那文吏只扫了一眼木匠的手和刨子,同样没有多说什么,让其画押后立刻叫了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