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不得不好声劝慰道:“父皇,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成王败寇罢了。”
“等父皇你击败了杨骁,廓清环宇,再恢复民生,回馈百姓,也还为时不晚。”
郭威点了点头道:“但愿如此吧。”
“阿荣,而今你我父子,皆要领兵出征,朝中可并不安定。”
“依你看,朕让谁留守京城较为妥当?”
在郭威心目中,最适合留守京城的,莫过于柴荣了。
可惜的是,柴荣这一次也要领兵出征。
生逢如此世道,人心叵测,郭威能信任的人,又有几个?
他不敢让别人统率自己的主力大军出征,也不放心把汴京留给外人驻防。
大周初立,人心未附,前朝的大臣对郭威的态度仍是暧昧不明的。
表面上,他们迫于压力不得不臣服于郭威,实际上这些人可能存着别样的心思。
就郭威所了解到的,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大臣打算派人联络杨骁或是刘崇,甚至是契丹人,想着背叛郭威,以便于换取自己的荣华富贵。
这是郭威所不能容忍的事情。
但,大战在即,郭威也不敢在朝中大开杀戒,以免弄得人人自危,谁也不敢给他卖命了。
在这种时候,郭威让谁驻防汴京的事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驻防汴京之人,要有能力,也要对郭威忠心耿耿。
在郭威看来,他的外甥李重进,以及女婿张永德都相当不错。
这是自家人,又文武兼备,他信得过。
可惜的是二人资历太浅,官职不高,也没有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怎能服众?
柴荣知道这一点,所以在思索一番之后,便道:“父皇,儿臣认为,可以召回王殷,担任中书令、侍卫亲军都指挥使,让他跟枢密使王峻一同驻防汴京,以防不测。”
“好。”
郭威想了想,似乎只有这种法子了。
王峻也好,王殷也罢,郭威都信不过他们,只是私交比较深,有些情谊。
别管这两个人是否靠得住,郭威把他们留在京城驻防,为的还是使二人相互掣肘,难以一家独大。
“父皇,儿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说说看。”
“我大周的形势,而今已经危如累卵。父皇你就没有考虑过,借助辽国的兵马平定天下吗?”
“你……”
郭威一脸不悦的神色,拂袖道:“阿荣,以你的聪明才智,难道看不出契丹人的狼子野心吗?”
“想当年石敬瑭为了当皇帝,把幽云十六州割让给了辽国,称臣纳贡,还对年纪比自己小的耶律德光,自称‘儿皇帝’。朕深以为耻,焉能重蹈其覆辙?”
柴荣叹息道:“父皇,此一时,彼一时。儿臣也不愿臣服于辽国,更不想向辽国割让土地,岁岁纳贡,只是咱们未必不可跟古代的越王勾践一样,卧薪尝胆,忍辱负重……”
“够了!”
郭威瞪着眼睛,没好气的叱道:“不到万不得已,朕绝不能跟石敬瑭当卖国贼!”
“诺。”
此时此刻的柴荣,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没有辽国的帮助,郭威想灭掉杨骁、刘崇、符彦卿、高行周等人,做中原的皇帝,太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