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忙不迭的站出来,向刘承佑躬身行礼道:“此子是在信口雌黄!他是在毁谤老臣!”
“老臣对官家你忠心耿耿,天地可鉴!”
“老臣为大汉殚精竭虑,出生入死,怎会干出刺王杀驾之事?”
“一定是有人故意指使刺客行刺官家,然后嫁祸给老臣!”
“那个幕后之人,才是真的其心可诛!”
“请官家明察!”
说着,被吓得面色苍白的郭威,已经再也不能保持镇定,向刘承佑下跪,并低下了头颅。
史弘肇连忙站出来,为郭威辩解道:“官家,老臣相信以郭枢密使的为人,断然不能干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事有蹊跷,或许是他人故意栽赃嫁祸,要离间官家和郭枢密使的君臣之情,祸害我大汉江山。”
“请官家一定彻查!”
“正是!”
“不能只听信这刺客的一面之词。”
“谁知道他是不是受了别人的指使,或者原本跟郭枢密使有仇,这才把脏水泼到郭枢密使的头上?”
诸如杨邠、苏逢吉、王章、王殷、窦贞固等公卿百官,都纷纷站了出来,为郭威说情。
不得不承认,郭威在朝野上下德高望重,有着不错的人缘。
郭威跟杨邠、史弘肇、苏逢吉等人有所不同。
有的时候,郭威只是耿直一些,却一直能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作风很是朴素。
不管是为人处世也好,或是外出打仗也罢,他都不会轻易去得罪别人。
郭威不贪财,为人也不小气,这正是他最值得众人赞赏之处。
要说郭威有什么让人诟病的地方,大概是他偶尔有些“专横”。
譬如之前西京(洛阳)留守王守恩得罪了他,就被他以枢密使的堂帖罢免了。
这是这个时代武夫的通病,郭威是改不了的。
当然,只要不招惹郭威,他还是很好说话的。
此时此刻,刘承佑看着群臣这般维护郭威,眼中忍不住闪过一抹忌惮之色,脸色亦是颇为阴翳的。
作为上位者,最忌讳的,可不就是郭威这种人吗?
先帝刘知远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中,史弘肇、杨邠、王章、苏逢吉,他们都各有各的弱点,或是贪财,或是贪权,因此在朝野上下不得人心。
唯独郭威,给别人的印象一直都不错。
偏偏郭威还手握重兵,这怎能让刘承佑不为之忌惮?
就在刘承佑不知道如何应对,怎么开口说话的时候,还是杨骁站了出来,化解了君臣之间的尴尬氛围。
“官家,依我看,此案还是疑点重重的。”
“我们也不能只听信这刺客的一面之词。”
杨骁想了一下,便道:“如要查实这些刺客,是不是郭枢密使派来的,也不难。”
“现场不是有四具刺客的尸体吗?把他们都带到郭枢密使的军营中,让其将士辨认。如果他们真是郭枢密使的牙兵,那……”
接下来的话,不必杨骁说得太清楚。
倘若这些刺客真是郭威麾下的牙兵,其结果是不言而喻。
郭威到时候百口莫辩,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刺王杀驾的嫌疑了。
这时,郭威的脸色有些阴晴不定。
杨骁居然会为他说话?
这厮有那么好心?
岂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
站在不远处柴荣皱了皱眉头,上前朝着刘承佑抱拳行礼道:“官家,不必把尸体带到军营里辨认了。”
“他们的确是家父麾下的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