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阿蒂亚也不认为林叶会在短短二十天之内证明出比尔猜想。
甚至找到比尔猜想的证明思路都难。
而办公室的汤普森与蒂茨也坐着聊着八百万美金的事情。
蒂茨一脸讥讽的说道:
“你们丑国有钱人还真多,八百万美金啊。”
汤普森没有理会蒂茨的阴阳怪气,而是说道:
“你觉得他有希望吗?二十天?”
说道这个话题,蒂茨沉默了一下,说道:
“我只知道他的潜力是我不能估量的,比德利涅还要大,天赋比赛尔还要强,
当初与我讨论他所谓提出的筛圆复法的时候,虽然我面无表情,实则是无比震惊,
才二十岁,就能有这种想法,这无异于当初的伽罗瓦。
但这次,却只有二十天的时间,要是两个月,我都相信他能够做到。
所以我也不知道。也许能,也许不能。”
汤普森十分罕见的见蒂茨如此评价一个人,
蒂茨的心高气傲他可是一清二楚,全球唯一一个数学大满贯得主德利涅都曾是他的学生,
现在对于林叶的评价,竟然高到了这种地步。
汤普森淡淡说道:
“算了,不预测了,二十天,很快就过去了,到时候不就可以见到有没有第三个奇迹了吗?”
蒂茨说道:
“也是。与其猜测,不如等待。成功则是美谈,失败也没有多大的影响。
顶多成就比尔猜想的名声罢了,那个比尔的算盘打得还真响。”
汤普森说道:
“是啊,无论林叶能否证明,他都赚了一大波名声,甚至还能流传后世。”
八百万美金悬赏一个数学猜想,怎么会不载入数学史,甚至流传全世界呢。
林叶为了钱,比尔为了名,大家各取所需。
要是林叶在二十天之内证明了比尔猜想,
那二人就一起再次成名。
就是全世界不少数学家津津乐道此事的时候,
林叶已经开始重新读怀尔斯的论文。
当初读怀尔斯写的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论文的时候,还是在读本科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理解与现在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后来研究望月新一写的关于证明ABC猜想的论文的时候,
思路隐隐有些灵感,
现在,林叶觉得这是一个契机,说不定能够一举证明比尔猜想。
林叶原本还想与哈佛大学众多数学系教授切磋一下几何、拓扑、微分方程等领域的知识的,
现在看来,只能在上午与他们进行切磋了,下午与晚上都得思考如何证明比尔猜想。
这可是八百万美金,林叶必须拿到手。
当初兑换的120颗中级版专注胶囊还剩下不少,
加上还有两个小时的灵感体验卡,
林叶觉得,二十天之内,肯定会证明出比尔猜想。
接下来的时间,林叶每天早上拜访哈佛大学数学系还没拜访的教授,
特别是那些维布伦几何奖得主与菲尔兹奖得主,
这些人虽然惊讶林叶没有一心钻研比尔猜想,
但是还是与林叶探讨,
越探讨他们越觉得林叶恐怖,
每一天是几何倍的增加,提出的问题愈发刁钻,水平甚至超过他们。
他们之前还觉得某些哈佛数学教授对于林叶的评价夸张了,
怎么可能有人全能,
现在他们已经知道了,真的有人能够全能。
而且这个吊人一天比一天恐怖。
甚至让林叶解决几何领域的猜想,可能都不在话下。
怪不得高师的人都说他是伽罗瓦在世。
这尼玛的天赋,真的是恐怖如斯。
但是关于比尔猜想,这家伙好像一点消息都没有动静。
都过去十天了,林叶好像一点不着急。
在外人看来,林叶每天早上与上午都在与哈佛大学的学者交流,
并没有想要证明比尔猜想的意思。
实际上,林叶已经再次读完了怀尔斯与望月新一的论文。
并且有了一种曾经没有的感悟,
结合自己开创的筛圆复法,已经是灵感迸发。
“或许,我应该研究一下怀尔斯曾经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过程。”
林叶思考着怀尔斯证明费马大定理的路径,
他先是1977年和科茨(Coates)共同证明了椭圆曲线中最重要的猜想—伯奇-斯温耐顿━代尔(Birch-Swion-Dyer)猜想的特殊情形;
随后,1984年和马祖尔(Mazur)一起证明了岩泽理论中的主猜想。
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他于1994年通过证明半稳定的椭圆曲线的谷山一志村一韦伊猜想,从而完全证明了费马最后定理。
林叶脑海之中反复思考这里面的关系,
“等等,伯奇-斯温耐顿━代尔猜想的特殊情形?这不是具有复数乘法的椭圆曲线?
我终于找到了这条思路,改进筛圆复法,也许可以从这里入手。
是时候用那两个小时的灵感爆炸卡了。”
林叶现在十分兴奋,怀尔斯与望月新一的论文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其中最大的启发还是怀尔斯证明费马大猜想的历程。
这十天,中级版专注胶囊只剩下了四十颗,
而大杀器灵感体验卡则是一直没用。
现在终于可以使用上了。
林叶给李梦蝶与高师、哈佛大学的人发了一些消息,
表示要闭关半天,希望这半天不要有任何人打扰他。
随机林叶对着系统说道:
“系统,使用灵感体验卡。”
不多时,一道冰冷的声音在林叶的耳中响起。
【叮,使用灵感体验卡,两小时倒计时开始。】
刹那之间,无数的数学知识在林叶脑海中浮现,
对于新工具与新思路的看法如同拨开迷雾见到青天一般,
让林叶豁然开朗。
林叶手中的笔一刻都没有停止,
以一种极快的速度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公式。
潦草的公式与字迹,也许只有林叶一个人能够看懂。
接到林叶信息的人就有蒂茨,
而蒂茨一直与汤普森、萨奈克、丘成桐、阿蒂亚几个人在一起。
看着手机上的消息,
蒂茨笑着说道:
“那小子让我今天下午别去打扰他,他说他灵感迸发,可能要在筛圆复法的基础上再次开创出一门新的工具,解决比尔猜想。”
汤普森、萨奈克、丘成桐、阿蒂亚、丹·弗里德几人为之侧目。
丹·弗里德最为激动的说道:
“难不成他真的找到了灵感与思路?
一段与哈佛大学的传奇要在莪手中诞生了吗?”
丹·弗里德此刻笔比尔·安德鲁、比林叶还希望比尔猜想被证明。
因为,不仅是他们可以名垂数学史,还能顺带带上哈佛大学数学系。
丹·弗里德激动不已。
丘成桐说道:
“一生之中灵感确实不可能太多,来了就得抓住,这么多天,他与哈佛大学的学者进行交流,
有思维与灵感的碰撞也很正常。
何况是他这样的天才,更容易诞生灵感。”
萨奈克撇了撇嘴,说道:
“哈佛大学数学系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在拓扑、几何、数学物理还行,
但是数论领域,你说林叶要诞生灵感,我觉得概率不大,
你要是他在几何领域诞生了什么灵感我觉得还更为可信。”
丹·弗里德差点一拳头打了过去。
这老家伙。
汤普森说道:
“还是等他的消息吧,毕竟也就这几天了,不是吗?”
阿蒂亚最后问出一个问题:
“所以他能成功吗?”
众人都是数学界顶级大佬,站在了地球数学之巅的人,却也没有把握给出一个确切的结果。
“也许吧。”
蒂茨悠悠说道。
对于林叶的认识,在场之人就他最为深刻,
那种颠覆性的领悟力与创造性的思维,他至今难忘。
在很多方向,能够做到举一反一就是天才了,
而林叶,是他见到能够举一反多的人。
这份天赋,如他之前所说,德利涅没有,舒尔茨没有,赛尔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