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肯定是不夺人所好。
李卫东这可真是为了兄弟的终身幸福着想,对于谢宴君肯定无条件支持的。
“行啊,那我们一块去。”
听他们的对话,陈抗军也加入其中,只不过上次抓了三斤左右,这次或许会少一点。
毕竟要是河里真有那么多水货,大家也会去抓来吃了,毕竟蚊子再小都是肉。
“对了,援立哥,我们交完公粮什么时候发口粮呢?或者可以跟大队买粮了吗?”
李卫东想到大队已经交了公粮,这个时候应该差不多时间要发口粮了吧?
还是要等到晚稻收割了之后。
才会一起发口粮呢?
他们知青的口粮本来分的就比较少,而且还是借的口粮,还是要用工分抵还的。
“可能会过几天发一次口粮,或者是可以购买粮食,但有很多种,不能只购买稻谷。”
他们大队里跟别的大队还是有点不同,跟知青关系同样不融洽,但也不会太歧视。
别的大队上,知青想要买大米是想都别想,根本不可能卖细粮给知青的。
他们大队的大队长好一点,可以购买大米,但是也不能买太多。
每下乡一批知青过来,荷花屯的村民们都觉得他们是过来分自己的口粮的。
一来不会干活。
二来还要给他们分口粮。
从城里来的知识青年,是领导安排下来的,他们公社和大队只能捏着鼻子去接收。
还要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
每一批下乡的知青质量参差不齐,自然也是有勤奋的,但更多的是偷奸耍滑的。
甚至还有很多为了回城出尽各种洋相,荷花屯大队的社员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那就好,我们分到的口粮都已经快吃完了,大家都已经买了好几次粮食了。”
“再不发口粮,我们估计得饿死了。”
他条件稍微好上一点,可大部分知青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每天都省吃俭用。
根本不可能跟他一样花钱花票买粮食,特别是工分少的,分的口粮就更少了。
“应该也快了,我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时候,主要还是要看看大队长的意思。”
李卫东和谢宴君点头表示知道。
没想到他们回去村口时,看到了一个穿着军装一瘸一拐的人慢慢走在半路上。
这人怎么看着有点陌生呢?
谢宴君的印象中不认识这个人。
“援立哥,这個人是谁啊?”
谢宴君扯了一下他的衣摆。
他看向那男人,哪怕是一瘸一拐的,可身上挺拔的气质还是比较吸引人注意。
不用谢宴君问起,陈援立认识。
只不过他不是在部队的吗?
怎么会回来了啊?而且还是这个一瘸一拐的模样,难道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吗?
当年他能被征选上了,他们家不知道有多兴奋和得意,现在怎么这个样子了?
“那是李庆明,前两年去了部队,李家人不是说已经升职了吗?怎么会突然回来?”
他们家跟李家关系不怎么亲近,毕竟李庆明可是李家独苗苗,一直都被宠着长大。
更别说跟他们这些人玩,他们都还在上山掏鸟蛋下河摸鱼,李庆明却在家读书学习。
跟他们这一群人相比他就是异类。
不过有点巧合的是,李庆明这人跟陈雪儿还是同一个高中,就比陈雪儿大了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