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0章 票房出炉(1 / 2)蒸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国内路演是从2002年《英雄》开始之后出现的。

只是当时不叫路演,叫首映礼。

对于一般国产电影,那时候所谓的“路演”就是北上广,偶尔有深和成,基本就是票房最高前几个城市的电影首映礼。

只有个别导演比如老谋子、凯歌、冯裤子的大片上映时,才会带着明星首映礼多跑几個城市。

5个以上的城市已经算很少的情况了。

就像冯裤子的《天下无贼》这次就只在京城、魔都、香江和台北举行了首映礼。

对于其他正常国产电影,一般搞不了这么大动静。

其中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预算受限,毕竟靠着票房没法回本,就自然没法投入更多。

另一个是演员明星一般不给档期。

像后世那种,动不动带着明星跑个十天半个月路演的根本不可能。

也只有《疯狂的石头》,这些演员本身就不值钱,又大多是出品方自己工作室的。

就是去跑个十天半个月也花不了多少钱。

再有就是沈涛打一开始就没有弄《天下无贼》这种的首映礼。

而是直接将剧组分成了两拨人。

宁号带着黄勃、高虎、郭涛等主演,专门跑一线票仓城市。

而沈涛和杨小幂则是去跑那些还在崛起的二三线城市。

比如山城、汉江这些一般很少有剧组会去的地方。

两拨人同时出击,除了自己带记者,也会联系当地的记者。

不求每家影院都去,能把当地的大影院,去跑下亮个相,就算是一种成功了。

这种地毯式的路演,真正开始流行起来,其实是2012年之后的事情。

当时还不是直接去影院,而是直接去的学校,召集一些名人,进入当地知名大学,进行线下座谈。

让导演和名人围绕电影,与学生一起探讨。

这样的目的,其实就是市场下沉。

和那些只注重一线票仓城市的行为不同。

这种下沉是挖掘影片的更多潜在顾客。

尤其是那些二三线新兴市场,这些地方,基本只要明星去就有相当的票房转化率。

对他们来说,明星的亲自到场,可比那些高高在上的新闻要直观得多。

就算事后走了,在当地的观影团体里,也会成为一种谈资。

而且当地媒体也会乐于配合宣传。

毕竟有些城市,可能一年也不会来几次大明星,就是来也只是个别商家,花钱请来的。

而这种不要钱送上门的宣传,对影院也是一种激励。

一场简短的路演活动,放在京城或魔都可能稀松平常。

但在那些不常能够见到明星的城市,往往能够形成全城轰动的新闻事件。

上一世把这种模式发扬光大的是《煎饼侠》

首映巡回路演,从最初的几个城市,变成十几个城市,又变成几十个城市。

到《煎饼侠》出现的时候,为了票房大鹏带着主创,兵分几路,跑全国100个城市!

一个月时间跑了500场路演。

直接把这种宣传模式推上了巅峰。

可效果也是立竿见影的,最后《煎饼侠》靠着线上线下的双层宣发,拿下了11亿的票房。

当然,《疯狂的石头》这个时候想拿下11亿基本是不可能的。

毕竟市场总量就这么大,沈涛就是把腿跑断了,也没法弄出这么多票房来。

况且,《疯狂的石头》总共也才250块拷贝,所以他们需要跑的,最多也就250家影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