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目成仇?”水泰愚和sk崔家是亲家,照理来说不管是罗念中和崔家都应该保他。
可结果却是崔家只出钱找了好律师,并没有在大boss那边发力。
很难不给人一种水泰愚被放弃,反咬对方一口给对面添堵的现象。
“这件事先不聊,说了具体时间吗?”
其它都是后话,现在最应该考虑的是既得利益。
“下届任期”。
这个时间节点让全斗焕更加相信了一分,如果对方给出的时间是在这届任上,全斗焕就会产生怀疑。
“对方的条件呢?”
全公子习惯性的看了一眼四周,发现一个人都没有后低声说道“他要张玲子的财富”。
“还真是够狮子大开口的,我说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好心”。
张玲子是全斗焕妻子李顺子的姨母,凭借这层身份,在全斗焕在位时疯狂敛财。
当时南韩经济高速增加,财阀们为了增加高杠杆,大量的借钱发展,导致时不时就有资金链断开的风险,
张玲子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开始了南韩史上最大的金融案件。
她的骗局分两路,一路先是寻找资金苦难的企业,承诺给予借款,但前提是要求企业开据超过借款额度的大额期票。
银行的期票到了还款日,银行可以直接从企业的户头兑换,她赚的就是利差。
用自己的身份在银行拿低息贷款,当时全斗焕时期,谁敢不给她面子。
这笔钱借给企业得到超额期票,再把期票高价一买。
至于企业能不能到期换上这笔钱,这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拿不到钱就是一笔坏账,难道谁还敢去质问全斗焕呀。
除此之外,他还用自己的身份假装消息灵通的人士,也就是卖消息。
可她根本就不能了解青瓦台的决策,所以有企业受不了最后告发了她。
靠着这些日积月累,张玲子东窗事发的时候涉案金额高达7.1万亿韩元,相当于56亿美元。
虽然全斗焕最后迫于压力审判了她,可这7.1万亿韩元的资金最后却不了了之了。
就是张玲子在汉城购买的大量豪宅,这些她名下的资产都没有抄没。
罗念中是想要张玲子的财富吗?他是在开价。
“这可是我们现在一半的财富呀”。
一边是人身自由财富自由,一边是放弃大量的财产,全斗焕纠结了。
“父亲,我觉得这笔交易不亏。
如果你被判刑,这起案件不能封存,那么我们一家永远会活在黑暗之下。
虽然不愁吃喝,但也算是坐吃山空”。
全公子有他的想法,这也是罗念中找他而没有直接找全斗焕的原因。
因为家族的资金在他大哥手里,他将永远过着昏天暗地的日子。
可这件事情结束了,他就可以分到财产。
拿着几亿美元的资金去港岛,逍遥自在,不用天天看谁的脸色。
“我再考虑考虑吧”。
全公子也没有再劝,恐怕过之不及。
他看得出来,自己的父亲很心动,可不舍得这么一大笔金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