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9章:寇乱再起(2 / 2)何其喜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想来就来,抢完回去花天酒地,钱花完了再来抢,而且规模巨大,有时有上万人。

东南沿海几乎都被他们洗劫了一遍,有时甚至抢到山东一带。

完全就是随心所欲。

当然,这时期的倭寇血统就没那么纯正,水分有点多,因为里面不但有倭人,还有一些被逼无奈下海的明人。

这时候的大明内部已经矛盾重重。

朝廷昏暗,赋役繁重,各级官吏横征暴敛,沿海贫民实在活不下去了,纷纷逃离土地,下海为盗。

整个东南沿海乱成一团。

火烧眉毛之际,道长终于不再躲着炼丹,下令大力剿灭倭寇。

于是,那两个男人出现了!

一个叫俞大猷(yóu),另一个是与俞大猷并称“俞龙戚虎”的戚继光。

他俩都是大明著名的抗倭将领,民族英雄。

他们的出现,让黑暗的大明出现了短暂的光明,也让侵扰大明上百年的倭寇几乎销声匿迹。

他们一个有“戚家军”,一个有“余家军”。

这两支军队成为了倭寇闻风丧胆的存在。

戚继光还贴心地为倭寇们发明了戚家刀、狼铣、虎蹲炮等非常实用的武器。

再配合他的鸳鸯阵,死死拿捏了倭寇,对倭寇进行了毁灭性的打击。

俞大猷也不甘示弱。

他队伍里有一支会些拳脚的少林僧兵。

这些少林和尚看到倭患日益严重,就下山来帮助俞大猷普度众生。

他们人数不多,往往几十人一组,但由于棍法精妙,他们手下超度的小鬼子可不少。

这些少林僧兵沉痛打击了倭寇的嚣张气焰,成为了抗击倭寇的中坚力量。

在戚继光和俞大猷这两个“帝国双星”的疯狂剿灭之下,倭寇基本被他俩粉碎。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平定了倭患之后,北方又再起战事。

此后,大明这辆失控的马车朝着悬崖一路狂奔,最终摔了个粉身碎骨。

剩下的这二十余年,前清和大明征伐不止,倭寇死灰复燃,趁虚而入。

洪兴平定天下之后,虽然偶尔有几股倭寇在沿海一带小打小闹,但无伤大雅。

可没想到近几年,这些小鬼子竟然又开始打起了大明的主意。

经常坐船上岸抢掠一番后又迅速逃到海上,搞得沿海地区的百姓苦不堪言。

再加上郑成功近几年忙着在海上做生意,也就忽略这些小鬼子。

洪兴七年六月(1668年),朝鲜派遣使者过来向大明控诉了小鬼子的暴行。

原来这些小鬼子早就一直骚扰朝鲜,但规模不大,朝鲜咬咬牙,还是能抗住几波。

但近些年小鬼子日益猖獗,朝鲜力不从心,只得派人来大明求救。

洪兴得知后火冒三丈。

他妈的,早就想收拾你们了,可苦于没有理由。

这回你们主动送上门来,那我就不客气了。

洪兴派人写了一份诏书带去日本,让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人,如果你们不管教,那我很乐意效劳。

此时的日本已是德川幕府时代,虽然日本实行了“锁国令”,但也有人过不了苦日子,跑出来干起了老本行。

面对洪兴的警告,日本的态度很冷淡。

他们给大明回了信,大体意思就是那些不是我们日本人,你们爱咋滴咋滴吧!

其实日本说的是实话,德川家族掌管日本之后,对日本出海贸易管得特别严,这些倭寇几乎是自己跑出来的。

但洪兴可不管这些。

人是从你们日本过来的,你们不好好管教,我就要上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