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8章 秦宜禄,吾家夫人有难?(2 / 2)蓝玛苔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报少主,营外有敌将曹性持劝降书信,讨要粟米,我们给是不给。”

丁奉急步从帐外进来,看见刘基后禀报道。

“曹性讨粟,这是在试探我军的诚意,承渊,你持我的将令,去后营给他送上五车稻谷。”

“记住,你亲自送到陷阵营中,要让营中将士看到,这是我军送的粮秣,而不是袁术军运来的粮秣。”

刘基拿起一支令箭,交到丁奉手里。

“末将遵令。”

丁奉兴奋的接过令箭,蹬蹬蹬转身出帐。

刘基目送丁奉身影消息,心中甚是欣慰,这名将就是名将,就算年纪小了点,但胆气却一点都不弱。

别人接到这个命令,心中或会有余虑,担心遭遇不测,丁奉绰号丁大胆,可不惧这等深入虎穴之事。

不出刘基所料。

丁奉在送稻谷入陷阵营时,不仅没有被责难,还得到了高顺的亲自迎接。

当饿急了的陷阵营将士从车上把稻谷搬下来时,这些来自徐州的糙汉子,一个个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刘郎君仁义,活命之恩,我等铭记于心。”

“他日刘郎君要北攻寿春,性当为帐下督将,必一箭射杀袁术这具冢中枯骨。”

当热气腾腾的米饭被煮熟,香气传遍整个营地之后,就连副将曹性也禁不住叫喝起来,一边大口吞咽,一边咒骂袁术。

“罢了,宜禄,你跟着这位丁小将军去一趟对面营中,见到刘中郎将后,告知于他,这营中七百陷阵营勇士,再加上曹性的七百部曲,愿意归降刘使君。”

高顺看着一个个狼吞虎咽的部下,眼眸渐渐湿润。

他可以坚守初心,秉持忠义之心,但是,这全营上下一千四百将士,却没有这个义务陪他饿死。

“将军.....。”

秦宜禄语声哽咽,连连点头。

刘基的这五车稻米,救的不仅仅是一千多名陷阵营士卒,还有他们背后的家人。

就以他秦宜禄为例,家中的夫人杜氏刚刚生下小儿秦朗,要是他现在饿死了,那家中的孤儿寡母,以后可怎么办?

想到这里,秦宜禄对刘基的感激之情由然而生。

怀着这一份激动的心情,秦宜禄战战兢兢的踏进刘基的中军大帐,抬头看去,却见一个面容俊朗、姿容倜傥的少年将领负手站在舆图前面。

“吕温侯帐下书吏秦宜禄,拜见刘中郎将。”

秦宜禄紧走几步,来到刘基身后,躬身行礼。

“秦宜禄,我倒是久闻汝名,来人,看座,送来些吃食,让秦书吏好好饱食一顿,想来这些日子,你们也饿坏了。”

刘基笑了笑,向左右亲卒吩咐一声。

又是一个历史名人。

秦宜禄的名字,他在前一世就关注过。

只不过关注的重点,不是秦宜禄的能力,而是因为他的夫人杜氏。

“多谢郎君赐食。高中郎将遣我前来,就是想与郎君商谈归降的条件,要依秦某之见,郎君的三个条件太宽容了,陷阵营中多半将士,其实早有归附刘使君、为朝廷效力之心.....。”

秦宜禄一边吃着蒸饼,喝着肉羹,一边开始向刘基诉说陷阵营中机密之事。

按理说,高顺还未正式投降,机密之事,不可告知刘基。

但在秦宜禄看来,这投降是早早晚晚的事,他一介书佐,犯不着保守什么秘密,还不如干脆说一个通透,也能在刘基面前卖一个好。

“秦吏有心了,吕温侯这一次与袁贼结盟,犯我庐江郡,陛下已经得知,很是震怒,已经下诏责令吾父,兴大义之师,讨伐袁贼及余寇.....。”

刘基探了探身,向秦宜禄说了一个朝廷秘事。

袁术称帝,最动怒的,毫无疑问是皇帝刘协。

本来,在听到此事之后,刘协应该第一时间发出讨逆诏令,号令天下诸侯征讨袁术,但问题是,刘协是个傀儡皇帝,兵权掌握在司空曹操的手里。

曹操忙着泡妞,没功夫理会手下败将袁术,刘协也只能徒乎奈何。

在几经曲折之后,刘协以衣带诏的形式,向扬州刺史刘繇、荆州牧刘表等宗亲大臣,送去了讨袁的诏书。

“郎君此话当真,若是如此,那温侯与袁贼要是结亲,岂不是大祸临头?”

“等到朝廷大军一到,徐州人心思变,必定弃温侯而投奔曹司空,我...我家夫人与朗儿,尚在下邳城中为人质,这可如何是好?”

秦宜禄想了一想,不由得脸色大变。

吕布要是败亡,他的夫人杜氏和儿子秦朗,在乱军之中如何能保全性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