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2章 561道体自然之上,无极!(两万字大章)(1 / 2)八月飞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62章 561.道体自然之上,无极!两万字大章

伴随封印彻底确立,光辉符纹尽数消失不见,庞大的帝圜大千世界,亦整个消失。

造化宇宙的震动渐渐休止。

各方大千世界强行合一的进程被打断。

时空界域不停变化之下,仿佛聚拢重叠在一起的九天十地大千、儒林大千、太乙大千和净土之世,亦随之分离。

各方大千世界的虚空壁垒,各自重新趋于完善。

时之渊重现,而大千世界与大千世界之间恣意的灵气往来,则趋向减弱消失。

一切,仿佛尽复旧观。

“眼下确实是尽复旧观。”许元贞立于太乙大千世界的天界苍穹中,淡然道:“不过,只得一甲子时间。”

雷俊闻言微微颔首。

这一切不出先前所料,今日之战阵容毕竟不及当年地藏菩萨等仙佛镇封帝圜之际。

此战新封印得成,有相当一部分原因建立在旧有封印将破未破的基础上,令帝圜没能彻底舒展。

倒不如说,今日正是为了争取接下来这一甲子时间。

非是长痛、短痛,亦或者早死、晚死的区别。

相反,这一甲子时间,弥足珍贵。

雷俊摊开手掌,淡淡金光包围新得到的元始金章。

太玄青萍同玄元紫炁,这时一同浮现。

来跟他汇合的唐晓棠见状,已经彻底没了脾气。

高挑女冠双手叉腰,少见现出无奈神色,久久注视雷俊。

便和帝圜的武道后天皇天之姿一样,道家后天无极之姿,也只得一人同时在世。

自此除非身陨或超脱离开此方造化宇宙,否则其他道家道体皆不得更进一步。

“小师姐,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害怕。”

雷俊:“你该不会打算杀人越货吧?”

唐晓棠没好气:“你少来,你这么说更气人了!”

她连连摇头:“当初你玄元紫炁和太玄青萍相继入手的时候我便说过了,你这运道确实是高。”

雷俊:“倾巢之下无有完卵,这趟一方面是运气,另一方面也拜你们和严子所赐。”

唐晓棠:“严子当下的情况?”

雷俊:“帝圜出手,皇天之拳,可破灭种种替死重生之能,好在严子身怀文曲星照·观照苍生的根骨,也幸好我们和高天尊及时顶上,没有让帝圜进一步动手,故而保留严子复生的希望。

但损伤还是太大,甚至有跌境的可能,需要漫长时间复苏,当前难以断定一甲子之期是否足够,苍生所愿所念越充沛,则于严子越有益。”

唐晓棠松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对了,风明圣主呢?”

雷俊:“风明圣主对抗妖龙帝君多时,之后为呼应我们坚持带伤而战,如今积重难返,索性选择涅槃,不至于有大碍,只是接下来需静心休养。”

唐晓棠同凤凰风明很谈得来,闻言便即说道:“我晚些时候去探望他。”

剑光闪动处,白湄现身,同雷俊他们并肩而立。

她仰望上空苍穹,大千世界的时空界域完全稳定,慨叹道:“多亏各位,世间免去一场大劫。”

帝圜何等作风,对各方大千世界高境界修士来说,如今都已经不再是秘密。

雷俊言道:“此战首功,当是严子,此外高天尊虽然是敌非友,但总算自己挖坑自己填坑。”

白湄轻叹:“昔日天宫旧属的恩怨,到今日终是告一段落,是是非非,唯有待后人评述。”

高天随之外,连峰、阮乔、王殿臣皆身亡。

天宫旧属再无顶尖高手。

但未来会否有人令他们的观念和愿景死灰复燃,仍难断言。

漫长的时光长河下,万事万物,起起伏伏,皆属平常。

晚些时候,以黎天青、孙力、皇甫琦等人为首的一众大巫,赶来迎回少司命遗蜕。

而善游步功德佛遗蜕,则由王归元、慧因尊者、天树尊者他们迎回净土之世。

“南无善游步功德佛。”

王归元口宣佛号,随之叹息:“持诵此佛号功德,可消过去生中,教唆他人造作恶业的罪业。

蛊神、祖饕餮、祖穷奇炼化佛陀遗蜕,却在太乙大千世界造下无边大孽,唆摆无数生灵化作魔头,实在罪过罪过。”

雷俊:“不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孽债未清,将来自见分晓。

所幸者,如今正本清源,除纯阳祖师遗蜕之外,另外两派祖师遗蜕,也得以安息。”

法清尊者模样的王归元双掌合十:“善莫大焉。”

雷俊打个道家稽首回礼:“严子善莫大焉。”

王归元:“是啊。”

此战之后,各方人间称颂严子之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雷俊等人有心为之下皆让出众生目光中心。

既是他们感念严傲云舍生取义无畏无私,亦是为了帮助严傲云更快复苏,更早归来,以更好的姿态重生。

“我接下来在儒林大千世界常驻,相助严子复苏归来,旁的事要烦劳雷掌教和其他诸位同道处置。”张晚彤传讯给雷俊。

雷俊:“有劳天瑞居士。”

张晚彤:“虽不曾直面帝圜,但此番亦算是实地打过一番交道,我这边有些许收获,传予雷掌教供参考。”

不论个人资质还是修行法门,她都非常特殊,观照古今,纵览众多秘闻。

到她如今仙境三重儒家素王的修行境界,便是修为比她更高的人,她亦可洞悉对方部分过往。

一如当初她同许元贞都见过太乙巫尊后,渐渐摸索出对方早年一些根底。

此番直接同帝圜打交道,张晚彤亦有相关收获。

只是相比当初太乙巫尊时,收获少了许多,但依然有参考价值。

雷俊谢过张晚彤,阅览对方传书。

帝圜便是生自那方以其为名的大千世界,那里武道高手得大气数,群雄并起。

帝圜早年便天资卓著,其皇天之姿乃后天所成就,自此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及至他成功突破至武道圣皇之境,便是真正君临一方大千世界之时。

但对那方大千世界的修行来说,亦是末日来临。

帝圜早年大多数时候便独来独往,有关联者极少。

及至祂登顶之后,更是成了彻底的孤家寡人。

准确来说,帝圜是尊号而非本名。

他的本名是,黄唯圜。

唯我独仙。

唯我独法。

唯我独尊……黄唯圜。

雷俊静静看完资料,传递给许元贞、唐晓棠等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各方大千世界,包括绝大多数中低境界修士和芸芸众生在内,皆颂严圣之名。

只是对高境界修士来说,心中仍有忧虑。

严子牺牲可敬可佩。

但帝圜仍有可能卷土重来。

届时,这方造化宇宙,该如何是好?

善后事宜交托给元墨白、楚昆、卓抱节等人后,雷俊独自前往蓬莱海。

他端坐三清三宝洞天内,居于万法宗坛之上。

太玄青萍。

玄元紫炁。

元始金章。

映照太玄元始,正合大道奥妙的三大至宝,分别闪动青、紫、金三色光辉,流转于雷俊面前。

雷俊张开自己的道景玄垣·玄黄宇宙,收纳三大至宝入内。

他本人,亦在原地消失。

只余道道清气在万法宗坛上空缭绕,散于整个洞天内。

在这一刻,雷俊感觉自己仿佛不再存身于此世。

而他的身躯与神思,结合前所未有之紧密,犹超过此前自己洞玄紫微三天归真之际。

模糊的时空中,现出一张黑白太极图,太极图上,道道清气流转。

随后,清气渐渐消失。

黑白太极图亦渐渐消失。

修道者最上乘的根骨资质之一,太极道体,这一刻不复存在。

修道者最上乘的悟性资质,道家自然,这一刻不复存在。

双方相合,有全新的奥妙,无形无色无质无象,不生不灭,甚至难说是诞生,但真实而又莫名的存在。

仿佛包罗世间一切,但又难以捉摸难以言说难以触及。

太玄青萍、玄元紫炁、元始金章三大至宝都消失不见,而雷俊本人的身姿,这时终于重新出现在万法宗坛之上。

当他出现的这个刹那,不在洞天中但身怀太易道体的赵蟾阳,身怀太初道体的唐晓棠,身怀太始道体的许元贞,心中同时生出莫名悸动。

这悸动来得突然,毫无征兆,又转瞬消逝。

即便以他们的悟性资质,预先不知情的情况下,也难以描述琢磨起具体所指,只在那瞬间能感受到真实存在,绝非幻觉。

不过眼下作为知情人,他们自然明白这份悸动源于何处。

居于道体自然之上的道家修行无上之姿,无极,诞生了!

龙虎山祖天师之后,史上第二个道家后天无极之姿。

于当前这个时代,亦是唯一!

三清三宝洞天内,雷俊安坐。

他外表看上去同先前别无二致。

唯有此前内蕴于眉心处的黑白太极图,这时已经消失不见。

但太极道体枢纽万象变化的奥妙,仍然存在。

不止于此,万象万物自无到有,自一到多,自无形无质到有形无质,到有形有质,万物始现,万象变化,衍生万法,及至一切从有到无,重归于无,完整历程道理意境,于此刻尽在雷俊心胸之中。

先天五太已不足以描述。

如此,是为无极。

假使说在此之前,雷俊观世间诸法,虽不像赵蟾阳一样皆可修持但大致了然于胸,那么眼下世间诸般变化,于他而言,都已变得得心应手。

无需学习,尽在掌握。

从古到今,天地自然,尽入我心胸,俯仰可拾。

到了这般地步,于雷俊而言,修行者,更多便在于世间此前已有诸般存在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

就在方才成就无极的那个瞬间,雷俊隐约感觉自己的性灵与肉身,完全相合,连道景玄垣亦不复存在。

所见者,唯有三清之气。

那……应该便是洞真之境。

现在,我切切实实,照见此门……雷俊心境平和。

接下来,他将比过去预期中更早推开这座大道之门。

“雷俊!”

呼唤声响起的同时,一道流光便出现在万法宗坛内,显化高挑身影,正是看望过凤凰风明后,感受到心灵悸动,第一时间赶回来的唐晓棠。

她好奇地绕着雷俊连走好几圈:“怎样,什么感觉?”

雷俊坦然说道:“比预想中更好。”

说话同时,上清玉宸仙竹、玉清周天法镜、太清八景宝蓑三件成道宝物,这时同时出现在雷俊身边。

然后雷俊伸手一抹,三件法宝便即一起变了模样,失去原本具体形象,只剩三个光团悬浮在半空中。

唐晓棠:“你预备重炼这三件法宝?”

雷俊:“有了一些新的构想,不过不急在一时,待洞真之际,再一起处置。”

不只是这三件法宝,还有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以及雷俊自己的六大仙诀、诸般所学,在他成就无极之姿的同时,便立刻有诸多新的念头涌现,等待他去实践和完善。

如此灵感火迸发,于雷俊个人而言,正是令人喜悦的时刻。

而在另一方面,十色鹤盖同三界祭剑,本就助推他加速修行。

眼下成就无极之姿,将让这一切更进一步获益。

雷俊喜悦之余,不焦不燥,继续自己的步伐和节奏修行,并预期在这个过程中,静心揣摩完善自己诸般法门。

同时也为将来成功登临洞真之境时的道诀做预先准备。

成就无极之姿后,他在这方面的优势,非严傲云、高天随可比。

“关于小师姐你的仙诀,我也有些新想法呢。”雷俊笑道。

唐晓棠抬手止住他:“打住,打住,我要自己琢磨!”

雷俊微笑:“好。”

看着他的笑脸,唐晓棠不禁磨了磨牙,心中一阵气苦,难得又生出几分早年时面对许元贞的感觉。

“狗运高,算你厉害!”她没好气地说道。

雷俊微笑不语。

他心中亦有些感慨。

成就无极之姿,博通造化始终,虽然不似帝圜那般已经突破至武仙、洞玄之上,但雷俊亦生出感应。

自己脑海中那个光球,比往昔看上去清晰了许多……

雷俊目光如水,平静心神,没有就此纠结。

“关于蛊神、大灭菩萨和祖饕餮,我亦有一些新的想法,当前如果它们自己不冒头,可以先不着急找他们麻烦。”

雷俊同唐晓棠言道:“最迟一甲子之期,帝圜大千世界就会再次重开,届时造化宇宙震荡之下,它们亦藏不住,终要现身。”

唐晓棠好奇:“哦?你是在打什么歪主意?”

蛊神和祖饕餮虽然逃出生天,但旧伤叠新伤,情况非常糟糕。

大灭菩萨比它们状况稍好,但好的有限。

虽然严傲云当前还在复苏阶段,但凭雷俊师姐弟三人联手再加上大阵之力,足可将对方各个击破。

即便蛊神、祖饕餮、大灭菩萨联手,雷俊等人至少不会吃亏。

尤其他现在再成无极之姿的情况下。

即便蛊神它们费心躲藏,在当前情况下,给雷俊足够时间,也有一定机会发掘其行踪。

只是雷俊当前更倾向于专注提升自身。

不过他已经有些新的构想:“还需筹谋一番,总不会放过它们,不过最棘手的敌人,始终还是帝圜。”

唐晓棠狐疑:“感觉你在打些坏主意?”

雷俊坦然:“嗯,确实是坏主意。”

接下来,他继续专心于自身修行,当前首要目标,指向洞玄之上,指向大道洞真之境。

时光如水,岁月流逝。

虽然帝圜的存在令各方大千世界高层修士感到忌惮与不安,但受雷俊等人的态度感染,众人心境亦渐趋平和。

静心修行之下,十余年时光下来,陆续有人修为进步。

由于雷俊、严傲云等人再次镇封帝圜大千世界的原因,一场浩劫被延后,没有打断修道盛世的来临。

尤其儒林大千世界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仙境修士迎来新的井喷阶段,天骄逸才,不断兑现天赋和潜力。

仅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于张徽、沈溪、楚昆、元墨白之后,便有巫门赵谦然、道门木淳阳、儒家萧玉门,相继臻至仙境二重境界。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亦新添一位道家仙人。

虽然比自己的弟子池海峰慢了些年头,眼见亲传弟子青出于蓝,但辛北原不受影响,稳步修行,成功在池海峰、秦采薇、韩筱菲、程绒绒之后推开仙门,登临仙境。

除天师府门下的辛北原之外,蜀山派那边喻伯言亦随叶东明之后,成功推开仙门。

真武观则是在木淳阳之外,现任观主陈宁更上一层楼,炼气还神,修成元神仙人之境。

同样登临仙境者,还有佛门圣地菩提寺当代方丈如远大师。

雷俊同王归元谈起此事,二人亦颇多感慨: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这边,佛门正宗终于新出一位证得金身的高僧。

雷俊遥想此前与之在大唐人间南荒初相识的时候,恍惚间已是二百余年光阴流逝。

王归元和慧因尊者闻讯后,都向如远尊者表达恭喜之情。

同在净土之世的天树尊者闻讯,亦平静视之。

时至今日,如远尊者本人宁定。

倒是佛门正宗内部,众人情绪有些起伏,但很快归于平静。

渐有更多佛门高僧,不断奔赴净土之世。

到如今,经由几位佛门尊者数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的不断协调,经由此前雷俊入净土之世地界一行,净土之世已经完全不见往昔黑暗血腥,转为宁静祥和,名副其实。

“原先在这里的释家弟子,也渐渐开始恢复元气了。”王归元向雷俊介绍道。

从前妖魔之世情形最艰难之时,仍有佛门正宗弟子苦苦支撑,只是四下散布躲藏,局面难成气候。

待正法时代来临,净土之世重现,他们亦迎来希望的曙光。

如今虽然距离昔年佛门盛世气象还远,但初步的元气已经恢复,奠定根基,重新默默耕耘,渐有几分二百年前九天十地大千世界的模样。

“修行在世,慈悲为怀。”雷俊打个道家稽首:“辛苦几位尊者以身作则。”

王归元双掌合十还礼:“慈悲亦是修行,无辛苦可言。”

及至雷俊二百五十五岁生辰这一年,龙虎山天师府双喜临门。

雷掌教膝下一脉传承,双喜临门。

先是他的关门弟子封霆,成功推开仙门,洞玄登仙。

至此,雷掌教门下三大亲传弟子卓天师、韩长老、封长老,全部登临仙境。

就在同一年,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外儒林大千世界天都山,雷掌教的嫡传徒孙天都观主安不铮,亦成功推开仙门,洞玄登仙。

时任龙虎山天师府巡风长老的池海峰,当时就在天都山做客,为安不铮护法,静待安不铮出关。

是日天都观后山,紫、金、青三色光辉冲天而起,洞天贯地,光耀四方。

池海峰笑着打个道家稽首:“恭喜师兄洞玄登仙,长生久视。”

三色光辉收敛,身披青袍紫衣的安不铮自后山而出,同样打个道家稽首还礼,还礼过后同样微笑看着池海峰:

“你将要回山做准备了吧?”

池海峰:“还有时间,在你这边再打一阵秋风也无妨,不过你今朝登仙,肯定是要回去见掌门师伯和掌教师叔祖的,我们顺路一起好了。”

安不铮:“幸好先前天宫旧属王殿臣造成的伤势对你影响不大,这十五年下来,你仍能继续高歌猛进,不至于耽搁功夫。”

池海峰笑道:“真耽搁也耽搁不了几年,不妨事,此前那一战也算一番历练。”

安不铮:“没耽搁当然最好不过。”

池海峰:“说到耽搁不耽搁,近来有好消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边孙老药王成功更进一步,几千年了,医武一脉终于重新有了武仙!”

安不铮闭关有些年月,期间与外界不通消息,这时听池海峰介绍情况,亦是惊喜:

“孙老更进一步,真是再好不过!”

医武一脉传承在如今这个时代,传承甚广,但大多局限在中低层次,顶尖高手寥寥。

出身大唐皇朝的老药王孙明景,乃是其中佼佼者。

因为元墨白、雷俊师徒二人同对方的私交,以及此前天师府、回天堂、玄机观、蜀山派及至后来巫门阴山峒等多个圣地一同联合研发制药的缘故,是以龙虎山传人弟子亦大多同这位老药王熟悉,来往走动请教甚多。

以上三天修士的寿元来计算,孙明景如今其实年事已高,早步入人生后半阶段,甚至已经接近六百之龄,即将迎来断崖式下滑的暮年期。

普天之下,几乎所有道统的修士到了这个阶段,基本都断绝了更进一步提升修为的可能。

尤其是大境界上的突破提升,面临天堑劫难,基本没有成功可能。

说几乎,便是因为有少见的例外。

这少见的例外正是武道医武一脉,不断调养之下,令孙明景成为少有地在六百岁之前仍然保留更上一层楼的希望。

从这方面来讲,医武一脉比重视静修顿悟的佛门传承,还要更有优势。

只是,一切皆是相对之言。

保留最后的希望,不代表希望一定能够成真。

尤其医武一脉传承易学难精,自古如此。

孙明景能最终成功迈出这一步推开仙门,亦得益于其自身多年积累与灵感的不断碰撞。

是以上到雷俊、元墨白,下到池海峰、安不铮,闻讯都感到欣喜不已。

“孙老推开仙门,医武一脉也将有一番全新气象。”池海峰笑道。

安不铮感慨:“是啊!”

池海峰:“除了孙老,近期还有一位骆居士,也推开仙门,武道一途,添了两位仙人。”

骆海当前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人间,而是身在地界。

貔貅空当前亦隐居于此。

它修持妖气恶氛而骆海修持天地灵气,双方并无传承关系。

但纠葛半生,到了后来虽然貔貅空不再附身于骆海,一人一大妖仍常有联系。

回忆往昔,骆海希望貔貅空见证自己推开仙门。

于是继上官云博同孙明景之后,世间再添一位武仙。

消息亦传入雷俊耳中。

雷俊静观世间种种变化,专注于自身修行。

成就无极之姿,再有十色鹤盖与三界祭剑加持,他的紫微垣日渐完善。

在此基础上,天市垣、太微垣渐渐重现,与紫微垣并立,显现三天玄垣归真之象,一方玄妙难以形容的大道之门,在三天玄垣映照之下,越发清晰。

三垣辉映,道道清气自其中流转。

在雷俊身边,则有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展开。

大阵先是立足于龙虎山天师府自家三大至宝,三大洞天。

然后勾连分流的人间和破碎的九天十地。

及至后来,人间合流,天地归一,整方大千世界之力,藉由此阵昭显。

阵法威力随之不断提升。

到得后来,雷俊炼化宇宙图结晶入内,令大阵可以挪移至其他大千,但仍然周转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之力。

然后再炼入六合之壤,藉此统御多方大千世界力量共同加持,从而将阵法推动到全新高度。

而到了现如今,雷俊本人成就无极之姿,难再以道体、自然衡量,大阵经过他这段时间揣摩,又进一步得到升华与完善。

“师父。”

韩筱菲入三清三宝洞天,恭敬向雷俊禀报道:“已遵照您吩咐,将众多符箓布于天外宇域。”

雷俊微微颔首。

清气流转之下,大阵似是变得稀薄,但不断向周边扩张。

大千世界之外的茫茫域外虚空中,有符箓如星辰般闪动光辉。

众多符箓四散各方,互相影响周转,渐渐化为一座又一座符阵,接着光辉收敛泯灭。

但是,又交相呼应,浑然如一。

它们,整体同雷俊的大阵合一。

阵法在这一刻,仿佛蔓延覆盖整个造化宇宙。

原本在阵法中弥漫的道道清气,亦渐渐消弭。

但并非全然消失,而是纷纷转入不可见,不可测,不可揣摩,介乎有无之间的玄妙状态。

三清三宝洞天内,雷俊面上不见得色,只是微微颔首:“至此,算是有个雏形了。”

接下来,还需更进一步推演和完善。

及至真正成气候,预计要他本人洞真之后。

不过到了现今这一步,称三洞三天太上龙虎仙阵,已不再那么合适。

或该称之为:

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阵。

韩筱菲难得不见以前跳脱模样,静静侍立雷俊一旁,有些出神地看着以自己师父为中心展开的大阵。

她悟性已至清静层次。

无需雷俊提点,只是韩筱菲自己在旁静观,当下已觉受益匪浅。

晚些时候,池海峰、安不铮随当代天师卓抱节一同前来三清三宝洞天,向雷俊请安。

行礼过后,他们也没有多言,静静立在一旁,观摩全新的三洞三天太玄元始阵。

和韩筱菲一样,他们目光中异彩连连。

直到大阵收敛,几人仍感回味无穷。

池海峰最先回过神来:“掌教师叔祖的阵法,仿佛已经不单纯是阵法了,而是直接演绎造化过去现在未来之妙。”

卓抱节、韩筱菲、安不铮皆颔首,一时间都还有些出神,沉浸在方才阵法之妙中。

雷俊视线扫过池海峰:“看来,是在大典之前了。”

池海峰再向雷俊一礼:“多蒙掌教师叔祖这些年来教导,弟子获益无穷。”

雷俊本就时常开坛讲法,惠及师门晚辈乃至全天下各路修行者。

当中甚至不乏前往其他大千世界的时候。

自十余年前他成就道体自然之上的无极之姿后,同样开坛讲法。

天师府弟子和各方修行者受益更多。

池海峰更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先前决战王殿臣的伤势,对他影响有限但切实存在。

而听师叔祖雷俊说法解惑,一定程度上则为他弥补。

雷俊:“修行在个人,顺其自然便好。”

池海峰:“弟子谨遵掌教师叔祖教导。”

言罢,他便向师伯卓抱节、师叔韩筱菲一礼,接着冲安不铮点头示意,当即告退。

安不铮知对方将要开始闭关冲击仙境二重洞玄太微的境界层次,心下预祝池海峰马到功成。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距离此前重新镇封帝圜大千世界一战,已是二十载光阴过去。

玄门掌教雷天君,迎来自己二百六十岁生辰。

同时,自当初他传天师之位给自己大弟子卓抱节,已历一百年时光。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早已经公告天上天下,广传各方大千世界,卓天师亦将效仿恩师雷掌教,于百年之期传位于下一代弟子。

大典时间,定于夏日七月十五。

先后历经执事殿值守长老、道童院总教习和巡风长老三职的池海峰,早已在府内府外确定了下一代候任天师的位置。

只是自几年前他任巡风长老巡观各方大千世界后返回山门,卸任这个职位,便久不出现于世人面前,令这位即将接掌天师之位的道门仙人,存在感似是变得稀薄许多。

可就在今年春天,池真君终于重新出山。

正在这个时刻,所有道家符箓派一脉的修行者,凡成就神庭宇宙及以上的人,皆有所感。

又一位洞玄太微登临仙境二重的道家符箓派仙人现世。

消息传出,其他修行者亦都赞叹连连。

池海峰,在接掌龙虎山天师府门户前夕,臻至仙境二重境界了。

距离他当初登仙,约莫四十年时光过去。

如此进步速度,虽然不及雷俊、赵蟾阳、许元贞、唐晓棠、凤凰风明他们,但在近代修行界中,亦是有数的迅疾。

并且,其修为实力过人,平时与四方同道参玄说法,便多有创见,令人耳目一新。

不独道家修士,其他道统传承中人与池海峰交流,亦常有新的收获同领悟。

而在此前帝園大千世界封印重开的大战中,池海峰击杀多名天魔。

他更在那一战中,击杀成名已久的天宫旧属巫王,王殿臣。

王殿臣虽滞留仙境一重多年,但实战斗法水平一直默默积蓄,公认同境界下实力强横,堪比仙境二重。

但这次却亡于池海峰之手。

时至今日,世人对此已经渐渐习以为常。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在近代得了大气数。

这令许多人对未来帝圜大千世界再开,仍然怀有一定信心与期待。

期待雷掌教和天师府一脉,可以再次创造奇迹。

在龙虎山天师府内部,对相关消息则相对安然,除了恭贺池长老洞玄太微之外,大家继续静心修行,维持府内上下正常运转。

高功长老方简与同宗同承的师姐张静真相对而坐。

方简笑道:“年轻一代,势头真猛,衬得我们也渐渐变成老人了。”

张静真闻言莞尔一笑。

以寿元论,他们正当盛年。

但年轻一代崛起确实迅猛。

“方师弟有心于近年去渡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成就大乘之境?”张静真开口问道。

方简却摇头微笑:“尚未准备妥当,眼下便去尝试,虽说有一些机会,但同样可能陨落在天堑劫难之下,所以我准备再潜修些年头。”

张静真闻言,微微颔首。

他们二人年岁都早已过了二百之龄。

得益于当前修道界整体环境和龙虎山天师府发展,他们仍有继续向上的机会,但难度颇大。

越是这种情况下,越是不可因为与人攀比又或者不甘于被后来者超越而心浮气躁,急不可耐。

修行,始终在于自身,乃自身的积累与突破。

张静真少年时或有争雄之念,但早已经将之勘破。

“仙境我无望登上,大乘之境便是我的终点。”

方简神情平和,语气豁达:“放在二、三百年前,连这都是奢望,如今已经很好了,如掌教时常教导,我们静心修持,顺其自然便好。”

张静真神情同样平静:“是啊。”

她虽较方简年长,但已经成功臻至道家大乘九重天圆满五炁朝玄之境,登上通玄之桥,有望推开仙门。

如果能成功,则寿元将大幅增长,远超八百之龄,届时自然不会步入老年衰退期。

但并不意味着,她能像元墨白、楚昆、池海峰那样顺利洞玄太微登上仙境二重境界。

于郭燕、上官宏来说,中三天境界时二百岁前成功修成七重天,至上三天境界延寿,甚至因此有希望再冲击八重天境界。

成功与否,一正一反,便是六重天和八重天的区别,无异于改命。

但对张静真而言,即便能成功推开仙门,仙境一重也基本便是她的终点。

除非她能似楚昆等人那般得天大机缘,改变、升华自身根骨、悟性资质。

不论上古之时,还是九天十地大千世界汉末大劫前后,修成仙境一重延寿但终生止步于此,为求突破百般努力但希望仍如镜水月者,数不胜数。

而正如方简所言,倒退二、三百年前,仙门对他和张静真而言,莫说不可及,便是望也望不到。

即便如今,张静真也没有足够把握一定能推开仙门。

天堑劫难,依然可能埋葬她。

如果当真能闯过去,张静真不会就此躺平懈怠,登仙之后她仍会继续静心修行,不放过任何一线进步的可能。

但她不会因此生出执妄,更不会因为池海峰等晚辈而生出不甘之念。

“师姐准备什么时候?”方简问道。

张静真:“约莫百年后吧。”

因为五炁朝玄中青灵九炁所生九彩流华滋养肉身神魂性命的缘故,九重天圆满境界的符箓派大乘高真即便过了四百岁进入衰退期,情形也将比其他大多数道统同龄修士和缓许多,堪比丹鼎五气朝元同道和许多佛门修士,仅逊色于医武人仙。

但张静真已有平静的决心。

将近四百之龄,盛年分界线,最后一搏推仙门。

便是陨落亦无悔。

在此之前,她不会急躁,只默默积蓄准备。

时刻来临,她亦不会动摇。

“陇外那边,萧航居士听说也是类似打算。”方简言道。

张静真微笑:“同道中人,我愿与萧居士共勉。”

昔年萧家三兄妹并称,如今渐渐拉开差距,萧雪廷、萧春晖相继登仙,只余长兄萧航,虽然已经五经齐备臻至九重天圆满之境,平步青云,但迟迟未去推动仙门。

世人有些议论。

但萧航兄妹三人并不挂怀于心,相处如故。

萧航亦不见急躁之情,专心读书,不时向自家兄弟萧春晖还有张晚彤请教学问,默默积蓄。

萧春晖此番前来龙虎山天师府传位大典观礼期间,楚昆问起萧航,萧春晖亦言道:

“家兄有心多等一些年头,再尝试推开仙门。”

雷俊:“萧居士胸有韬略,当无碍。”

萧春晖:“借雷掌教吉言。”

晚辈弟子请萧春晖前往住处安歇后,楚昆禁不住感慨:“经学大儒在这方面,还是比其他人多些把握的。”

即便他们道家符箓派九重天圆满大乘修士的通玄之桥,在这方面亦逊色于对方的平步青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