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承裕还不知道妇人们已经通过了织工考核,闻言有些惊讶:“哦?将妇女募为织工的事情也确定了?那这岂不是好事成双?”
“不错,好事成双!”陆显知满面春风,心情十分愉悦,“昨日杭州府可开垦的荒地刚刚勘验完毕,大概够分配给四千个流民。我考虑过了,反正这些北方流民也不熟悉江南作物种植,与其让他们适应气候和环境差异,不如干脆学个新的,教他们种桑养蚕。”
顾云霁眉毛一挑:“种桑养蚕?是个好主意。妇女到工场做织工,男子在家里养蚕卖丝,如此内外搭配,分工得当,既能增加蚕丝产量,又能增加织工数量,倒成了杭州府丝织业发展的一项助力。”
见顾云霁完全领会到自己的意思,陆显知很是高兴,心里对他愈发赞赏,拍着他的肩膀说道:“我正是这个意思!顾公子思维迅敏,小小年纪就能有如此见识,将来大有可为啊!”
说着,陆显知接着道:“其实,杭州府的丝绸产量是个老大难问题,一直上不去。归根到底还是养蚕的人太少,蚕丝产量跟不上。毕竟桑树和水稻不同,它是经济作物,短期内见不到效果,没有粮食收成老百姓心里总归是不踏实,我们又不能强行改稻为桑。”
“但流民情况特殊,他们此前一无所有,谈不上什么毁稻种桑,对此自然容易接受得多,再加之家中妇女在外做工,有经济来源,那他们在田地作物收获之前的生计问题,也就不用官府来操心了。”
徐承裕笑着道:“陆大人果然是思虑周全,目光长远。潘大人还同我说,对陆大人联合各州府地方官上书建议之举,陛下十分赞赏,说你将流民安置得如此妥帖,堪为表率,值得江南各地模仿学习。”
历朝历代的地方官一直以来最苦恼的,就是自己远离朝堂,不能随时随地到皇帝面前刷存在感,久而久之就极有可能被忽略,在地方上混到老死,一辈子回不得京。
天下知府何其多,能被皇帝记住名字,还在百官面前进行表扬,这可是莫大的殊荣。换句话说,陆显知此次在安置流民方面的政绩相当卓越,离升官不远了。
陆显知闻言面色一喜,眸中难掩激动,嘴上却仍谦虚道:“哪里哪里,徐先生过誉了。无论是招募妇女做织工,还是让壮丁北上回乡,这都是您和顾公子想出来的主意,我不过是挂个名头罢了,没做什么。”
话虽如此,但陆显知能以三十多岁的年纪坐上正四品知府的位置,多少还是有些能力的。
自流民聚集之势显现以来,他从最开始的明哲保身、固不作为,到接到诏书后的放开手脚大干,毫不拖拉推责,以及后来对流民的安置问题积极想办法,力图做到全面圆满,以一个地方官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他每一步都是走对了的。
而且当他面对顾云霁这样的一介学生时,也没有丝毫怠慢轻视,而是虚心听取建议并予以采纳,不可谓不难得。
陆显知为人谦虚,行事谨慎,在尽职做好本分的同时,还擅于逢迎交际,简直是在方方面面都做得极为妥当,想是不会在官场上止步于此,将来成就必然不低。
不管怎么说,如今也算敲定了几件大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定具体章程,商讨如何实施,这些都可以慢慢来。
几人此刻心情都挺不错,一边闲聊着,一边就在夕阳下散起步来。
天边的晚霞红如火焰,映照得云彩都是一片鲜艳的灿烂,远远望去,有如仙云腾起,天门乍开,泄下满地的金光。
顾云霁望着远方,目光悠然深远,喃喃道:“如今,就算都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