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6章 白德山,道教圣山(2 / 2)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向导是太行山中的猎户,世世代代都生活在太行山,世代都是白国人,往上数,甚至可以追溯到白氏,当然,这是他自己这么说的,但是据法兰估计,他家可能连族谱长什么样都没有见过。

如今法兰也了解了家族体系,这种与天竺、贵霜完全不同的家族体系,在天竺,一个家族并没有自己的族谱,只有族徽和世系,因此传承十分模糊,再加上宗教体系的压制,完全就没有发展的机会和资粮。而大汉不同,家族体系已经深入方方面面,从一个三口小家庭开始;可以逐渐渐变为十几人的小家族;到几十人的宗族;再到数百人的一县豪强;

然后有影响一郡的数千人的郡望大族;更有影响力跨州连郡的世家;甚至发展到顶点,还有如同白氏和刘氏这样能够影响天下走势的千年氏族。

当然了,并不是一个家族需要赡养全部姓氏的人,往往一个家族,不管是豪强还是如同白氏这样的氏族,都是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少数的嫡系身上。

大汉的家族体系自有一套升降制度,往往三代降氏,而这是白氏千年来的智慧,其他的家族也是有样学样,因为这套体制会让家族永葆活力与青春,不必担心将来被大量的族人所拖累。

一个家族,以几十名嫡脉为主,其余的族人受嫡脉领导,享受嫡脉的保护,为嫡脉出力,家族兴盛,底层的族人自然能够享受到利益。

就如同白氏,并不是将所有利益都拿来给嫡脉子弟享受,而是投入到整个家族的建设,如白学和白院,又如白氏商号,还有隐晦的名望。

向导本来是不想为人带路的,但是由于法兰说要去白德山,而向导又是个道教信徒,他的妻子说:

“正好这位大师要去白德山拜访,你顺便去烧两炷香,请白帝保佑儿子和女儿健健康康,不被山中野兽侵害。”

向导一想,可行,因为身处白径,还是很少有机会去道教圣地去烧香的,平常都是在家里拜拜山神,去距离这里最近的道观,拜拜其他神仙,哪有机会去白德山上香啊。如今有人请他一起去,还给路费。

在他十分朴素的认知里,白德山,那是百观之首,万山之主,天师府所在,那可是距离天上的神仙们最近的地方,住在那里的人都是仙人。

要是能够在那里上一炷香,身为道教信徒的自己,这辈子也就值了。这才同意给法兰带路,虽然他也没有去过白德山,但是他毕竟是猎户,至少有能力保护法兰不受蛇虫鼠蚁和山中野兽所害。

两人准备好后,就开始往北走,因为向导去问过白径周围一座道观里的道士,白德山在距离白径往东北二百九十里处。

因此他准备先往北,然后再转向东。

五日后,一路跌跌撞撞,七弯八绕,法兰二人终于来到了白德山的山脚。

也就是白德山位置偏僻,要不然早就失去了这份平静安稳,恐怕信徒们都会蜂拥而至。在其他地方设置道观,也就是为了分流信徒的作用。

因此虽然白德山为天师府所在,道教圣地,但是却一直保持着安静,上山下山的多是道士和贵族,而这人数也不算多,在法兰眼中,此地甚是荒凉,山脚只停放着几匹矮脚马,几头驴子。

在山脚通往山上的道路,有一处凉亭,一个以木簪挽发于脑后,身着青色道袍的道士盘坐在蒲团上,手持拂尘,闭目养神,凉亭的牌匾写着“迎客亭”,两旁的柱子上有两幅木牌,写着“天雨大不润物根草,道法宽要渡有心人”

但是此处并没有明示是白德山和天师府所在地的石碑和招牌,不像其他的道观,在山脚就已经有了一个大门牌坊,上书“什么什么观”。

法兰上前询问道:“这位施主,此地可是白德山?”

道士睁开眼,见是一个秃头中年人,虽然有些奇怪,但是多年的修道,让他早已能够平等的看待众生。

道士微笑道:“这位居士,白德山位居群山深处,前来的不是修道者,就是香客。常言道:是与不是伱都已经来了。

若是有心人,上去看看,就算不是又何妨;若是无缘者,再去寻寻,就算找到又何用?”

“南无阿弥陀佛,施主深湛佛理,有智慧,若是学了佛法,说不得将来可成菩萨罗汉。”

道士只觉得莫名其妙,但是听着秃头男的话,好像是其他教派的,这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比得上无量天尊吗?

但是毕竟是客人,道士还是笑着道:“不知居士从何处来?寻白德山有何事?”

法兰低眉道:“贫僧自天竺佛国而来,受邀大汉皇帝陛下,往大汉宣扬佛法,为世人寻得一个解脱之法。这次前来白德山,是受白王之命,前来求教,想与贵教讨论一番,佛与神,孰美。”

道士一下子脸就拉下来了,一来是来踢观的。

然后冷哼一声:“此地就是白德山,要想上山,请自便!”

说完重新闭目不语。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