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6章 西域来人,求佛(2 / 2)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雅伊尔·苏木塔格听着有些绝望,难道大汉放弃了西域吗?

自己身为西域诸国里,极度的亲汉派,他十分明白,只有跟着大汉,西域才能不被人欺负,如同匈奴人那样的豺狼才不敢肆意屠戮西域百姓。

如果大汉放弃了西域,那才真是西域百姓的噩梦。“不过,如今没有力量,不代表将来没有力量,朕在这里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们,西域,是大汉的,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纵然是一时失去了一段时间,也不能改变大汉对西域的态度。

你们放心,等朕解决了匈奴人,西域终究会回到大汉的怀抱,大汉不会让一个游子,始终徘徊在外面,游子终将回家。”

雅伊尔·苏木塔格听着刘庄的决定,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大呼道:“谢大皇帝陛下,大汉的荣光一定能照耀在西域的百姓头上,大汉万年!”

刘庄十分满意雅伊尔·苏木塔格的出使,正准备下令赏赐这些使臣,但是又看到了一个明晃晃的光头,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

“鄯善使者,不知伱身后的这位先生为何发须皆无,而且所穿衣物简陋至极,与你们的服饰不一样呢?”

雅伊尔·苏木塔格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个光头在大殿烛火中闪闪发光,仿佛一盏行走的灯火。

“启禀大皇帝陛下,此人是宁弥国的使臣何塞·依米提,因为所信奉的是从天竺传来的佛教,故作此打扮。”

雅伊尔·苏木塔格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宁弥国使臣何塞·依米提拜见大皇帝陛下,南无阿弥陀佛,愿佛主保佑陛下。”

何塞·依米提左手持佛珠放在腹前,右手张开作砍状,放于胸前正中央靠近下巴处,弯腰对着刘庄行礼。

“佛教?什么是佛教?”刘庄疑惑道。

怪不得刘庄疑惑,他身为天子,全国的典籍任他翻阅,尚且找不到一丝痕迹,但是他知道天竺是身毒的前身,不过从前的天竺好像没有提过佛教这种东西,这让他提起一番兴趣。

何塞·依米提依然恭敬道:“大皇帝陛下,佛教由天竺而来,所供奉的是佛教佛陀释迦摩尼,传闻,佛陀释迦摩尼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在伽耶毕波罗树下静坐思维四谛、十二因缘之理,最后达到觉悟。

然后以所悟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传遍世人,让世人明悟,从而摆脱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之苦,又逐渐僧伽传教义,后人将释迦牟尼所传教义命名为佛,即为佛教,至此佛教在天竺国大兴。

后经过大月氏,传入西域,成为西域众多王公贵族和百姓的座上之宾。”

因为何塞·依米提的汉语发音不是很好,所以这一番的解释经过雅伊尔·苏木塔格和旁边鸿胪寺的官员一起翻译,才让刘庄大致明白了。

原来是外来的道士,刘庄笑道:“那为何是发须皆无,难道是你天生不长发?”

何塞·依米提笑道:“此为受戒,凡入佛门者,皆需受戒,佛门有‘三坛大戒’,即比丘戒、具足戒、菩萨戒。

除此之外,必须持守十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

而剃发正是入教的基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岂不是忘祖背德之举,这西域之人,果然都是化外之人,不过如今这西域多信奉这佛教,不如与他示好,也好向西域百姓表示我大汉的气度与仁慈。”

心中如此所想,刘庄已经决定了:

“你说这佛教有四谛、十二因缘之理,不知先生这些道理是什么呢?能够与朕解惑。”

何塞·依米提有些惭愧道:“南无阿弥陀佛,惭愧惭愧,我只是一个受戒的教徒,对于佛陀的真经如何懂得,大概只有天竺的那些高僧才懂得吧。”

刘庄正襟危坐道:“即是佛陀所授,你不懂那是正常的,你不必过于惭愧,大汉真经典籍何止万千,就连朕也是不懂其万一。

既然西域诸国多信奉佛陀,那朕身为西域的保护者,岂能不了解自己的子民信奉的是哪路神仙呢?

朕决定了,朕要派出使者前往天竺寻一位佛门高僧,为朕解惑,当然,如果使者通过诸位所在的国家,还请略微保护他们,想来你们的佛陀也是希望将他的典籍带来大汉的。”

何塞·依米提是个标准的佛教徒,对于传教十分热衷,但是碍于水平,他只能有心无力,如今刘庄主动提出接受佛教,他如何不高兴。

“大皇帝陛下真是如同佛陀一样的仁慈啊,您一定是佛陀转世,西域百姓又怎么会拒绝一位真佛的统治呢?”

何塞·依米提是真的高兴,就连刘庄是真佛转世都说了出来。

不过这对于刘庄毫无影响,“什么佛陀,我可是读《春秋的”,刘庄如此想到。

等到第二天,刘庄下令派郎中蔡愔和博士弟子秦景等十八人组成使天竺求解佛经团,他们将与雅伊尔·苏木塔格等人一同动身前往西域,然后再远赴天竺求得佛经,最好能够请一两位高僧,来大汉为皇帝亲自解经。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