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汉大军打到了长安近郊,由于刘玄的一系列操作,使得玄汉内部人心不齐,加上齐汉军猛烈的攻势,玄汉军与齐汉军交战屡战屡败,一路败退到长安。
加上北方刘秀派遣的邓禹于汾阴渡过黄河,入夏阳,进入关中,在左冯翊衙县,击破玄汉中郎将左辅都尉公乘歙,所带领的十万部众。
情况危急之下,玄汉部分将领开城投降了齐汉军,并打开了长安的城门,自此,玄汉的大势已去,刘玄无奈,只得弃城而逃。但城外乱军四处肆虐,唯恐自己死于乱军中,刘玄向在长安的樊崇上了降表,于是被齐汉封为长沙王,暂时保住了性命。
刘玄来到长安,以为自己可以保留性命,却不想齐汉将领言而无信,随意找了个理由将他处死。
齐汉攻破长安,齐汉皇帝刘盆子住进了长安的长乐宫。
但是齐汉的所有权利,几乎都集中在,前赤眉军首领樊崇的手上。
为了增加自己手中的军权,樊崇将投降的绿林军全部归入自己的麾下,又毫不保留的招收士兵,一时间在关中的齐汉军兵力超过百万。
而大量招兵买马的后果就是,兵员良莠不齐,齐汉军的军纪彻底的败坏了,于是进入长安和关中的齐汉军大肆的抢劫,长安和关中的百姓苦不堪言,齐汉军顿时就失去了民心。
齐汉军领袖之子的吕户提醒樊崇,但是樊崇不听,最后只能尽力约束自己麾下的士兵,并将不听从自己军令的将士全部逐出营寨,还将军队开出长安,在长安以西的安陵驻扎。
五月
占据关中的齐汉军仍然不知收敛,依旧我行我素,不仅如此,还不断纵兵劫掠地方豪强的坞堡。
关中豪强无法忍受,于是纷纷隐藏粮食,聚众反抗,与齐汉军为敌,致使长安城中粮食奇缺,而对于粮食突然消失的问题,齐汉军一众首领束手无策。
原先齐汉军许多计策都出于吕户,但是由于军纪问题,吕户自领兵与安陵据守,一副不再管长安之事,所以众人不知该如何办。
九月
百万大军聚集在长安附近,又不事生产,反而烧杀劫掠,使得长安的粮食断绝,樊崇等人不得不为赤眉军寻一个出路。
向东,刘秀派出大将尾随齐汉军,将进入关中的一些道路关隘拿在手中。
在齐汉军据有长安的一段时间内,刘秀根据苏谨的建议,遣岑彭、景丹等人向洛阳以南的河南、荆州地区推进。
玄汉任命的淮阳太守暴汜、宛王刘赐、邓王王常等因为玄汉灭亡,纷纷投降;豫西地区的众多小股农民武装也先后被削平。
如此完成了占领从河北地区经洛阳向南到河南、荆州地区以及豫西地区一线的重大战略部署。
加上原来已派邓禹占领河东,不但堵住了齐汉军东归的道路,而且形成了对长安的大半个包围圈。
而且让齐汉军完全隔绝了关东对关中的所有支援。
这也是齐汉军得不到关东粮草的主要原因。
向北,由于齐汉军的倒行逆施,而占据衙县的邓禹,军队纪律严明,虽然不说是秋毫无犯,但是相比齐汉军来说,简直就是王师,天军,仁义之师。
因此关中父老百姓都望风,携老扶幼的迎接邓禹军队,归从的日以千数,人众号称百万,此时已经占据了长安北面的高陵,与长安的齐汉军距离不过百里。
那么就只有向西了,而且占据西边只有一个势力,就是在天水自立为王的“西州上将军”隗嚣。
九月十五日
齐汉军百万之师,浩浩荡荡的从长安,向西进发,取道南山、鄠县,转向西北的安定、北地一带,想要得到隗嚣的粮草。
而占据天水的隗嚣也得到了齐汉百万大军来袭的消息,在暗骂一声晦气后,不得不集结重兵抵抗。
十月三日
齐汉军打败了玄汉顽守关西的将军严春,抵达天水边境,开始天水郡内推进。
在隗嚣不断宣传齐汉军在关中、长安的暴行后,整个天水上至大族豪强,下至普通百姓都十分抗拒齐汉军的到来。
于是隗嚣在当地豪强,以及百姓的尽力帮助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加之天寒地冻,齐汉军战斗力大大减弱,竟被隗嚣领着,前朝边军以及外族勇士,所组成的五万精锐之师所败。
樊崇连忙领着残余的数十万大军东归再次折回长安。
此时的长安已经被邓禹军占领,但是邓禹占领长安后,以为齐汉军不会回来,便没有针对西边的布防,反而耗费大量精力,修缮历代汉帝之陵,奉还先帝之庙以及大量礼仪重器,前往雒阳。
于是齐汉军数十万大军击败了驻守在那里的邓禹军,迫使其退出长安,但此时的齐汉军也遭受了极大的消耗。
因为断了粮草,又连连大战,整个关中三辅早已是“城郭皆空,白骨蔽野”,百姓都没有吃食,更别说齐汉军了,因此齐汉军不断出现饿死和逃跑的,兵力不断降低。
而刘秀见邓禹的西征军不利,遂遣冯异前往关中,代替邓禹指挥西征大军。
冯异到后,便联合邓禹与齐汉军再战,结果竟然再次大败,冯异最后率少数人弃马步行才得脱身归营,而邓禹则是败走宜阳。
回到营地后,冯异只得收拢归散的部下,坚壁清野,待机再战。
不久,冯异军与齐汉军再次大战于崤底,此时的齐汉军人数已经降至二十多万了,而冯异与邓禹联合起来也有近二十万,双方均倾众而出,由于齐汉军想要粮草,所以暴发出了极大地战斗力,双方一直大战到太阳偏西。
最后早已被刘秀,通过徐州吕母军旧部暗中劝降的吕户临阵倒戈,齐汉军惊溃大败,被冯异迫降者八万余人。首领樊崇等俱死在乱军中。
吕户因功被刘秀封为海曲侯,食邑二千户,任命为赤眉将军。
齐汉军被攻灭,整个关中也落入了刘秀手中,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刘秀必定是要统一天下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