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柏乡的邓禹等人不断收拢溃卒,兵力恢复到五万。
不过就这点人,也没有了南下邯郸的必要,只好在此驻守,等待刘秀的命令。
三月十日
随着外出开拓的军队回来,刘秀手中已经有了五万多人,他准备试着攻打巨鹿。到了今日,刘秀已经不断攻打巨鹿城,在城下耽搁了半个月,因此攻势愈急。而巨鹿不愧为天下闻名的坚城,在这半个月的攻城战中,刘秀军也损失惨重。
虽然巨鹿守军只有一万人,但是凭借完备的城防器械以及高深的城墙,杀伤刘秀军三万多人,使得刘秀手中只有两万人。
但是好消息是,巨鹿城中也只有五千人了。
刘秀准备从信都将冯异调回来,只留下几千人预防渤海援军就好了。再从柏人邓禹大军调个二三万人。再有半个月,巨鹿必下。
“砰!”刘秀一巴掌将身前的几案拍得生响。
因为邓禹战败的战报传了过来,二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下五万人,让刘秀如何不心疼,生气。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信都的冯异传来渤海援军已至信都附近,有大概十五万人,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冯异退出了信都,将其让了出去。
刘秀捏了捏自己的头,又到了危急时刻了啊,这场仗的难度这不亚于容城之战啊。
接下来如何去做,刘秀没有去问一旁的军师苏谨,因为具体的战术战法,刘秀自问军中没有超过他的。
看着舆图,刘秀下令道:“命令,全军撤退至南栾,进而撤退至广阿,让邓禹带着二万人前来广阿汇合,其中一万人包括那一万骑兵。记住,让他一定安排好防守,绝不能将李育放过来。
让冯异放弃信都,集结所有兵力来广阿,将渤海军放进巨鹿,我要在南栾城下,与刘子舆决战。”
命令随着数个传令骑而去,巨鹿城下的刘秀军也缓缓向着南栾方向撤退。
这使得巨鹿守将松了一口气,连忙写信报告给刘子舆。
三月十五日
渤海赵军一路攻破信都、南栾抵达巨鹿城。
得到十五万援军到达巨鹿的消息,刘子舆大喜。
渤海军一到巨鹿,刘秀就领着七万大军重新攻破南栾,使得刘子舆的全部主力集中在巨鹿到邯郸的广大地区。
邯郸有十万守军驻守,而敌军也只有十万,为了防止腹背受敌,刘子舆命令大将军张参为主将,指挥在巨鹿休整的十五万渤海军击溃位于南栾的刘秀军。
三月二十日
张参领着大军抵达南栾城下。
刘秀避其锋芒,仅仅只是守了一日,就撤出了南栾县,率军北撤。
三月二十二日
在南栾以北五十里处,刘秀列阵,准备正面抵挡张参的十五万大军。
这个战场是刘秀专门准备的,大军左边靠着漳水,右边靠着大陆泽,为了防止张参军两边突袭,刘秀尽可能的拉开战线,形成了一个连绵三四里的战阵。
张参一看刘秀的阵法,就高兴了起来,看样子昆阳之战,这刘秀还是运气居多啊,这种阵法都出来了,拉长战线,岂不是意味着战阵变薄,看来要不了多少时日自己就可以功成名就了。
虽然此地大军团不好施展开来,但是张参自持兵多,在刘秀立阵不久,就发起了进攻。
双方实力对比来说,刘秀军七万,张参军十五万,刘秀处于极度劣势,但是从军队精锐程度来说,刘秀背靠白国,有白国提供的军备,加上自己这两年的缴获,披甲率比张参军高了不止一成。
又说训练程度,刘秀有着成体系的训练方法,但是张参军也有着当地大族大姓的子弟支持,精锐程度只比刘秀军略低。
最后在军队纪律方面,刘秀军完爆张参军,刘秀军有着基本的军纪,而张参军则是毫无纪律可言。
但总的来说,正面对决,时间一长,刘秀还是打不过张参。
双方箭矢对射后,两军短兵相接,陷入残酷的肉搏战。
刘秀因为有着两万的骑兵,这次并没有将他们放在主力,而是放在战争侧后五六里的一处树林里隐藏,那里是张参军的视线盲区。
所以准确来说,此地的刘秀军只有五万人。
即使人少,但是在刘秀亲自上阵的情况下,还是将张参的攻势顿住,甚至一度使得张参军阵脚大乱。
因为无论是刘秀本人,抑或步军诸将,都舍生忘死冲击敌阵,以攻代守。
其中,将军铫期最为勇猛,冲锋陷阵,杀死五十多人,一度令敌军后撤。即便额头受伤,仍然裹伤再战。
但张参也不是泛泛之辈,在前军将军刘奉率领的前部发生崩坏之后,张参有效的利用了兵力优势,投入生力军对前队进行了轮换,不但没有发生混乱,更是成功稳住了阵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