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2章 落败,赴任(2 / 2)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随着白渡的分析,白贯的眼神愈加光亮,他感觉的眼光来到了他从没有到过的高度。

“如此一看,要是没有霍光那等刘氏或是忠于刘氏的人物,再次出现,那大汉五十年内必乱。”白渡对于白贯的聪明,愈加满意。

“大善,看来你对于天下和我白氏,已经有了一定的看法了。”

白贯恭敬道:“要不是曾祖父和祖父不辞辛劳,将孙儿带在身边传授,孙儿又如何能够懂得那么多呢?”

“既然你懂得了那么多的道理,那就应该懂得,纸上谈兵不可取,还得要自己去亲身经历,才会有更深的体会,如今你也到了而立之年,是该出去走走了。”

“还请祖父安排。”

白渡想了想:“起先你曾祖父安排你调查了白国底层的情况,我想你应该有所得,但是白国终是在我白氏治理之下,和其他地方还是有所不同的。

至于有何不同,我想还是你自己亲自去体会。这样,我看你就去当一个县令,好好看看如今天下到底是个怎样的光景,也算是替我好好考察,让我也知道得更详细。”

“是,孙儿听祖父的。”

白渡从书房拿出大汉舆图,正是大汉石渠阁中所收藏的那份极度详细的大汉舆图抄本,搞到这样一份舆图,对于身为天下亚氏的白氏不难。

看着天下密密麻麻的郡县诸侯国,白渡先排除了北方和南方,因为那些地方离中央太远,下去调研根本没有什么意义。

先排除关中,因为关中刘氏力量太强,白氏很难提供帮助,而且距离中央太近,也不是调研的最好去处。再看向齐地,这边不错,够繁荣,但是正因为繁荣,所以受到中央的影响要小一些。

又看向中间的那部分,颍川郡倒是个不错的去处,但是那地方,世家大族太多了,就算白贯够聪明,也难免陷入他们之间的斗争。

最后确定了。

“贯儿,你去南阳郡吧,近些年来,南阳多传出有贼寇肆虐,想来是有一些问题,正好你去看看,且这里离关中也不远,关内的消息你也能够及时接收,倒是个不错的历练之处。至于具体哪个县,倒不在意。”

“是。”

经过河内郡推举,白贯的名字送到长安,然后再经由白氏层层安排,最后白贯成为了南阳郡蔡阳县的中央空降县令。

而这一套流程,在白氏的操作下,只用了三个月。

于是从来没有出过朝歌的白贯,就拿着县令授印,成为了蔡阳县一名光荣的俸禄八百石的百里之侯。

此次是以调研为主,也是为了检验自己的能力,所以白贯的真实信息很少有人知道,而整个南阳郡能够清楚的知道白贯身份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荆州刺史何武,另一个则是南阳郡太守王良。

刺史何武是儒生出身,此前在中央担任丞相司直,受阉宦打击,被外放任荆州刺史。而太守王良则是外戚出身,是王氏少有的有能之士。此王氏不是当今陛下王皇后的王,而是宣帝养母,王太后的王。

朝歌南门,白贯拜别母亲和送别的兄弟姐妹,只带着几个侍卫和一个文吏低调的出发了。

因为白氏低调,多对人施恩,少和人结仇,加之超然的地位,所以当今天下很少有怨恨白氏的人,最多的是忌惮和依附之人。

因此,低调的出行,已经能够减少大部分人的关注了。

几个侍卫不必多说,都是白国少有的勇武之人,而那个文吏则不简单,是白国苏氏这代公认最聪明的人,名为苏慎。

苏慎为人机敏,能够看透人的心思,但是他对于政事又不感兴趣,喜欢歌词诗赋和游玩,但是其诗歌的天赋又太烂了,所以到了二十五岁,依然一事无成。

使得苏氏那些族老捶胸顿首,说苏氏好不容易出了个天才,竟然偏科了,天不助苏啊。

这次白贯筛选要与自己一起去赴任的人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个苏氏的放荡天才,而苏慎一听到可以出国,第二天就带着行囊和酒壶醉倒在了白贯门口。

所以白贯看着在马上喝着酒摇摇晃晃的苏慎,担心说道:“苏先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此喝醉了,如何赶路啊!”

苏慎听后,将酒葫一塞,放好,然后打着酒嗝道:“公子放心,喝了酒,行路才会更快!”说完马鞭一拍,身下的马疾驰而去。

只见马在跑,苏慎向后仰着,随着马的跌荡,不断起伏,“快快,马儿,再快一些!哈哈”

苏慎的操作,看得白贯眼角直抽。

“快,跟上!”

说完这一句,白贯带着几个侍卫,疾驰追了上去。

几人一路向南。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