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8章 紫微星暗,辅政大臣(2 / 2)君子以懿文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通过时任京兆尹的白斌推举廉吏,得以进入光禄勋府,选为郎官,后来因有勇力历任侍中、水衡都尉兼光禄大夫。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自幼精于商事,得以入杨朱学,是杨朱学大家,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兼光禄大夫。

因为有着自己人成为辅政大臣,所以在朝堂占比颇重的白氏对于汉帝的一系列任命并没有多大的反应。征和六年

正月

汉帝病重,迁居于郊外长杨宫、五柞宫。

期间有“望气者”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汉帝趁机下令处死关押在长安狱中的所有犯人,狱吏丙吉极力阻止,上书狱中有故太子刘据唯一的孙子,汉帝遂感慨天意如此,放弃了屠狱之令。

二月

十二日

弥留之际的汉帝正式下诏立皇子刘弗陵为皇太子。

十三日

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在汉帝卧室内床下拜受顾命。

任命奉车都尉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接受遗诏辅政。任命桑弘羊为御史大夫,金日磾为车骑将军,上官桀为左将军,共同辅佐少主。

二月十四日

汉帝刘彻于五柞宫驾崩。

二月十五日

八岁的皇太子刘弗陵登基为帝,遵照先帝遗诏,由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

三月

先帝灵柩下葬于茂陵。

群臣商议后为先帝刘彻上谥号“武”,威强敌德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拓地开封曰武。

又依照武帝开疆扩土,雪耻匈奴之耻的功绩,为其开庙,庙号“高宗”,是为大汉高宗孝武皇帝。

如今的八岁皇帝刘弗陵则是继大汉太祖高皇帝,大汉太宗孝仁皇帝,大汉荡皇帝,大汉世宗孝文皇帝,大汉孝景皇帝、大汉高宗孝武皇帝之后的第七位皇帝。

汉帝即位之初,就根据武帝遗令,肯定了霍光等人“捕斩反虏重合侯马通功”,封霍光为博陆侯。

由于汉帝年少,而武帝又没有立后,朝中大权掌握在霍光、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田千秋手中。

霍光是武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之一,而金日磾和上官桀虽然也是辅政大臣之一,但是因为是其副手,所以权势相对于霍光来说略低,但是两人却都是霍光的儿女亲家,所以三人之间关系很好。

桑弘羊是经济大家,对于政治斗争没多少心得,所以一向不关心政治。

而丞相田千秋是农家大贤,农家向来不问政治,所以对于政治他一向不发表意见。

由此,霍光几乎掌握了大汉最高的实际权力,但是霍光为人稳重少言,从容谨慎,身高七尺三寸,面色白皙,眉目清秀,胡须美观。

武帝在时他秉性端正,每次进出宫廷和下殿出门时,停步和行进的地方都有一定的位置,郎官和仆射暗中记下查看,不差分毫。如今皇帝年少,政令都由霍光发布,所以天下人都盼望其一展风采,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于是在霍光进宫面圣时,皇帝侍从王忽想要讨好霍光,便对他说:“先帝驾崩时,我常在左右,哪有遗诏加封三个人的事?要我说啊,那几个家伙位居高位,都是彼此抬高自己罢了,只有大司马才是唯一掌权的人啊。”

霍光听后,对着王忽怒斥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本将军面前,无故污蔑朝廷大臣,看你装饰,是陛下的侍从吧,身为陛下近臣,岂能以媚上来得到富贵,如此看来我是留伱不得了,来人将其打入大牢。”

左右的侍卫上前将王忽拿下,这时卫尉王莽出来道:“大司马息怒,此为犬子,口出狂言,还望大司马手下留情,留其性命,在下一定会严加管教,不再让其待在陛下身边。”

霍光道:“我霍光为人光明磊落,其容小人胡乱嚼舌,儿子和家族,二选其一,你看着办吧!”说完举步向着皇帝宫殿而去。

王莽无奈,只好被迫将王忽毒死。

又有擅读史书的文吏见到霍光,出言道:“大司马没有看到当初吕氏家族覆亡而白氏家族常兴的教训吗?吕氏身处伊尹、周公的地位,主持朝政,却专擅大权,疏远宗室,不与他们共享朝权,因此失去了天下人的信任,最后终于灭亡。

可是当白氏处于这种地位时,不仅不会专擅大权,疏远宗室,反而会约束本家子弟,与天下人共享权利,因此得到了君主和天下人的信任,如今成为仅次于刘氏的亚氏。

如今大司马身居高位,陛下年幼,所以应当纳用宗室,并多与大臣共商政事,与吕氏的做法相反,效法白氏的做法。如果这样,我想便可以免除祸患了。”

霍光深表赞同,于是任命楚王刘交之孙刘辟强为光禄大夫兼长乐宫卫尉,宗室刘长乐为光禄大夫,又任命大鸿胪白斌兼任光禄大夫。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