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少年郎,拼了命的匈奴人
汉七年
三月
汉帝下令改元,以今年为元年。
五月
夫人卫子夫为汉帝诞下了第一个男孩,汉帝兴奋至极,下令册封卫子夫为皇后,入住椒房殿,统领内宫。
长安,建章宫
汉帝、车骑将军卫青、太中大夫主父偃、中郎将苏武、侍郎白炽、郎中闾丘吾等汉帝身边最重要的智囊和军官都聚集于此。
白炽是太常白鹤的第三子,有武力,在河内郡素有侠名,常带着自己的狐朋狗友以游侠身份犯禁。
而自从张汤担任丞相以后,上至中央,下至郡县,多有法家弟子担任重要官职,这就形成了官吏多重刑法的风气,特别是赋税这一块,由于汉帝在军队上不断投入,需要更多的钱粮,使得张汤更重视起来了刑律的约束。
因此他多次被被捕入狱,好在其为人胆大心细,杀得都是一些罪恶滔天之人,又有白氏出面担保,才得以放了出来,不过他那些朋友都被判刑十年,十几年不等。
之后白鹤已经意识到了汉帝喜欢重用光禄勋府中的年轻人,而少用功勋后代,所以为了保持白氏的影响力,将白炽由白征推荐给了卫青,又由卫青推荐给了汉帝。
汉帝见这小子确实有武力,而且敢打敢拼,很是喜欢,就任命为侍郎,常伴左右,统领一百人的期门骑,充任期门骑一曲中的左官,掌握两屯。
而白鹤的嫡子,也就是白炽的大兄白烔则是被白鹤安排进了雁门郡,作为雁门郡太守的功曹,磨炼政务技能,二子白炵因为尤为喜爱文学,被送入太白书院,此时正在深造。
视线回转。
“诸卿,朕是准备将匈奴人打服,或者是将其扫灭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就是漠南,第二就是河西走廊。第三就是漠北。
而第一阶段,朕准备趁着匈奴人大损之际,就在今年发动一次大大的会战,你们看这是河套草原,是匈奴人在漠南最重要的草原,也是靠近我大汉最近的地方。
秦时,在此设立了九原郡,可是匈奴人趁着秦末乱世,诸夏陷入内乱之际,将其占据,一直到现在,如今匈奴人实力受损,而我大汉还有余力,此时不战更待何时?朕看啊,是时候将其收入囊中了啊。
只要将其拿下来,起码能够断其一臂,至于第二阶段,就是河西走廊了,拿下了河西走廊,就能切断匈奴和西域的联系,断绝其从那里获得补给。
而这时候,匈奴人将陷入最虚弱的时期,那么策反东部诸部落的事情也能顺理成章了。
而最后一阶段,就是最重要的一阶段,汇合全部力量,将匈奴人彻底赶出漠北,朕要让匈奴人漠北无王庭!!!”
说着汉帝一棍子打在匈奴北部。
堂下的几人仔细听着汉帝的战略,为能够参与这场大战而感到荣幸,纷纷抱手躬身道:“臣等愿为陛下鞭策!!”
汉帝见状豪气不已,看向墙上的舆图,眼睛直盯着匈奴二字。
“砰!”东西打翻的声音
“谁!出来”众人皆将汉帝围在身后,对着发出声音异响的地方警惕道。
而身为侍郎的白炽有佩剑,拔出剑来,持警戒状,慢慢靠近,来到了一块帷帐前,一剑将其划开。
帷帐缓缓落下,露出了一个抱着竹简,眼睛瞪得滚圆的少年。
“你是何人?为何在此?”白炽看见是小孩,松了口气,但还是例行公事质问道。
“白炽,收起剑来!”汉帝的声音从后方传来。
白炽转头,确定了一下,然后将剑入鞘,退入到一旁。
汉帝走到少年面前和蔼的问道:“你姓甚名谁,是谁家的,来此作甚?”
少年毫不惧场道:“我叫霍去病,我姑姑叫卫子夫,我来这里是听人说这里有兵书,所以就来了!”
“去病!伱怎么在此?”卫青这才反应过来,赶紧上前,然后对着汉帝单膝下跪,施礼道:“去病年少无知惊扰了陛下,是臣这个做舅舅的没有教好,请陛下恕罪!”
汉帝摆了摆手,无所谓道:“即是皇后的侄儿,不仅是你的侄儿,也是朕的侄儿啊!怎么没有听皇后说过呢?”
卫青恭敬道:“去病是臣姐少儿之子,自幼丧父,故而常由臣和皇后管教,今日臣说要来建章宫,他听说后,一直缠着臣,要来见识骑兵,没办法,最后得到皇后同意后,就将其带了进来,却又不知为何来到了此处,请陛下恕罪。”
汉帝笑了笑,没有说话,转头看向这个一直站在场上,没有丝毫怯场和畏惧的少年道:“你很喜欢兵法?”
霍去病摇摇头道:“不,我是想要在里面看看怎么才能击败匈奴的办法。”
“那你看出什么了吗?”
“里面都是些教人谋略的计策,并没有讲怎么对付匈奴人!”
汉帝十分喜欢这个少年,笑着道:“朕自问熟读古之韬略,孙子吴起信手拈来,不如朕来教你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