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将听到可以撤军了,立马高兴道:“将军有令,原路返回!!!”
已经干涸难耐的士兵们听到后,立即兴奋的往后走,要不是有军官阻止,早就一哄而往后跑了。另外几个方向的汉军情况则是:
由云中郡而出的公孙贺部,没走多远就被匈奴人发现了,没办法,在匈奴人的围追堵截下,只好撤回云中郡驻守。
由代国而出的公孙敖所部也是一样,开始几天还顺利,可是没多久,就被匈奴人发现,匈奴几个大部落纠集了数万骑兵,将其围追堵截,幸得公孙敖勇猛,带着将士们冲出了重围,可是也牺牲了二三千骑。
由辽西郡而出的白泽部,由于人数少,过程倒也顺利,在乌桓向导的带领下,十分顺利的避过匈奴人的侦查,抵达了匈奴国的东面,但是正准备攻灭一个部落补充粮草军需时,恰好遇到了被伊稚斜调往前线的鲜卑部仆从军。
没说的,五千对数万,上了马就跑,在白泽带队数次冲散鲜卑的追兵后,鲜卑人也知道这队汉军不好对付,不愿为了匈奴人白白殒命,于是就远远地吊着,也不上前,任由匈奴长官如何怒骂,也是出工不吃力,一路将白泽部礼送其出境。
而指挥鲜卑军队的匈奴人为了报复乌桓人为汉人提供道路,还攻灭了几个乌桓部落,使得乌桓人一下子就对汉人疏远了起来,白泽对此也是极其无奈。
距离汉境几百里近千里处,卫青所带领的万余骑兵正缓缓走在草地上。他们已经行进了近一个月,除了不断躲避匈奴哨兵和牧民,就是不断向北,因为在卫青脑海里,匈奴的单于庭就在上谷郡北方,不管如何,只要一路向北,总是会找到的。
如果直线距离的话,自然不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但是,他们需要躲避匈奴人,弯弯绕绕下来,也该有一个月了。
为了尽可能的减少暴露,卫青提前准备了半个月用的干粮,吃完后,他们在外围屠灭了几个小的匈奴部落,并一把火将其焚尸灭迹,以掩盖踪迹,然后快速逃遁。
一处无人山谷。
“闾丘和,我们到哪儿了?”卫青叫过来一个军官。
“这,将军,我也不知道,这片草地我们闾丘家从来没有涉及到过。”闾丘和挠了挠头道。
卫青也没有难为他:“看来我们需要一个新向导了啊!”
闾丘和自告奋勇道:“将军,让我带几个匈奴出生的将士去抓个舌头来问问吧!”
卫青想了想也只好这样了便道:“你们要小心,切勿暴露我大军行迹!”
闾丘和笑着道:“将军放心!”
说完呼唤了几个同族之人外出抓舌头,他们换上了匈奴人的服饰,不过他们总觉得不是很舒服,但是为了大汉,也强忍了。
大概一个时辰后。
“嗒嗒嗒!”
闾丘和几人回来了,身上还有一些血迹。
“将军!将军!”只见闾丘和兴奋的骑着马疾驰到卫青的不远处,然后矫捷的翻身下马,跑到卫青面前。
“长生天,保佑啊!将军,我们到匈奴国的单于庭了!”闾丘和满脸抑制不住兴奋的说道。
“什么?真的!”卫青也立即道。
“是,我和几个同僚抓了几个舌头,分开问,都说距离此处不远,往东大概十里的样子,就是匈奴的单于庭,为了防止暴露,我将那几个都杀了,埋了起来,不敢耽搁,立即回来报告了。”
“好家伙,闾丘和,这次你可是立大功了啊!”卫青压制住内心的狂喜道。
闾丘和也是憨笑不已。
“传令下去,在距离天黑还有一个时辰,全军上马,疾驰而去,不要留给他们丝毫反应时间。”
“喏!”
夕阳西下,红日照耀在草原上,又显示出了独特的风景,可是这一切很快就不在了。
“哞”“咩”
“轰隆隆!”
“打雷了?”一个牧民看着晴朗的天,疑惑道。
接着,他又仔细听着声音,声音由西而来,看向西面,只见一条黑线带着漫天的灰尘,直直地朝着自己压来。
“敌,敌人?”颤抖的嘴唇显露出了他波澜的心境。
羊也不要了,牛也不要了,一拉缰绳,转头向着单于庭而去。
“敌袭!”“敌袭!”牧民一边跑一边高喊。
旁边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见到千军万马的场景了,赶紧转身就向家跑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