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州道:“当前我看陛下的意思,与仁帝和高帝时期并无不同,你们还是以防备和积蓄实力为主吧!”
白房点头,旁边的白启道:“老二,你们倒是好啊,天天在边关杀敌,把我放在长安,我可是手痒惨了啊!”“大兄,伱别得了便宜又卖乖,你都是侯爵了,前两次大战也是都有参与,我可真的没什么机会参与这种大战啊!只能在边关杀点马匪解解馋。”
“可别,我宁愿在边关杀匈奴人,也不愿在中原杀那些叛军,一点都没有挑战,要不是要服从家族的战略,我才不来这里呢?天天除了练兵就是巡逻,还要处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白房笑着摇头,并没有回话。
“子强,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书院竟然舍得将你给选派出来了,像你这种大才,在书院不是有更好的发展吗?”
“世子,是我自愿报名的!”
“哦?”
“纵使读遍了万卷书,行遍了万里路,可是没有将其运用到实际之中,又有什么用呢?我们是儒家,不是道家那些一天想着隐世避世,而是要入世,要用我们的所学改变这个世界,不是吗?您和您的家族不也是这样做的吗?”
白州笑着道:“看来你和你的老师还真不一样啊,你老师那么一个性情平淡的人,居然教出了你这样一个斗志昂扬的学生,真是少见啊!”
董仲舒没有回话,只是微微行了一礼,白州无奈道:“也罢!我知道了,这样,我会将你引荐给贾少傅,有什么问题和想法你自己去跟他说吧!”
董仲舒大喜重重施礼道:“多谢世子。”
白州将其扶起,笑着道:“你呀!还是那么多礼,哈哈!”
汉元四年
老上单于稽粥死,其子军臣单于继位,军臣单于以汉人陪嫁的宦官中行说为亲信,积极准备攻汉。中行说是远嫁匈奴公主的陪嫁宦官,因为大汉将其送于匈奴人,而对大汉皇帝充满怨恨,积极劝说军臣单于攻汉。
同年,汉帝想要修建露台,召来工匠计算费用,工匠言:“臣等计算后,大概需要百金。”
“百金?”汉帝想了想叹息道:“一百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了,朕奉守高帝和仁帝的宫室,尚且经常担心使两帝蒙羞,还修建露台做什么呢?罢了,罢了。”
随后摒退工匠放弃了这个想法。
汉元六年
军臣单于绝和亲之约,对汉朝发动战争。他以六万骑兵,分两路,每路三万骑,分别侵入上郡及云中郡,杀略者甚众。汉帝任命中尉白启为骠骑将军屯守北地;任命卫尉令勉为车骑将军,驻扎在飞狐;任命原楚国相苏意为将军,驻扎在句注。
又以河内郡守周亚夫为将军,驻扎在细柳;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军霸上;命令典属国典客建文侯苏建为将军,驻扎在棘门,以此防备胡人。
此时,匈奴骑兵已进至代地句注边,边境烽火警报连连告急,镇北将军白羽率军拼命阻挡,严防死守,而汉军经数月调动,方抵边境地区。匈奴人见汉军加强了守备,又多月不得进入一个城邑,只在乡野之中徘徊,遂退出塞外。汉军也罢兵撤警。
汉帝苦恼边境粮草问题,太子家令晁错上书言:“天下之人入粟于边,以受爵免罪,不过三岁,塞下之粟必多矣。”即采取公开招标价卖爵的办法来充实边防军粮,汉帝同意。
入粟拜爵办法实行后,边境积粟足以支用五年,随后晁错又建议边境之粮满足后,可令入粟者输于郡县,使郡县也积粟;边境和郡县都已充实,就可以免除天下田租,如此可减轻百姓的负担。
汉帝对晁错的建议十分满意,下令将晁错加封太子少傅,晋升贾谊为太子太傅。
同年,天下大旱,蝗虫成灾。
汉帝下令官府赈灾,同时怜悯百姓,下诏:
“命令诸侯不要入朝进贡,开放山林湖泽,减省服饰车驾和狗马等物,裁减郎官的名额,打开粮仓来赈济贫苦百姓,允许民间买卖爵位,各地官员一定要尽力救助百姓,各地御史要秉持公正之心,绝对不能让官吏上下其手致使百姓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这一年,汉帝突发恶疾,太医院开始忙碌了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