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要动动?侯楚有些疑惑,他今年满打满算才二十一,钢瓶厂虽然是个几百人小厂子,但这个年龄就做副厂长,已经有好多非议的声音。
只是被他过去的成绩掩盖住了而已,一旦他摔跟头,很多墙头草不介意落井下石的。
所以他前段时间就仔细的把手尾给收拾了,特别是房子的事情。
他的想法一直很简单,朋友搞的多多的,敌人搞的少少的,用粤省一句本地方言概括,就是有钱齐齐搵,有力一起使。
见侯楚疑惑的样子,杨厂长像是個‘老油条’循循善诱道:“中午小食堂聚一聚吧,我给你说说这里面的弯弯绕,你还年轻,想平安走的更远,多了解些对你不是坏处。”
侯楚忍不住皱了皱眉,回道:“我知道你想要表达什么,我不会去的........”
“小侯,怎么了?是饭菜不合胃口吗?”杨厂长也懵逼了,平时他可很好说话啊。
侯楚回道:“您刚才还说要在车间禁烟呢,结果轮到坐办公室的时候,就变成少抽一颗烟了。
这样厚此薄彼,扪心自问一下,对于普通一线工人来说,这公平吗?”
“您这话的意思是?”杨厂长闻言有些惊讶,他和侯楚也认识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这么反常,还以为是饭菜的问题,试探道:
“要不?中午聚餐我让你徒弟做吧,我知道,你们粤省对吃的很讲究,傻柱做粤菜的确不行。”
见侯楚有些意动的样子,他嘴角含笑:“我让老师傅傻柱给你徒弟打下手,保你吃的满意,海里游的不敢说,山上走的野鸡和野猪之类的倒是不难。”
这话逗的侯楚有些哭笑不得,吃啥他倒是无所谓,皱眉的原因也很简单,他是很反对私下大搞宴请的,特别是厂领导借着接待搞大吃大喝,工人却吃的很差。
举个例子,电视剧中,傻柱就是维系他们那个小圈子的核心。
为啥呢?现在大家油水都不足,干脆借着工厂接待的机会搞加餐,事情也慢慢餐桌上慢慢谈好了那种。
至于吃了多少?怎么吃的?有没有超标?这就不知道了,反正走工厂的账目就能平。
“小食堂还是不要开了,我们又不是啥大干部,不适合吃小灶。”侯楚面无表情回道:
“你们想要发展的话,这样搞下去可不行,多少人在这上面栽跟头?我可不希望有朝一日看到您二位的其中一个在扫厕所。”
这话说的很严重了,气氛一度变得有些压抑,一直没有说话的文五也劝道:“侯副厂长,这小食堂好好的,怎么不开了?是有啥问题吗?”
随即,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解释道:“其实其他厂里情况都差不多,他有你没有,就意味着要在订单上吃亏,吃喝只是掩饰嘛,把事情谈好了就行,这点小钱,能做大事的。”
侯楚眼神却很坚定:“刀刃向内,全面质量管理可不能一直在产品上,管着人也是重要的一环,不仅要管别人,还要把自己顺便管了.....
杨厂长,五哥,我知道您两位胸有大乾坤,也有自己的抱负。”
见两人都是一头雾水的样子,侯楚庄重道:“可我也说一句,有时候,不动求稳才是王道,这东西容易给人抓话柄不说,还坏名声。
这事情实际上不公平,我不是在厂里推行过职工参与管理吗?”
杨厂长和文五两人齐齐点点头,全面质量管理的确搞过这个。
职工代表以观察员的形式,参加厂每周工作常务会,而且对于决策有建议权。
工厂领导也定期参与一些生产,并且是真真正正生产那种,不是做样子,正是这样,很多不合理的生产制度才会得到重视,从而慢慢去改良,这也是良品率上来的原因。
在侯楚的监督下,这件事情执行的还行,比如钢瓶厂的于莉,她就曾经做过职工代表。
侯楚接着道:“工人代表看到厂领导借着工作机会大吃大喝,难道心里没有意见?”
这句话可以说是一个重锤,直接敲醒了两人,文五哆嗦一下:“可能有吧?”
侯楚笑了笑:“是啊,只是现在厂里发展还可以,矛盾不突出而已,工人们还能忍受那种。
万一有一天,开拓不足,开始转头对内治理,这些矛盾就会集中爆发出来。
这些痛脚就会成为诘问你两的最好话柄,到时候谁能保的住你们?”
他自然不是无故放矢,他可记得很清楚,电视剧中有几集,杨厂长可是直接去扫厕所了,里面的原因自然很复杂,但是话柄也是重要的一环。
这东西很多人又向往又反感,所以他干脆借着还有时间,看看能不能从源头上治理一下。
经过这么久的相处,他也看出来了,两人都算醒目,工作能力也还行,最重要的是能审时度势,如果能拉一把,以后肯定是不错的工作助力。
杨厂长年龄最大,工作经验也是最丰富的,他皱了皱眉,想了很久,急忙抓住侯楚的手问道:
“你是不是感觉到了什么?我感觉到你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侯楚摇摇头:“轧钢厂的小食堂先不要弄了,如果富余的食材,往职工食堂上偏移一点吧。
这件事情,不仅轧钢厂,汽水厂也要试行,我会写报告的,可以的话,四九城里也要慢慢推行。”
杨厂长懵懂的点了点头,按照他对侯楚的理解,这些话肯定是深思熟虑的后果,只是他很好奇,到底是哪里看到的苗头呢?为什么他看不到?
深思良久,他终于下定了决心,叫过后面的秘书:“组织一下开会吧,厂里19级以上的干部都要参会,我会带头检讨.....本周的工人委员是谁?好,记得也要叫他参会。”
-----------------
轧钢厂、钢瓶厂的小食堂就像风一样的消失了,职工们有不解也有叫好的,也有背地里惋惜的,甚至有些背地里说杨厂长、侯楚两人作秀装样子的。
可绝大多数人其实还是支持的态度,不患寡而患不均,普通职工如果能和厂里的干部吃住一个水平,很多事情都能开始接受起来。
这时期的轧钢厂,新盖了不少宿舍,工人还和干部住一样的房子,又裁撤小食堂,两者又吃一样的饭菜。
一番下来,厂里阴阳怪气,满腹怨气的人几乎绝迹,保卫处甚至清闲不少,少了相互拖后腿的人,厂里行政效率直接提升一大截。
保卫处头头还和侯楚调侃呢,说有这么好主意怎么不早点说出来,侯楚只能笑笑而过。
当然,这是后话,他把小食堂的事情处理好后,就开始准备起了去广交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