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自开业后生意就很兴旺的烟铺常永松直接送给了他,店铺里的流水收益独属于陆大有个人,不需要笼进整盘生意里,放到年底算分红。
不出所料,那位方先生看到陆大有手里的银盒后眉毛一挑。
通过盒子上雕刻的花纹,他知道这个不认识的年轻人抽的是白云台,其实他以前也是抽白朝阳的。
但是银装香烟在福州的烟铺里铺货量不多,无论是哪个品类,银盒装的早就断货了,城里不少人因此由白降紫。
至于用银盒去装盛别的烟来冒充这种方法,抽的起这款烟的人都不会这么干。
现在互相敬烟也成了大家聊天前的习惯,买不到是一码事,买不起可就是另一码事了。
这紫朝阳方先生也抽了一段日子,比起白朝阳来说在口感味道上确实差了不少,若是对方有渠道,哪怕价格比烟铺里贵些,他也不想在将就下去。
可陆大有那张陌生的脸,叫他一时间摸不清对方究竟是外地来的富家公子,还是本地混混跑到这来装腔作势。
要是在街上遇到,拦住问一问就好,可在这茶楼里弄不好可是会丢脸的。
方先生的犹豫不决陆大有并不清楚,就算他知道了也没啥好的解决方法,华山别院就是产地,从原产地寄送和等烟铺进货,这两者在时间上能有多大差别。
一支烟抽完,陆大有想要装的比也装完了,虽然茶楼里不少人在他咳嗽后,看他的目光都很是不解,可他也不能多说什么。
毕竟,这是个无形的比,只能说懂得都懂,不懂也只能怪你层次不够。
如今茶喝了,点心也吃了,一路奔波的疲惫也消去不少,是时候该办正事,收好烟盒后陆大有直接起身离开……
年关将至,却千里迢迢的赶往他乡,所谓何来?
其实陆大有也不想如此,奈何在学剑一途,他实在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
不提武功高低,单论剑道成就,风清扬绝对是不存争议的当世第一人。
可即便风清扬的剑法再高绝,他也劈不开陆大有的那颗榆木脑袋。
不同于混元掌劲那样只需要埋头苦练的笨功夫,用剑最重机变。
即便是大巧不工的无锋重剑,那也是杨过先后有了学习全真剑法、古墓剑法以及玉女心经双剑合璧的经历后,方才顺利修成。
这三门剑法皆是当时世上最顶尖的,它们为杨过后来能迈入更高的境界,打下了坚实的剑道基础。
重剑,那是一种境界,而非是某种特殊技巧。
大巧不工四个字听起来像是以力压人、直来直往那般毫无技巧,可事实上已经到了观山看水的第三重。
若是只单凭势大力沉这一样,用鞭、锏、锤这类重兵器,岂不是比剑更好。
陆大有练剑月余,除了把华山基础剑法练的稍微有些模样外,狂风快剑这样的高深剑术到了他的手里,依旧是个大风车。
对此风清扬头疼不矣、几欲放弃,最后还是得了李老头的提醒,
“这小子就学不来精巧的东西,混元掌、破玉拳这种变招不多的功夫最适合他。
剑疯子,你手头有没有那种…嗯,就是那种不管对方几路来,我自只往一路去,闷着头冲上去就是一通干的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