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做局(2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杜袭见曹真已经陷入疯狂,也没有再劝,直接下令,命士兵们上前将曹真绑了,捆在马屁股上面。

“杜袭,你干什么?你要造反吗?”曹真大怒。

“大将军,活命要紧,再不跑就来不及了。”杜袭说完,没有再理会曹真不住的谩骂,亲自带着这支精锐骑兵小队,趁乱向东逃去。

然而,战场虽然一片混乱,但姜维却如同一只饥饿的猎鹰,一直在四下寻找着最有价值的猎物。

谁最有价值?自然是曹真曹子丹。

眼见这场战争已经进入一边倒的态势,魏军再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可魏军的首脑人物,却还是一个都没有抓到,姜维不由得焦躁起来。

很快,他发现了一队装备精良,却形迹十分可疑的魏军骑兵,刚刚突破了战场重围,向洛阳方向逃窜而去。

曹真并不老实,虽然被绑在马屁股上,但依旧不停地大喊:“杜袭!快放了我!我是大将军!我要杀了你!”

杜袭一心要救上司的性命,自然可以对这些谩骂置若罔闻,但曹真却是个出名的大嗓门,他的喊声,很快就被周围的汉军士兵听到了。

然后就传到了姜维的耳朵里。姜维大喜,急忙召集了三百多骑兵,亲自带队追了上去。

杜袭带人一路狂奔,姜维在后紧追不舍,杜袭马匹更精良,耐力更强,似乎是很难追上,但姜维又如何肯轻易放弃?

一直追出约莫十几里路,行至谷城地界,绕过一座山丘,视野突然开阔,姜维却是大惊失色,即刻命令士兵们停止了追击,掉头就往回走。

只见不远处,大量的魏军骑兵正在向这边赶来,长长的队伍望不到尽头,姜维只瞧了一眼,便估计至少也在五千人以上。

姜维知是司马懿援军终于赶来,不敢停歇分毫,催着马儿玩命狂奔,想要尽快去向赵云报信。马儿的体力也已经快要到了极限,都快吐白沫子了。

而杜袭看到己方部队,也是终于松了一口气,待到近前,翻身下马,竟腿脚一软,一屁股坐在地上,差点累瘫了,却是强打精神,朝着魏军喊道:“这里是大将军。来将何人,还不下马拜见!”

这支骑兵的指挥官,正是邓艾。只见邓艾听到是曹真本人,急忙滚鞍下马,拱手拜见。

杜袭的人手忙脚乱,将曹真从马上解了下来,此时的曹真,浑身血污,神情颓丧,拖着沉重的脚步,如同丧家之犬。

但看到邓艾,曹真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他知道邓艾是司马懿的亲信将领,急忙问道:“邓将军,洛阳可安好?”

“洛阳?”邓艾道,“洛阳很好啊。”

“洛阳不曾被诸葛亮攻陷么?”

“当然不曾。诸葛亮这几日攻势虽然猛烈,但我军防守也稳如泰山,绝不可能被攻陷。”

“那就好,那就好。”曹真喃喃道,“司马公掌军,果然是有两下子。不像我曹真戎马一生,却是越来越不会打仗,输的一塌糊涂,竟连函谷关都已经丢了。”

邓艾也是长叹一声道:“司马公今晨听说诸葛亮派了一支奇兵,绕袭函谷关后方,即刻命我马不停蹄地赶来支援。看来,我还是晚了一步啊。”

曹真不再言语,只痛苦地咬紧牙关,倒是杜袭却开口问道:“那诸葛亮的奇兵,突然从我军背后出现。难道你们竟没有提前发现他们的动向么?”

邓艾道:“末将只是听命行事,前来救援,并不知侦查营的情况。阁下若有疑问,等回了洛阳,亲自向司马公问询便可。”

杜袭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但他的眼神,却是充满着愤怒和不信任。

只要邓艾这支骑兵提前一个时辰抵达,函谷关便还有救。他们难道真的就是这么巧吗?

邓艾见函谷关已失,连曹真自己都跑了出来,想来已经没有了救援的必要,于是便命全军掉头,撤回了洛阳。

一回到洛阳,将浑身是伤的曹真送入军医处治伤,杜袭便是嚷嚷着要见司马懿。

身为军中一号人物曹真的副手,杜袭狐假虎威,纸面上的权威并不逊色司马懿太多,更不用说邓艾这个年轻将军了。

邓艾不敢怠慢,将杜袭带到司马懿中军大营,好言安抚了几句,自己急忙进去向司马懿通报。

看到邓艾进来,司马懿罕见地主动开口问道:“函谷关情况如何了?”

邓艾道:“我奉都督号令,故意拖延了些时间出发,只是诸葛亮动作实在太快,半个上午的功夫,就将函谷关给拿下了。”

“那大将军人呢?”

“大军行至半路上,正巧遇到大将军败退回来。我便将大将军还有杜军师等人,全都给救了回来。大将军受了伤,现在去治伤了,杜军师似乎对我援军来迟颇为不满,此时正在外面,想要求见您呢。”

“知道了。”司马懿道,“函谷关一丢,压力很快就会来到洛阳了。你速去城西布防,多加侦查,有什么情况,迅速报告给我。”

“遵命。”邓艾道,“那杜军师呢?”

司马懿道:“让他进来。莪自会跟他解释。”

邓艾领命退下了,司马懿却是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枉我还花了这么多心思暗中布局,一会儿派大军救荥阳,一会儿在伊阙示弱,只为将函谷关之失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

“谁又能料到,居然是诸葛亮帮了我一个大忙。倘若他打得慢一些,我还真不太好解释。可他们居然不到半日就攻陷了函谷,这能怪的了谁?还不是你曹真自己稀松无能。”

却说赵云与姜维联手攻陷函谷关,汇合一处之后,便马不停蹄,率军直逼洛阳西侧而来。

而位于洛阳南侧的诸葛亮,在得知了姜维成功拿下函谷关之后,欣喜之余,却是再度感到了疑惑:

“虽然姜伯约雷厉风行,这仗打的很漂亮,很迅速,但司马懿的行动也有点慢,完全不似他平日的作风。”

“难道他们得到了错误的情报?亦或者,魏军内部出现了矛盾,在这个节骨眼上,居然还有闲情雅致内斗?”

“若如此,无异于刀尖上跳舞。这司马懿的胆子也太大了。”

不管如何,战场上的节节胜利,是实实在在的。

司马懿在丢失函谷关之后,局面顿时变得极为被动,不得不将派往荥阳阻截廖化军的大军撤回洛阳防守,而将荥阳拱手送给了廖化。

至于丢失荥阳之后,汉军所谓的关门打狗之势,司马懿也并不惧怕。他又不指望兖州的援军,东边的道路通畅与否,并不影响大局。

而黄河之上有那么多渡口通往河内,即便洛阳城破,还能拦得住他司马懿来去自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