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引蛇出洞(2 / 2)吃瓜的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周默摇了摇头:“你不用管了,你只需记住,原料就是硝,硫,炭三样,啥也别给我乱放,听懂了没?”

“明白。”

院子里搭着木棚,堆满了一袋袋的木炭,硫磺土和碱土。院北,则是一排土瓦屋。

第一间屋子,专门用来提纯,受限于科技水平,无非就是溶解入水或油,用纱布过滤,反复蒸煮,蒸发结晶,沉淀分层等等几个办法。

虽然不能客观分析纯度,但周默找来一些文化水平较高的人,要求他们用看,闻,尝三个办法,准确记录每次提取出的物质的性状,颜色,味道等等,以尽可能找出更高纯度的原料来。

经过反复试验总结之后,终于得出结论:极细且透亮,形如针芒者,尝之没有碱味,方为高纯度的好硝。

至于硫磺,因为在两汉时期已经有了广泛的用途,比如用于中药之中防虫防霉,所以只需借鉴前人之智慧,翻了几本医书,又问了几个资深的药材商人,就得到了比较成熟的提纯制备工艺。

木炭则采用最上等的秦岭细柳,去皮去节以保证材料性状的统一,烧制成炭,研磨成颗粒,再用笸箩筛成细粉,就算完成。

另一间屋子,则专门用来制粉。

考虑到制粉研磨的过程中,粉末难免弥漫空气中,容易发生爆炸危险,周默于是下令,这间屋子严禁火烛。同时还准备了大量的水桶,每隔一段时间就全屋泼洒一遍,提高空气潮湿度。

可即便如此,收效也不甚明显,这间屋子一工作起来,基本也和面粉加工厂差不多了。

周默为了防止发生危险,将之前的铁皮都钉在了这间屋子的墙壁上,还命张老道专门负责这道程序。

如此一来,即便爆炸了,也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最后一间屋子,则用来做配比实验。

因为已经基本确定了三种基本原料,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像张老道那样,为了追求爆炸效果,尽可能多的使用原料。

而是定好单位剂量,按照不同的配比,分别做实验,记录好每次实验的结果,燃烧的程度如何,速度如何,火焰和烟雾的颜色如何,温度如何,一一记录。

“炼丹的进度如何了?让我进去看看呗?”

三日后,王五跟随一队送硝土的驴车队伍,前来视察工作,却被周默拦在了院子大门口。

“不能进去。”周默神神秘秘地道,“现在正是炼丹的关键阶段,随时都有可能大功告成。倘若溷公进去之后,正好金丹练成,多半会再次降下滚滚天雷。里面的工人都是贱民,死就死了,可溷公您若是被雷劈死了,岂不是功亏一篑,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之中?”

王五垫着脚伸长脖子,狐疑地望了望院子里面,见人们来来去去,忙忙碌碌的,而其中一间屋子里,不时有呲呲的火光冒出,似乎是正在炼丹。

周默的大脑袋突然冒了出来,挡住了王五的视线,笑道:“天机不可泄露,为了溷公的安全着想,还是别一直瞧啦。回家等我好消息便是。”

“既如此,那我就先走了。”王五大笑道,“功成之时,一定别忘了通知我啊。”

“那是自然。”周默道。

王五笑着转身离开,可刚一回头,便是马上收起了笑容,露出了阴鸷的表情。

走出几百步外后,王五才开口对随从道:“我感觉这姓周的一定有猫腻。”

随从附和道:“没错,都是合伙人,哪有连门都不让进的?我看这小子胆子太大啦,竟然敢骗溷公!”

王五道:“敢耍我的人还没出生呢。不妨耐心一点,再观察两天,多派人打探打探他的来历。”

“是。”

当天深夜。

王五正准备睡觉,一名亲信带着一个满口没牙的老道士,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什么事儿?”

手下指着老道士:“这老道就是给那姓周的炼丹的,他说他来找溷公告密。”

“告密,什么密?”

“姓周的骗了你啊溷公,也骗了我!”张老道哭丧道,“我帮他炼那长生不老丹,几次差点被天雷炸死,眼看就要成功了,他却把我一脚踢开,想要独吞。那姓周的还对我说,你和那个卖大粪的,都去死吧,谁也别想拿老子一颗金丹。”

“啊?岂有此理!”王五登时大怒。

他在长安城里好歹也算是个人物,但总是对自己经营的行当略感自卑,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说他是个卖大粪的。

更不用说,这姓周的白天不让进门,多半就是在忽悠他,老道士的话,显然是坐实了他的猜测。

王五起身披上衣衫,对张老道道:“走,你带路,我马上带两百个兄弟,现在就去找那姓周的算账!”

“溷公莫急啊!”张老道急忙道,“你可知道,那姓周的为何突然变卦,要踢开我等吗?”

“为何?”

“因为他找到一个新的靠山!这个人可是个了不得的大人物,怕是溷公都得罪不起啊!所以他才敢一脚踢开你我,独吞那仙丹。”

“谁?”

“城南杜氏的族长,杜恕,官居扶风太守。”

王五停下了脚步,狠狠地道:“没错,城南韦杜,去天尺五,这姓杜的是个大人物,哪怕是我,也惹他不起。”

“可是,我王五在长安城混这么多年,那也不是白混的。他姓周的有靠山,我也不是没有后手。”

“走,跟我去丞相府。”王五大声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