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默掏出一张地图来,说道:“等此次回了长安,我打算筹集一些人手,在夏阳附近沿河一带,修建数个哨所,驻扎军队,加强对河东匈奴人的侦查和防御,以防止匈奴人可能的报复行动。”
张绍看了看周默所选的几个地点,开口道:“这几个地方选得很好。只是如此一来,便又要花费不少人力物力。依我之见,既然夏阳合阳城池已经残破,何不将两地百姓南迁,前往临晋安置。临晋距离关中腹地更近一些,敌人来犯,我们从长安调兵,也会更快抵达。”
周默道:“钱不够,我们想办法筹,但迁徙百姓,绝不可轻易为之。除非你能给所有迁徙的老人都配车,给所有百姓都在临晋置好房产,农田。否则迁徙只会伤害百姓,而不是保护他们。”
张绍点了点头。
第二日一大早,在安顿好俘虏、女人和物资之后,全军开拔南下,与马谡军汇合一处,前往蒲坂,支援王平。
等到了蒲坂,战事却已经暂时停止。
原来,在得知了刘豹军败被杀之后,曹真命令全军暂停了进攻,双方再次进入了对峙状态。
刘豹的事,也只是个由头。更真实的情况是,曹真想尽了一切办法,却始终无法突破诸葛亮布下的防线。
在这个时代,论用兵之稳健,号令之严明,还没有人能比得过诸葛亮。
只说进攻,或许诸葛亮还排不上第一,但说防守,诸葛亮却是当之无愧的世代最强者。
更何况还有赵云这样稳健可靠的老将来不折不扣地执行诸葛亮的战略。
想要突破诸葛亮、赵云二人布下的防线,谈何容易?
既然正面战场不能突破,曹真也只能寻找别的机会。
然而,即便战争暂停,诸葛亮也不敢有丝毫松懈,非但没有撤回人手来,反而继续加强了在蒲坂潼关边境线上的屯兵。
在蒲坂只待了一两日,周默突然收到诸葛亮的急信,急招他回长安,商议要事。
周默不敢怠慢,连夜乘船返回长安。
等回到长安丞相府,周默才终于得知,他离开长安不过数日,陇西便发生了一件大事。
魏国将军郝昭带着去年兵败的张郃残部,联合了鲜卑人,突然大举南下,入侵了安定郡。
当地郡兵团结一致,与之交战,无奈寡不敌众,之前在安定郡叛魏应汉,后被任命为安定太守的杨条在此役中战死。
等凉州刺史魏延闻讯派人赶到,郝昭和鲜卑人已经大肆劫掠了一番,又撤回了北边。
刚刚收拾了一波南匈奴人,又来了一波鲜卑人,就连周默听闻此事,也是头疼不已。
诸葛亮叹息道:“如今关陇初定,百废待兴,我军主力,大部分已经用来对付东边的曹真。而西边却又出了状况,让人不得安宁啊。”
周默道:“安定郡乃边疆荒蛮之地,民不事农,即便遭受劫掠,也损失不到我们的根本。只是,西边涉及到与西域的丝绸贸易,是我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一定不容有失。商人们听闻此事,一定会担心路途安全,我们的贸易,势必大受影响。”
诸葛亮道:“说的没错。只是鲜卑人本就擅长骑兵劫掠,来去无踪,又有郝昭这样能征善战的将军与之苟合,短时间内,恐怕我们并没有办法铲除这支威胁。”
周默道:“只能让魏文长多辛苦一些,尽可能保护商道了。”
诸葛亮道:“又听闻西域鄯善、龟兹、于阗,疏勒四国,已经计划派出使者,前来长安朝拜。有了鲜卑人从中作梗,倘若四国使者途中有失,便是大大的不妙。”
周默道:“命魏文长派人前往玉门关,迎接西域诸国来使,沿途一路护送,确保安全。”
诸葛亮叹息道:“凉州新附,本地的羌胡也多有不安分,魏文长恐怕也是分身乏术啊。以我之意,当再派一支兵马前去支援。然而,去凉州路途太过遥远,去的人多了,粮草补给困难,东边曹真也可能再次趁虚而入。去的人少了,又不济事。所以才踌躇不决。”
“丞相派我和安国前往吧。”周默道,“安国这支人马,虽然只有一千多人,但却极其精锐,足以以一当五。此次大破匈奴人,斩杀匈奴左贤王刘豹,俘获千余人,我军却几乎毫发无损,便足以证明这支军队的实力。”
诸葛亮道:“凉州太远了,你若一去,至少就是半年一年。而朝廷之中,很多事情已经离不开你,莪也想留你在我身边,帮我分担一些事务。若是能有一个将领代你而去,就好了。”
周默笑道:“丞相,不是我自夸。这一趟能代我而去的,也只有子龙将军一人了。也不是我打仗有多厉害,而是关安国性如烈火,傲气凛人,和他父亲一模一样。其他人,除了子龙将军,怕是都镇不住他啊。”
“东边随时可能再次开战,子龙万万不能轻动。”诸葛亮道,“况且,他年纪也大了,派他前往西北苦寒之地,我也实在于心不忍。”
“那便只有我咯。我还年轻。”
诸葛亮笑着摇了摇头:“先不着急,鲜卑人势力雄厚,想要铲除这个威胁,绝非一日之功。还是等文长那边有了进一步的消息,再做考虑吧。”
前往凉州兹事体大,见诸葛亮态度谨慎,周默便也不再强求。
然而,仅仅过了三日之后,事情便再次出现了变数。
魏延的急报传来长安。
郝昭再次联合河西鲜卑,骚扰了张掖郡,这一次,他们抢走了大量的商贸物品,其中包括蜀锦五百多匹。
而鄯善、龟兹、于阗,疏勒四国使者也传信给魏延,称鲜卑人因为四国亲善汉国的行为,彻底激怒了他们,于是频繁派兵入侵西域。四国国力本就不强,不堪骚扰。于是,深思熟虑之后,四国的国王都决定暂时停止与汉国的邦交,使者也全部撤回。
鲜卑人已经触碰到了大汉的底线。如果再不出手,天朝威仪何在?
于是,周默再次向诸葛亮,提出了只带关兴的一千人精锐部队,前往西域平定骚乱的计划。
这一次,诸葛亮终于同意了。
“思潜,我再给你加派四千人马,凑足五千之数。”
“丞相不必为难了。人好凑,粮食难筹。西凉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养活魏文长所部,已经是极限了。五千人马前往,势必要从关中运粮。然而,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地方运粮,实在是成本高昂,我们负担不起。”
诸葛亮点了点头,略带惭愧地对周默道:“倘若再给我两年时间屯田,关中必将足兵足粮,一定能支持你率万人大军前往凉州。可现在……”
“丞相不必挂怀。”周默笑了笑道,“兵在精而不在多。我之所以打造这支精锐之师,就是为了此时此刻。”
周默望向西方:“丝绸之路,遍地黄金,足以富国强兵,岂能让鲜卑人乱我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