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谢所言非虚,有此能量强大的人作为内应,那绝对是比魏延此前谋划的计策成功率更高的方案。
而因为诸葛亮不支持,粮草不济,这样好的机会,就将白白错过。
周默道:“文长兄,即便此计不能实施,那也是怪我谋划不周,你千万不要再将气撒到丞相身上。”
“丞相为了这個国家,夙夜忧叹。其施政方针虽不可能人人满意,但也是尽量保证公平公正,依法办事。试想若没有丞相,这个国家靠谁来安民理政,靠李严吗?又靠谁来凝聚人心,靠……陛下吗?”
周默的话说的虽然十分僭越,但却是大实话。刘禅年纪太小,又非明君之相,这是人尽皆知的事。
如果没有诸葛亮以其公正无私的品格和巨大的威望尽心辅佐,就凭刘禅本人,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爆发内乱,身死亡国了。而益州天府之国的肥沃土地,也会被垂涎已久魏吴二国所瓜分。
到那时候,大汉就真的彻彻底底地亡了。
“思潜莫要说了,我懂你的苦心。”魏延道,“但我的性子,便是有什么就说什么,若是要我把话憋在心里,那比杀了我还难受。”
“我就是觉得,丞相虽擅长治国,但其个性太过稳健保守,不通巧变,如何能够以弱胜强?”
魏延站起身来,大声道:“若是丞相能够稍微大胆一点,血性一点,此刻同意我等出兵子午谷,发来军粮支援,那整个咸阳以西,难道不是唾手可得了吗!?”
“可是,这样的好机会,便要白白从我眼前溜走,你叫我魏延如何能够甘心啊!”
“思潜!我不甘心啊!!”魏延大吼道,一双眼通红通红,注视着周默。
“机会错过就错过了,再想它又有何益?”周默安慰魏延道,“你我此次东出,兵不血刃便收复东三郡,当是大功一件,瞧你的模样,还以为莪军吃了败仗了呢!”
“多说无益。我们回汉中吧。”魏延长叹一口气,即刻戴上军盔,大步出营,准备整顿兵马出发。
周默瞧着魏延的背影,从他走路的姿势,似乎都能看出他浓烈的怨气和不甘来,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
人的性格是刻在骨子里的,哪是听别人几句劝就能改变的?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只见一须发花白的老者身着长衫,抚须而入。
老者见到魏延一脸的愤怒,笑道:“文长刚立了大功归来,却为何如此恼怒?”
魏延哼了一声,一言不发。
周默定睛一看来人,却是心中一喜。
此人正是步兵校尉,领丞相长史向朗,字巨达。